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榮樂園大廚儲存的菜單
消失原因
口味變了
老大廚
■ “現在的川菜廚師已經斷代,年輕人沒有吃過原來的川菜,以為川菜隻有辣味”
■ “現在的老字号,品質變了,口味變了是最大的弱點,與原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
■ “成都人不願意吃現在的老字号,口味已經趕不上了”
不夠創新
末屆廚師長
■ “對成都市民來說,榮樂園太老了。這麼多年,口味菜式都沒有變化,新的競争來了,就漸漸不行了”
■ 榮樂園“消失”是因為不夠創新,“一直是那個味道,大家久了就厭倦了,對年輕人更沒有吸引力”
還記得榮樂園嗎?這可是商務部認定的成都21家中華老字号之一。近日,一群曾經的榮樂園大廚準備開一家店來賣“榮派菜”,重振榮樂園菜系。“我們想引入資本來啟動榮樂園。”一位成都餐飲界人士說。不過,榮樂園商标持有方——成都市飲食公司對資本運作持觀望态度:“也有人找我們談,想要合作運作榮樂園,但我們擔心他們砸了牌子。”
昔日大廚欲開店賣“榮派菜”
中國烹饪大師蔣學雲當過榮樂園的小吃大廚。他1960年進入榮樂園工作。“當時還不叫榮樂園,叫玉龍餐廳。”在行業裡,榮樂園菜系被稱作“藍派”,而在蔣學雲的圈子裡,更習慣将其稱作“榮派”,他們還成立過“榮派菜”研究機構。
“現在的川菜廚師已經斷代,年輕人沒有吃過原來的川菜,以為川菜隻有辣味。”75歲的胡先華和蔣學雲在榮樂園工作均超過20年。1985年前後,兩人相繼離開,卻一直關注榮樂園的興衰起伏。退休後,榮樂園的大廚們常常聚在一起,歎息老川菜原來的味道,“榮樂園消失”的話題常常繞不過去。
“上周我們談論了一個方案。”胡先華近日興奮地告訴成都商報記者,曾經的榮樂園大廚将聚在一起,準備開一家店,賣“榮派菜”。“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專長。準備做成四合院的模式,兩三桌就好。”
榮樂園的注冊商标屬于成都市飲食公司。不過,胡先華和蔣學雲認為,味道是他們這群老大廚的核心,“我們人在,手藝在,不打榮樂園的招牌也有競争力。”
“現在的老字号,品質變了,口味變了是最大的弱點,與原來的味道完全不一樣。90%以上都是外地人吃。”胡先華表示,成都多數老字号經營狀況不好,經營不善和味道變了是最重要的原因。“成都人不願意吃現在的老字号,口味已經趕不上了。我們也隻能在味道上達到當年的味道,質地上可能達不到。”
鄧麗君進過榮樂園紐約分店
“最好的時候,榮樂園紐約店的經理月薪5000美金。”榮樂園原名正興園,幾經興衰。1912年,榮樂園在現在的東風路開張,創辦人之一是有“現代川菜開山鼻祖”美稱的藍光鑒,他和弟弟光榮、光璧及師叔戚樂齋合夥經營,迅速成為餐飲界新秀。1933年,榮樂園在布後街建新店,餐廳改建為一樓一底,可辦百桌筵席。1948年秋歇業。1950年代,成都市飲食公司将成都大廚彙聚一堂,設立玉龍餐廳。1970年,玉龍餐廳搬遷至騾馬市街口,改名“紅旗餐廳”。
“恢複榮樂園的名字是1980年,要到美國紐約去開分店,大家才意識到成都店的名字是‘紅旗餐廳’。”胡先華是第一批到美國分店的大廚。這也是榮樂園最具影響力的時期。一桌宴席三四十元,常常門庭若市。紐約店相距聯合國大樓不過數百米,歌星鄧麗君、時任美國國務卿舒爾茨等均去用過餐。
1970年代,榮樂園曾多次舉辦教育訓練班。1978年,榮樂園舉辦721學校,通過考試,将飲食公司各個門店最優秀的員工選拔出來,接受教育訓練。“一共兩期,近百個學生。”蔣學雲是這個教育訓練班的小吃老師,胡先華則是紅白案老師。胡先華至今保留着當年的課件——手寫的每周教學内容。那些學生現在不少都是川菜大師。
最後一次重新開機 合同未到期就關店
榮樂園曾多次重新開機,最後一次,是2003年左右,在蓮桂南路169号開張,簽了8年的合同,執行到第7年就悄然關店。
前一輩大廚認為,傳承不善、口味變了是消失的主要原因。新一代傳承人卻另有感觸。
“當時相隔不遠開了另一家餐廳,對成都市民來說,榮樂園太老了。這麼多年,口味菜式都沒有變化,新的競争來了,就漸漸不行了。”王欽銳是榮樂園最後一屆廚師長。生于1979年的他,現在是夫妻肺片總店副經理。他說,榮樂園“消失”是因為不夠創新,“一直是那個味道,大家久了就厭倦了,對年輕人更沒有吸引力。”“幾乎沒得什麼人。”2007年,王欽銳到榮樂園當廚師長,生意已經慘淡,最差的時候,每天的流水不過上千元。
“是很可惜。”成都市飲食公司也曾多次研讨重新開機榮樂園。公司相關負責人說,近幾年來,公司高層會議多次議及重開榮樂園的話題,均未獲得最終結論。“榮樂園的裝潢格局和定位都相對高端,重新開機至少要千萬級别的費用。”
中華老字号 榮樂園
1912年,在現在的東風路開張
1933年,榮樂園在布後街建新店
1948年秋,歇業
1950年代,設立玉龍餐廳
1970年,玉龍餐廳搬遷至騾馬市街口,改名紅旗餐廳
1980年,恢複榮樂園的名字
2003年左右,最後一次重新開機
2009年,關店
保留傳統?創新發展?
老字号左右兩難
商務部曾兩次評定中華老字号,成都入選21家。省商務廳認定的四川老字号,成都有37家。21家中華老字号中,有9家在成都市飲食公司旗下。
就老字号整體營運情況看,成都市飲食公司還算不錯。“我們是集團公司,夫妻肺片、龍抄手等均是盈利的,可以補充金芙蓉等帶來的虧損。”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接受記者采訪的十餘家老字号,一半以上明确表示不賺錢。“剛剛可以養活員工。”努力餐營運方成都市通錦達商貿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公司3個品牌入選四川老字号,其中兩個的直營店均為盈虧平衡,治德号已經難覓蹤迹。
成都餐飲界人士表示,成都許多老字号正在逐漸消失和邊緣化。“随着越來越多的80後、90後成為外出就餐的主流,老字号根本沒有影響力。”“有段時間我們改良了賴湯圓的口味,降低了含油量,馬上就有老顧客說賴湯圓變了,但不變又不能迎合現代人飲食低油的習慣。”成都市飲食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保留傳統與創新發展是兩難境地。
成都商報記者 葉燕
原标題:重新開機消失的榮樂園 大廚心有餘 公司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