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插畫@杉澤
本文配圖均與文章内容無關
十月、廣州、朋友圈,這三個詞組合在一起,等于長隆樂園萬聖節打卡。好多朋友都趟上了這趟百鬼夜行的列車,我看着他們發出的照片,線上完成了無死角參園。
以往的園區都是外國式驚悚主題,今年更換了一個新恐怖主題,“靈界”,還原六七十年代的上海街道。别說,婚慶題材的中式恐怖,氛圍太夠了,我一下子就冒出了雞皮疙瘩。
這些扮相還被吐槽說是地府式恐怖:感覺會有真鬼混在裡面,回家後遊園的驚悚餘韻恐怕要持續兩三天。
确實是個問題。不知道是不是因為本土生産,沒有文化隔閡的緣故,中國的鬼怪好像都挺瘆人的。反觀日本,除了吓人的妖怪,也有無臉男、幽靈這些很萌的鬼。有一些朋友入園cos鬼怪,就選擇了這些可愛的日本鬼怪形象。
雖然我也很喜歡這些日本妖怪,但是!我大中國就沒有可可愛愛的鬼嗎!(一些莫名的勝負欲)
于是本怪談愛好者開心地翻了好幾本古代異聞錄,向101位有趣可愛的鬼怪練習生發出了邀請,經過層層考核篩選,最後有7位鬼怪得以出道,組成“可愛鬼404”團體。
而今晚,就是它們的c位角逐夜!
如果有喜歡的鬼怪角色,記得點選文章底部的投票,給予它們一份鼓勵!話不多說,全民制作人們,和我一起看下去吧。
no·1
【小暖男——提燈童子】
提燈童子,是來自《耳新》公司的明代練習生。身為組合忙内的它一直是名副其實的可愛擔當,擁有很多爺爺奶奶粉。
為什麼會進入鬼怪這一行,據提燈童所說,完全是意外。我們采訪了提燈童的家人張大爺,他和我們描述了當時的場景:
那天他從田野回家,夜路黑怕自己摔了,突然有個提燈籠的可愛小孩走過來說,“老太爺,我來接你回家。”他抓着小孩的手往家走,但心裡納悶:這個小孩沒見過呀。 走到家門口有燈光的地方,小孩想跑開,他抓着不放手,小孩就突然消失了。再看看手,抓着的竟然是家裡很破舊的一把笤帚。原來是小妖怪。
器物有了靈識變成精怪,還被抓到現行,提燈小童太笨了,笨得可愛,笨得讓人想呼噜它的腦袋。
no·2
【社畜祖宗——乖龍】
《茅亭客話》的乖龍,因為其獨特的社畜形象打動了本創始發起人的心。
身為鬼怪,它的日常狀态卻像廣大996打工仔一樣:明明什麼都沒幹,但就是累極了。
布雨很辛苦的,乖龍說,而且鬼怪怎麼了,鬼怪就沒有勞動法了嗎?
乖龍發出抗議。抗議無效,因為鬼怪真的沒有勞動法。是以打工龍身體在工作靈魂在遊蕩,一個不開心,就找機會逃跑偷懶,躲在人的身體裡或者古樹、梁柱裡面。
雖然沒有勞動法,但是有監工,監工是自帶兇神惡煞bgm的雷神,抓到之後就是一陣雷劈,毫不留情。
白居易大佬還為此寫過一句詩:“乖龍藏在牛領中,雷擊龍來牛枉死。”
雖然連累了很多人被雷擊中,但是能怪乖龍嗎?不能!它隻是一個純真無邪,偶爾偷偷懶的打工大男孩罷了。錯的是雷神,錯的是萬惡的資本主義。
摸魚有理,休息無罪!乖龍站起來!無産階級打工仔聯合起來,投乖龍一票!
no·3
【技術流——吓人鬼】
吓人,是鬼怪的傳統技能,但大多數鬼怪,吓人的方式都是用殘肢斷臂惡心人,千篇一律,沒有什麼新意。
《錄異傳》裡的吓人鬼,就是一個基本功紮實,又能想出新招數的聰明鬼。
“我真的被他吓死了!”受害者楊度說道。
“那天晚上我要坐船去餘姚,結果有個抱着琵琶的少年說想搭一程,我就讓他上船了,他彈了幾首曲子以後突然眼睛掉出來舌頭拔得老長。我大叫了一聲,他就消失了。 過了一會,有個老人想上船,我也讓他上了。我跟他吐槽剛剛那個少年,琵琶彈得好,就是吓人。結果那個老人說他的琵琶也彈得好,然後眼睛掉出來舌頭拔得老長,就是剛剛到那個鬼!我差點昏掉!”
雖然我很同情楊度的遭遇,但不妨礙我為這個吓人鬼的創新點贊。
吓人鬼在吓人中加入自己的思考,通過結構上的call back造成有趣而出色的恐懼效果。
一個優秀的鬼怪,就是要不滿足于傳統,超越傳統。吓人鬼,聰明的鬼,有才的鬼。
no·4
【療愈系鬼神og——床頭婆婆】
床神,aka床頭婆婆,是鬼神界的og代表。
床頭婆婆是我們閩南這邊的民間神,潮汕地區的小孩十五歲之前,每到七夕都要擺上飯菜蔬果敬拜“鋪母”,能保佑安全長大。
傳言她生前就特别會照顧小孩。那時有個皇子總是哭啼不止,也不吃不喝,她就應征進宮,結果還真的把皇子照顧地不再吵鬧啼哭。皇帝聽了一時興起想去看她,她聽到皇上駕到怕沖撞了,就躲到床底下,結果磕到了頭昏死了。皇帝痛惜,把她封為了哺育之神。
結局有點悲劇,但床頭婆婆形象在民間是溫暖的象征。如果小孩哭着哭着突然發笑,可能就是床頭婆婆在逗他玩。
有人還聲稱自己見到過這個慈祥的老奶奶。那時他打開衣櫃想找衣服,結果就碰上了床神,床神溫柔地問他:“要去上學啦?”他點點頭。走到樓梯才意識到自己看到了床神。一米五的個頭,面帶橘色,但是心裡沒有恐懼感,就像見到自己的奶奶一樣。
這麼溫暖的鬼神,誰不喜歡?潮汕人撐潮汕神,妥。
no·5
【爽文主角——皂莢精】
提問:被人無緣無故拆家是什麼體驗?
皂莢樹精怪答:謝邀。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已經氣炸。
《幽明錄》的皂莢樹精怪,自己的家非常氣派,高十幾丈,枝繁葉茂,是周圍樹精都會羨慕的程度。
結果有一天,好好呆在家裡呢,相處很久以為和睦友善的鄰居虞晚讓仆人把它家破壞了!
是可忍?樹不可忍!于是它推倒那個仆人,跑出去大罵:“虞晚你個混賬東西!為什麼讓人砍我家!”想了想還是不解氣,往虞晚的家瘋狂丢石頭瓦礫,吵得他們休息不好。足足扔了兩年才氣消。
爽文主角行為。
被打擾了心裡郁悶,就發洩,也不必裝作大度包容。以怨抱怨,還是無傷大雅的報複,反而覺得這個小精怪真性情。
鬼怪的情緒更純真不加遮掩,倒是比矯飾虛僞的人更可親得多。
no·6
【大藝術家——琴鬼】
來了,來了,大佬級别鬼怪粉墨登場。這個鬼不一般,他教過嵇康琴曲。
話說嵇康那天在亭裡彈琴,琴鬼聽這個人琴彈得不錯,就大聲誇贊他。
嵇康邀他共談,他就化形和嵇康讨論了很久的琴藝理論。難得有這麼愛琴的知己,于是琴鬼就拿過嵇康的琴,彈了《廣陵散》,還把曲譜教給了嵇康。
和嵇康這樣的風流名士能秉燭夜談,琴鬼的藝術造詣可見一斑。
即使成了鬼,依然愛琴,這才是真正的把琴看成自己的生命。琴鬼,一個徹頭徹尾的大藝術家。
no·7
【佛系鬼鼻祖——橘中叟】
佛系鬼神何在,橘中老叟是也。
四川巴邛,有人家裡有個橘園,霜後樹上的橘子都收盡了,唯獨樹頂上有兩個大橘子還在。這人就摘下來,剖開,發現每個橘子裡都有兩個老頭,須發皆白,皮膚紅潤,還對坐着下棋。
棋局終了,一個老頭才開口說話:“這地方很快活,不比商山差,就是不穩妥,還會被人摘下來。”另一個老頭從袖子裡抽出個直徑一寸多的草根,形狀如龍,一邊削一邊吃。吃完了,對着這草根噴了一口水,那草根就變成了一條龍,馱着四個老頭消失不見了。
愛下棋我明白,想找個僻靜的地方也能了解,但是誰會想到躲在橘子裡對弈呢?奇怪又妙不可言。
選橘中叟沒有什麼特别的原因,就是羨慕這種舒舒服服的神仙生活。不争不搶,不慌不忙,超然自在。平時沒有别的事情幹,就約幾個好朋友出來下棋。
朋友說我哪裡是選有趣可愛的鬼,分明是選自己更鐘意的人生狀态。
确實如此,讀鬼神之說,比起驚悚獵奇感,我更喜歡的是各具情态的形象。
怪談是用奇想的方式映射人心,鬼怪不過是對生活中常見姿态的加與減,與其說是讀鬼怪,不如說是讀我們自己,讀人的貪嗔癡、怨憎會罷了。
介紹到這裡,有大家的鬼怪one pick了嗎?喜歡的鬼怪别忘了給它投上一票。
中國的鬼神傳說不止如此,感興趣的朋友不妨去翻閱看看,别讓我們精彩的神鬼文化,隻能躲在書裡孤芳自賞。
— end —
本文由微光物種原創。更多内容可在微信公衆号“微光物種”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