一、輪蟲的危害
輪蟲是纖毛蟲的一種,大小約為0.07mm,肉眼看不見。從另一側的顯微鏡下看,它類似于輪子,是以它被稱為輪蟲。當寄生在魚身上時,輪蟲會用其獨特的"輪子"(齒環的不斷旋轉)磨損魚的皮膚和鰓組織,然後吞噬其細胞碎片或寄生血細胞。
是以,當輪蟲大量繁殖時,患病的魚受到寄生蟲的刺激,引起組織發炎并分泌大量的粘液。之後,魚體重減輕,變黑,遊得很慢,死于呼吸困難。
二、輪蟲病的症狀
病魚表現為魚體變黑,單獨出群,有的群子在泳池邊野外遊動,有的魚可以看到白頭白嘴的症狀。
大黃魚:大量寄生,病魚由于寄生蟲的刺激,引起組織發炎,皮膚和粘液分泌增加,魚體萎縮、變黑、遊慢、呼吸困難。
蟾蜍:尾鳍粘膜肉眼可見,嚴重腐蝕。生病的蜻蜓漂浮在水面上喘口氣,食欲減弱,動作緩慢。
斑點叉尾:由于體表或組織受到寄生蟲的刺激,使宿主分泌出大量的粘液,嚴重可出現呼吸困難,體色深,魚瘦。
泥漿:初始疾病的食物攝入量減少,出群遊;未經治療可導緻死亡。
黃鲱魚:病魚出群,頭朝下,尾巴倒挂在水面上或側卧在水下,呼吸困難,快死了。生活在患病魚桌上的輪蟲體較大,而生活在鰓上的輪蟲往往較小。當受到嚴重感染時,病魚沿着池邊瘋狂遊動,呈現出"奔跑的馬"般的氣息,有時病魚的表面會出現一層白色。
羅非魚:感染病魚的輪蟲,體色黑色,覓食不良,體質瘦弱,遊泳緩慢。有時可以看到,身體表面變白或瘀傷,粘液上分泌粘液,存在局部美白的現象。上皮組織的增殖、上皮細絲的腫脹或損傷等,大量的寄生蟲會嚴重影響鰓的呼吸作用,使魚窒息而死。
除上述魚類外,鯉魚、鲭魚、黃疸、鲭魚、武昌魚等魚類,或多或少都受到輪蟲的影響。
三、車輪蝸杆病的原因及預防措施
1、魚體免疫力低。當魚的免疫力低時,有輪蟲寄生蟲,輪蟲會大量繁殖,引起疾病,造成死魚。特别是魚過冬後,體力消耗較大,免疫力低下,更易患病。是以,過了冬,魚開始覓食,我們應該注意加強魚的營養,選擇帶餌料更好的飼料,但要注意每次喂食的量不要太多。同時,能定期添加一部分飼料營養和免疫調節劑,如升禮,可以使魚的體質得到更快的恢複,提高對外寄生蟲等病原菌的抵抗力,有效預防寄生蟲病的爆發。
2、環境水質差。輪蟲寄生蟲會損害魚鰓,水質差會導緻魚被細菌感染,引起疾病。冬季,由于池塘換水少,各種水生生物的代謝廢物積聚在水中,泉水溫度升高,這些代謝廢物分解較快,消耗水中的大量溶解氧。氧氣溶解不足會産生大量的有毒中間體,危害魚類的健康。是以,進入泉水後,除了适當的換水外,還必須保持水體的高溶氧和良好的水質環境,可以定期使用微生态制劑和消毒劑,如酶源(EM菌)、細菌多(死草孢子)等,能有效促進浮遊植物的生長和水彩改善和魚類飼料, 防止代謝廢物的積累,有效改善魚類水域環境的生存。
3、預防措施做得不好。魚在冬天之前或多或少是寄生蟲,但由于冬季氣溫低,沒有疾病。當水溫升高時,這些寄生蟲很容易大量繁殖,導緻魚類大量感染。為了防止輪蟲等寄生蟲病的爆發,市場上有一些安全、高效、無污染的藥物用于預防。
請注意,使用殺蟲劑時應注意殺蟲劑不能完全殺死池塘中的寄生蟲,并且當數量較少時,寄生蟲對魚類無害。是以,不要經常使用殺蟲劑,以防止對水質環境的破壞。
輪蟲病的治療
1、海魚可以用淡水清洗5-10分鐘
2、硫酸銅鐵氧體(5:2)0.7ppm和泡泡溶液(1%)15ml/畝。米飯混合滿池灑。
3,25 ppm福爾馬林全池溢出。
4、氯氰化物溶液(4.5%)20—40毫升/畝。整個水池的米水溢出。當水溫低于18度時,請謹慎使用此方法或減少使用。
注意使用藥物的最佳時間并避免高溫,使用藥物後需要打開充氧機,氨氮和亞鹽超過标準最好先降解後再進行殺蟲處理。
點選左下角的"了解更多",了解更多有關輸水産品的資訊,活動期間可低至50%的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