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

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文 | 霧滿攔江

(01)

兩人網上掐架,全球網友驚詫。

第一個出場選手,聯合國高官大衛•比斯利。

大衛所在的聯合國糧食署,奪得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去現場吃席領獎的,就是他。是以他算是諾貝爾獎獲得者。

第二個出場選手,鋼鐵俠馬斯克。

馬斯克目前是太陽系首富,資産1.47萬億人民币。

——假設你是個賺錢天才,日進鬥金,每天淨賺1個億,那麼你隻需要賺50年,從青春年少賺到頭發花白,節假日不休息,才能賺到馬斯克這個數。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是以大衛•比斯利喊話馬斯克,大意是:

小馬,你很拽嗎,很有錢嗎,你一天就狂賺360億美元。然而馬斯克同志,你不能光顧賺錢,就忘了初心,一個人賺錢不叫本事,帶領世界人民奔小康,才是你的職責。隻要你掏出你一天狂賺的六分之一,66億美金,就可以解決世界貧困人口問題。請馬斯克同志摸着良心回答我:你,願意嗎?

如果你願意,我現在就過去拿錢,ok?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大衛發貼,全球震驚。

公衆目光轉向馬斯克:小馬同志,如果你拒絕,良心不會痛嗎?

(02)

馬斯克回應:我願意——但請大衛哥哥解釋一下,你如何用60億美元解決世界饑荒?并公布款項賬目,你解釋清楚了,我立馬賣股票。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馬斯克

馬斯克的回應,綿裡藏針,兩個意思:

第一個,他在暗示聯合國手腳不幹淨。

聯合國也是人組成的,是人就有私心。此前聯合國拿了不知多少錢,說是解決貧困,可解決過來解決過去,除了聯合國官員和幾個當地官員富了,貧困地區一切如舊。

美國有句話:美國官員不A錢,A錢就去聯合國。

因為聯合國沒有上級監察部門,你在那裡把錢揣兜裡,根本沒人知道。

第二個,馬斯克哭窮。

馬斯克說賣股票的意思是,他雖是世界首富,但也沒多少現金,隻是資産值數量大。而資産價值是浮動的,今天是1.47萬億,明天就是虧損1.47萬億,你突然向他要60億,他家又沒印鈔機,拿不出來。

針對馬斯克公開賬目的要求,大衛沒有正面回應,而是呼籲全球人民,團結起來,手挽手,肩并肩,一起面對艱難挑戰,貧困問題就一定能克服,over。

然後馬斯克發了唐代曹植的七步詩: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馬斯克的意思很明确:大家都是道上混的,誰不知道誰?何必互相為難?

(03)

聯合國官員逼捐馬斯克,涉及這樣幾個問題:

第一個:聯合國官員逼捐,對還是不對?

有人說,解決貧困問題,不能指望薅富人的羊毛,授人與魚不如授人與漁,必須要當地人積極行動起來。

說這話的人,該抽一萬個耳光。

一個人賺到錢的初始條件,是周邊環境有錢。

美國富豪最多,窮國卻極少見富豪。并非是美國人基因特殊,而是美國是世界發鈔國,他印張紙就是錢,你就得拿辛苦勞動成果跟他換。衡量财富,都是用美元,除美國之外各國的貨币,不過是内部流通劵。你在一個隻有内部流通劵的環境裡,是賺不到錢的。

聯合國固有貪渎現象,但有資格、也有能力幫助窮人的,隻有聯合國。聯合國要想幫助窮人,先得有錢,聯合國自己也不印錢,隻能找手裡有美元的人打秋風。

大衛喊話馬斯克,其實是在喊話美國:你狗日的印了那麼紙片,稀釋全球财富,美國印的廢紙片越多,窮國就越絕望,這才是大衛•比斯利,想要說卻不敢明說的道理。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04)

第二個問題,馬斯克要求聯合國公開扶貧賬目,是不是很機智?

機智個毛!

喜歡逼捐的,不止是聯合國官員。

美國富豪更是逼捐高手。

早年馬雲起步,巴菲特呼哧呼哧趕來,逼迫馬雲交出所有的錢,理由是巴菲特要拿馬雲的錢,去非洲扶貧。馬雲東躲西藏,最終還是被巴菲特堵住了,當時馬雲的解釋說,中國也有很多窮人,比非洲人還窮。他想先解決中國的貧困問題,再和巴菲特一起去非洲扶貧,ok?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馬雲與巴菲特

巴菲特失望而歸,此後再也沒提非洲扶貧的事兒。

巴菲特隔壁就是美聯署,就是印鈔機。可他不遠千裡來中國,要把馬雲賺到的幾文美元再揣回去,何其心狠。

就這,也沒人責怪巴菲特。

賺錢嗎,就是這樣互相忽悠,誰忽悠瘸了對方,誰就是高手。

當年巴菲特要馬雲的所有,馬雲也沒讓巴菲特公開賬目。現在聯合國隻要馬斯克區區60億,他就各種鬧,非要扒開聯合國的内褲,這是何必呢?

如果我是大衛•比斯利,就會回敬他一首新唐詩:煮豆燃豆杆,豆在鍋裡喊,都是一個娘,為啥要煮俺?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05)

第三個問題,窮人如何改變自己的命運?

首先,河裡要有魚。

其次,你要會捕魚。

有資料稱,世界上80%以上的窮人,都是屬于環境貧困。

就是周邊環境,根本沒錢。

有人看到“環境沒錢”幾個字兒,腦子裡就浮現出:加大政府投入。

加大政府投入,這在中國有效,但在其它國家,貨币不過是内部流通劵,流通劵就這麼幾張,你拿這邊來,那邊就沒了,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必須引進美國投資。

然而,美國對非洲的投資,慣用模式是吃光啃淨。比如美國給個非洲國家投資2億美金,是有條件的,必須要聘用美國顧問。要命的是美國顧問價格死拉貴,他給你投2個億,顧問的工資你就得付2億5000萬,有部韓劇《國家破産之日》,演南韓遭遇經濟困境,請美國人來把脈,然後美國人趁機把南韓經濟搞崩潰,而美國人撈足回家了。

不是說美國人心壞,換了你,知道怎麼賺錢,看着一群傻瓜上竄下跳,你再厚道,還是忍不住要低位搶入撈一票,這是人性,不是品性。

是以你越窮,越容易被人宰割。

除非,你能夠在水裡還沒魚的時候,就知道怎麼捕魚。

(06)

最後的問題,到底如何才能學會賺錢?

馬斯克怒怼聯合國:捐60億沒問題,拿賬單來

第一個,賺錢是個系統力。

什麼叫系統力?

比如一隻三條腿的凳子,你嫌其中一條腿短,想把它弄長,那麼這隻三腳凳,就會失去平衡!

一個人的經濟力,一定是與他認知、習慣構成三角一體,正如一個國家的政治、經濟與文化構成均衡。

一個國家如果想從窮變富,另兩個要素必須要适應改變。

人也如此,一個人的經濟力,一定是與他的認知和習慣達成動态平衡,認知與習慣不變,經濟力想變也變不了。

第二個:從認知與習慣兩方面下手。

環境沒錢你賺不到,這很正常。

但如果環境不缺錢,偏你賺不到,那就要考慮打通自己的認知與習慣了。

認知不足的人,看到馬斯克大戰聯合國官員,就會選擇性的支援一方,但實際上,這倆人沒什麼差別,都是強者,沒有好壞對錯之分。你要看明白這些,不再情緒化,不再那麼容易被激怒,同時形成自律的生活習慣,開始看不出什麼來,但慢慢的,你整個人,就被調整到與财富同頻的狀态。

第三個,最重要的周期。

經驗豐富的漁家,冬季是不會閑着的,要修補漁網,觀察氣候,要做很多準備工作,一俟春暖河開,他就是撈到最肥的魚的那一個。

認知不足的人,會把賺錢當成一個即時狀态。日常我躺平,等你把錢堆過來,我過來賺,ok?但賺錢不是這樣的,你20歲賺的第一筆錢,收獲的是你10歲時養成的習慣。你30歲賺到第一筆大錢,收獲的是你20歲的認知。如果你今天沒有賺到錢,那是你支付了10年前的懈怠或認知不足,如果你今天不立即行動,提升認知改善習慣,那麼十年後你又會抱怨不休——前提是,這10年間環境的資本量始終很充裕。

是以今天的問題是:

網上有人稱,馬斯洛飙中國詩詞,不是說他和大衛的争吵,那你分析他為啥要飙中國詩詞呢?

(*本文圖檔來自于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