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視劇版塊鋪天蓋地都是《桃花》時,《熱血長安》還能首播破億,着實不易。

《熱血長安》是一部探案劇,故事的主角是破案小組的六個人——
薩摩多羅(徐海喬 飾),來自西域,身份神秘,眼力、見識、分析力都無人可及,不用人介紹光掃臉就能知道别人的個人資訊。
上官紫蘇(鞠婧祎 飾),出身世家,博聞強記,一目十行,因為父親曾當差刑部的緣故,看過刑部幾乎所有的卷宗,堪稱“移動的書庫”。
公孫四娘,客棧老闆娘,原馬匪頭目,精通各種武器。
李郅,李建成之子,現任大理寺卿,也是破案小組的組長。
譚雙葉,祖上九代仵作,技藝精湛,震驚朝野,但父親卻卷入謀反案發配充軍,她也淪為屠夫。
黃三炮,頭腦簡單,四肢發達,武力值擔當。
六個角色,各有分工,貌似還不錯,但就目前的劇情來說,在整個破案過程中,除了徐海喬飾演的薩摩伽羅外,其他人的作用很薄弱,明明各有絕技,卻發揮作用不大,破案搞笑全靠喬叔一手抓。
除此之外,劇情剪輯也出現了錯位問題。
如第二集中,薩摩等人根據屍檢結果初步判斷是野獸所為,去郊外山林查探,由一婦人口中得知十年前當地有過黑豹傷人事件,然後薩摩判斷可能有人帶黑豹進城。
按邏輯,接下來肯定是盤問守城士兵是否可疑大型馬車進城,然後逐漸篩選,誰跟死者有過關系牽扯誰就是嫌疑人。
但劇情卻恰恰相反,先是查詢進城人資訊,
再是盤問可疑車輛,從守城人那裡得知的禮部尚書劉淵、将軍吳飒還有方姓商人。
回頭看知道是劇情錯位,初看卻讓人摸不着頭腦。
老實說,若隻看前三集,說它是爛劇也情有可原,一集一個故事,鋪陳不夠,劇情壓縮又太多,過快的節奏導緻轉化突兀,劇情有點不連貫,如第二集中,客棧老闆隻說了死者的兩個好友的情況,并沒有直接揭示兩人名字,後來薩摩直接要見“蘇老闆”,問“陳禮”位址,初看着實有些突兀。
但第四集後便漸入佳境,特别是第五集,推斷分析都很有條理,在案件偵破過程中插入了死者蘇秀才的人際關系和其妻的淵源,恰到好處地刻畫了蘇妻所嫁非人的幽怨與憤恨的心理。節奏快,卻還能把人物刻畫得有血有肉,這是本劇很好的一個亮點。
相比案件,薩摩身上的謎團也不少。
回過頭看看,薩摩初見李郅、上官紫蘇、譚雙葉、黃三炮四人,僅掃了一下他們的穿衣打扮就知道了四人身份。
這可不僅僅隻是一個“觀察入微”就做到的,通過他對李郅、上官紫蘇、黃三炮身份的判斷,可知,薩摩熟知朝廷官員的官靴和服飾,在朝官員貴戚的家眷情況,還有大姓宗族。這些東西可都不是一個簡單的市井小民所能接觸到的。
可有意思的是,一個上知皇權貴戚,下曉門閥宗族連大理寺都要請來當顧問的人,竟然會因為偷吃禦賜點心被驅逐,以他的見識,會看不出是禦賜的點心?可還是照吃不誤,再聯系前情,當時将軍府失竊,是以說會不會是他發現了什麼故意為之好抽身呢。
還有他猜測譚雙葉的身份時,比說旁人時多說了一句“我跟你的父親有過數面之緣”,很耐人尋味啊,前面介紹譚雙葉身份時說過“她父親曾卷入一場謀反案”,而謀反案跟薩摩是否有什麼關系呢,以前面他對官員服飾、門閥貴族的熟知程度可知他身份不低,但卻淪為一客棧雜役,被人呼來喚去,是否由謀反案起?
從表面上來看是李郅他們找上薩摩,但仔細一想才發現,其實是薩摩找上他們。從開始照面偷走黃三炮的發簪,有意接近他們,然後逐個說破他們的身份,故意露那麼一手引人注意。
即便後來拒絕李郅邀請,前面解釋自己被大理寺驅逐的時候也鋪陳了自己隻想要錢的想法。由此可以推斷,他想借此查什麼東西,卻又不想跟官府扯上關系,這才提出錢來交易。
後來,李郅為他擋劍,他也用一個案子還了人情,正好照應上述“不想跟官府扯上關系”。
相較于案件本身,我覺得薩摩這個角色不管是形象性格還是身上的謎團更吸引人的注意。《熱血長安》這部劇雖有瑕疵,但還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