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以1926年完工的“睦月”号為起點,經十餘年的持續發展,日本海軍終于建立起了一支以魚雷夜襲為主要攻擊手段的現代化的驅逐艦部隊,其在二戰期間所裝備的艦隊型驅逐艦也一直是中外軍事愛好者們争先研究的題材之一,各種著作層出不窮,讓人應接不暇。是以,筆者決定換一個角度,從大家都喜聞樂見的彩色繪畫入手,嘗試帶給大家一篇另類但不失客觀的日本艦隊型驅逐艦解讀。

彩色特輯ii(color special ii):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

圖檔來源:網際網路 特别解說:太平洋雜談

二戰中日本海軍現代化的艦隊型驅逐艦共計有十一級,111艘,其中“睦月”級12艘、特型24艘(具體可分為“吹雪”級(特i型)10艘、“绫波”級(特ii型)10艘、“曉”級(特iii型)4艘)、“初春”級4艘、“白露”級與”朝潮“級各10艘、甲型38艘(具體可分為“陽炎”級與“夕雲”級各18艘)、“秋月”級12艘和“島風”級1艘。其中的主力包括以艦隊雷擊作戰為主任務的甲型,以防空直衛為主任務的“秋月”級(乙型)和重雷裝驅逐艦“島風”級(丙型)三種。以下就通過精選的12副彩繪作品來還原二戰中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的樣貌。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睦月”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1941年7月位于東加附近海域的“睦月”号,由于當時太平洋戰争尚未爆發,是以可以看見艦艏附近白色的數字30,這個數字不是該艦的舷号,而是證明其隸屬于第30驅逐隊。“睦月”号的外觀形象也被很好地描繪了出來,艦體前部的“井”字形甲闆,延中軸線布置的四座三年式單裝艦炮,同樣延中心線布置的二座十二年式三聯裝魚雷發射管(帶護盾,首次出現在日本驅逐艦上)都進行了細緻的刻畫。值得一提的是,該艦當時正在試驗一種迷彩塗裝,這種塗裝号稱能夠幹擾敵方艦炮的瞄準,因而艦體上有着并不多見的迷彩色塊,部分資料顯示,這種在熱帶海域進行過測試的迷彩塗裝最終在活躍于北太平洋戰區的部分艦艇上完成了實裝。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吹雪”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正在與敵艦激烈對射的“吹雪”号(1942年狀态),排水量達1680噸,裝備有封閉式航海艦橋,三座127毫米雙聯裝炮塔,航速達到37節的“吹雪”級驅逐艦一經問世便令各老牌海上強國驚愕不已,這級航速快、火力猛的艦隊型驅逐艦幾乎壓倒了當時美英二國在役的全部級别,日本海軍驕傲地将其命名特型,以示該級艦的特殊地位(強于各海上列強的同型軍艦)。畫作中對“吹雪”級包括勺形艦艏、三年式艦炮炮塔(a型)、封閉式航海艦橋及帶護盾的三聯裝魚雷發射管等突出特征均進行了較為細緻的描繪。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绫波”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位于所羅門前線的“绫波”号(1942年狀态),也是本級艦中戰果最大的一艘。其于1942年11月14日-15日夜間爆發的瓜達爾卡納爾海戰(第二夜)中單艦對抗4艘美軍驅逐艦,取得了擊沉2艘,重創1艘,擊傷1艘的重大戰果。“绫波”級較“吹雪”級在外觀上最大的的不同就是采用了最大仰角可達75度的三年式艦炮炮塔(b型)和擴大化的艦橋。由于已經進入戰時,畫作中的“绫波”号已經抹去了艦艏的驅逐隊番号、艦體中部的假名及煙囪上的識别帶。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響”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完成了防空強化工程之後的“響”号(1944年狀态),“響”号屬于“曉”級(特iii型),也是本級艦中唯一挺過大戰的一艘,有着“不死鳥”的綽号。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空中威脅,“響”号于1943-1944年多次接受了防空強化改裝,将艦艉的二号炮塔拆除換裝為二座九六式三聯裝防空機關炮,同時在艦橋前部也加裝了機關炮平台,前桅中部的雷達平台上加裝了喇叭狀的二十二号對海搜尋雷達,而後桅上則加裝了“豐”字形的十三号對空搜尋雷達,這二型雷達也是太平洋戰争後期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的标準配備。值得一提的是,由于采用了新式鍋爐,“曉”級的前煙囪相對細一些,這也是其差別于“绫波”級和“吹雪”級的主要特征之一。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初春”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完工不久的“初春”号(1933年狀态),從艦艏的背負式主炮,艦中部的背負式魚雷發射管等處都可以看到由于過分堆砌武裝而産生的不平衡感。随着1930年《倫敦海軍條約》的簽訂,日本海軍企圖通過繼續研制特型一類的超級驅逐艦來克制太平洋上的主要對手的設想徹底破滅,但已經愈發極端的日本帝國并沒有放棄強化驅逐艦戰力的努力。在這樣的背景下,日本海軍于1931年制訂的《第一次海軍軍備補充計劃》中明确提出了要在1400噸級的艦體上建造出航速、續航力及武備等主要名額基本等同于特型的新式驅逐艦的要求,這就是“初春”級誕生的大背景。可以說,“初春”級在标準排水量較特型少280噸的情況下還強行塞入與後者差不多的各種裝置,這本身就是在巨大壓力下産生的一種“賭博式”的嘗試,留下了巨大的設計隐患。1934年3月發生的“友鶴事件”則徹底暴露出超重武裝艦船的缺陷。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村雨”号及“夕立”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開戰初期并排停泊的“村雨”号及“夕立”号(1941年底狀态),其中“夕立”号後來在所羅門海域大出風頭,号稱“所羅門的鬼神”。由于“友鶴事件”的影響,計劃建造12艘的“初春”級在完工了6艘之後就被迫停止建造,設計方案也被重新修訂。這就是被稱之為“初春”級擴大改良型的“白露”級的由來。相較于失敗的“初春”級,本級艦依舊算得上是設計非常精妙的艦型。可以說,“白露”級為日本海軍後續驅逐艦的設計建造打下了基礎。本作對于“白露”級的武器配備考證非常準确,可以看到艦體後部有二座火炮呈背靠背式配置,這是“白露”級在外觀上最突出的特征之一。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朝潮”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開戰初期在海上航行的“朝潮”号(1942年初狀态),由于是後視角度,因而可以清晰地看見艦艉處的武器配備情況,包括水壓式深彈投放台,大型掃雷具以及九四式深彈投射機和深彈再裝填台。“朝潮”級作為日本海軍新一代驅逐艦的開山之作,與此前已經大型化的特型有很多相似點,裝備有同樣強力的火炮及魚雷兵器且分吸取了“第四艦隊事件”經驗教訓,艦體強度得到了特别加強,排水量較特型增加了300噸。大量使用了新技術的本級艦可以說是具備了相對完善的性能,成為了後續日系驅逐艦的樣闆之作。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舞風”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位于所羅門前線的“舞風”号(1942年狀态),暗夜、照明彈、沖天的水柱構成了夜戰的經典場景,畫中的“舞風”号正打開探照燈照射敵艦,同時二座後主炮猛烈開火,炮口焰非常清晰,證明沒有使用無煙火藥,這在夜戰中容易成為敵方的瞄準點。由于“朝潮”級在速度和續航能力上的不足無法讓日趨膨脹的日本帝國海軍感到滿意,是以,軍令部要求建造一級新式的艦隊驅逐艦,在艦體尺寸上要與特型驅逐艦相同,配備的武備不能弱于特型,同時,航速與航續力要超過“朝潮”級驅逐艦。最終,經過折衷,新艦的公試排水量被要求不超過2500噸,最大航速可達35節,續航力達到5000海裡/18節,武備不弱于特型,這就是後來被稱為理想型驅逐艦——“陽炎”級的最初方案。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朝霜”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天一号作戰”時的“朝霜”号,側後方的戰列艦就是“大和”号,整幅畫面給人一種蕭殺之感,畫中的“朝霜”号已經進行了對空強化工事,加裝了雷達和為數不少的九六式單裝25毫米機關炮,同時對機關炮位也施加了一定的防護,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夕雲”級裝備的是仰角達75度的d型主炮塔,是以沒有和戰争後期的多數日本驅逐艦一樣拆除後部二号主炮塔。由于對所謂的“理想型驅逐艦”——“陽炎”級的部分性能不滿意,日益瘋狂的日本軍令部要求在“陽炎”級的的基礎上改良設計一級驅逐艦,即後來的“夕雲”級。“夕雲”級與“陽炎”級主要有四個方面的不同:一是艦體尺寸不同(加長50厘米);二是艦艉水線附近的形态不同,改為拳頭狀使得高速航行下水流阻力減少;三是采用了新式的流線型艦橋;四是采用了大仰角的d型炮塔,同時,前主炮塔的安裝位置較“陽炎”級後移1.65米。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初月”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正在進行對空戰鬥的“初月”号(1944年狀态),畫作中有數架美機已經被擊中,其中1架是tbf魚雷機,“初月”号的4座九八式100毫米高射炮塔炮管高昂護衛着不遠處的1艘“翔鶴”級航母。值得一提的是,畫作中的畫中的“初月”号已經完成了對空兵器強化工程,後部的九四式高射指揮裝置被移除,取而代之的是九六式三聯裝高射機關炮。與英美等海上列強一樣,日本于二戰爆發前同樣開始注意到飛機對船艦的威脅,為了滿足艦隊防空需求,日本海軍轉而開始着手研究具備較強防空火力的“防空直衛艦”。1938年的設計案初稿呈現的是不裝備任何魚雷發射管的新式艦艇,這引起了部分傳統派的強烈不滿,要求安裝與甲型驅逐艦同等的魚雷兵裝。但如果要滿足這種需求必然會大幅度增加艦船的排水量和建造成本,最後雙方妥協,于修訂案中規定加裝一具四連裝魚雷發射管并配備再裝填裝置,标準排水量也相應得到了提高。這就是後來被稱之為“乙型驅逐艦”的“秋月”級。

“日之丸下的東洋刺客”——二戰日本艦隊型驅逐艦彩繪賞析日本艦隊型驅逐艦簡介610毫米魚雷發射管登場——“睦月”級令世界驚愕不已的驅逐艦——特型過分強調重武裝的失敗設計——“初春”級改進型設計——“白露”級掙脫條約的枷鎖——“朝潮”級理想型驅逐艦——甲型對空專精——“秋月”級最強雷驅——“島風”級結語——無法适應時代的消耗品

”島風“号驅逐艦

特别解說:畫作中描繪的是在大洋上高速航行的”島風“号,艦艏劈開的波浪證明其航速相當不俗,同時,可以看到艦體中部配置的3座零式五聯裝魚雷發射管,這也是本級艦最重要的武備。戰前,日本海軍獲悉美軍新型驅逐艦的航速已達到37節以上,而新型戰列艦的航速也超過27節,相比之下陽炎級35節的航速明顯不利,單輪8枚魚雷的齊射能力在同期各國驅逐艦中也不算突出。為在預想的艦隊決戰中獲得更強悍的魚雷突擊能力,日本海軍要求設計一型高速重雷裝驅逐艦,這就是丙型驅逐艦。該級艦的設計重心着眼于高航速和提升雷擊能力,配置了新型鍋爐,相比陽炎級提高了44%,航速達到40節。武備方面也非常誇張,配置了3座零式五聯裝魚雷發射管,一次可齊射15枚魚雷,堪稱空前絕後,成為日式驅逐艦的“航速雷擊雙料王”。

盡管有着突出的魚雷突擊能力,但日本海軍艦隊型驅逐艦忽視驅逐艦所應擔負的其他職責(諸如反潛、防空、護航等)的傾向也非常明顯。這固然與日本的國情及用兵思想有關,但客觀戰争規律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過于輕視防空和反潛能力的日系驅逐艦很難适應以海空立體戰為主要作戰模式的太平洋戰場,最終不得不面對異常悲慘的命運,淪為充滿悲劇色彩的戰争消耗品。

ps:四月最後一篇作品,也是之前美國航母彩繪賞析的配套篇目,也是完結篇了。說句題外話,本菜特别喜歡艦船模型,隻可惜實在手殘,無法做模(一把血淚),隻好收集些彩繪,解說一下。由于是原創,是以需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白天又要忙工作,隻能夜更,希望大家多多支援,本菜先謝過了,提前祝大家五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