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幾天,對于漫威影迷來說有一個壞消息,索尼中止與漫威的蜘蛛俠合作關系!
什麼情況?
4月24日,《複仇者聯盟4:終局之戰》在中國大陸首映,零點場狂破紀錄。因為前一部結尾的懸念逼人,這一次的歸來,總感覺讓人期待太久。
“終局”。雖然災難又一次得到解決,但漫威電影宇宙(後簡稱mcu)英雄的格局也發生了重大調整:美隊隐退,黑寡婦和鋼鐵俠犧牲。這其中,鋼鐵俠不僅是漫威的核心人物,也是英雄聯盟的元老和領袖。
這一次,大哥離去!
好在,影片的最後給人希望,年輕的蜘蛛俠似乎将成為鋼鐵俠的繼承者;在而後不久上映的《蜘蛛俠:英雄遠征》中,鋼鐵俠留給蜘蛛俠的鋼鐵俠眼鏡、新的蜘蛛俠戰衣,更是坐實了其接班人的使命。
不曾想,沒多久,蜘蛛俠就要退出漫威宇宙,與鋼鐵俠不再有關聯?
根據dealine的獨家消息,迪士尼與索尼影業關于蜘蛛俠合作的談判陷入僵局,而這已導緻漫威(迪士尼旗下公司)老大凱文·費奇停止參與蜘蛛俠的制作。
換言之:蜘蛛俠将不再屬于mcu。
在剛剛失去mcu的靈魂人物鋼鐵俠之後,短短4個月,我們又失去了他的接班人。
讓人疑惑的是,迪士尼和索尼合作使用蜘蛛俠,讓蜘蛛俠“回家”,加入mcu還沒過去多久。重新開機版的第二部獨立電影《蜘蛛俠:英雄遠征》幾天前也剛在全球砍下11.09億美元,成為索尼影業有史以來最賣座的電影。
“蜘蛛俠:無家可歸”?在網友們迅速腦補出第三部蜘蛛俠片名的背後,好像充滿了調侃和戲谑,但更多的卻是悲傷和無奈。
1962年,漫威的編劇斯坦·李(stan lee)和畫師史蒂夫·迪特科(steveditko)聯合創造了蜘蛛俠。很快,他成為漫威旗下的人氣角色。
時間來到90年代,因為品質和營運問題,漫威跌入深淵,開始售賣旗下的多個角色版權,比如x戰警、綠巨人、神奇四俠和刀鋒戰士。
1996年,漫威負債7億美元,申請破産。
1999年,漫威以700萬美元的價格将蜘蛛俠和其相關角色賣給了索尼。(注意:版權售賣條款規定,隻要索尼每5年出一部蜘蛛俠影視作品,它就能一直享有蜘蛛俠版權。)
2002年,由索尼旗下的哥倫比亞電影公司出品,山姆·雷米執導的超級英雄電影《蜘蛛俠》橫空出世,成為史上第一部首周末票房就超過1億美元的電影,前三天的票房就達到了1.148億美元,最終收獲票房8.2億美元。
這個數字即使放在今天也是大片的存在,況且那一年,距今已整整17年。
随後,《蜘蛛俠2》在全球獲得了7.83億美元的票房,《蜘蛛俠3》則獲得了8.908億美元的票房。作為第一任扮演者,托比·馬奎爾也成為很多人心中經典的蜘蛛俠形象。
即便如此,但三部曲的口碑和利潤越發下滑,再出一部的話恐怕都難收成本。
2012年,索尼重新開機蜘蛛俠,安德魯·加菲爾德版導演的《超凡蜘蛛俠》上映。
加菲爾德這一版,和托比·馬奎爾那一版,正好相差5年,這版蜘蛛俠存在的意義,更多的是為了保留版權。
2014年,《超凡蜘蛛俠2:電光人崛起》撲街後,索尼徹底失去信心。許多網友也認為,畢竟不是親父子,索尼這個後爸在了解這個角色上越走越偏。
2015年,索尼終于和漫威達成一緻,湯姆·赫蘭德(荷蘭弟)飾演的蜘蛛俠首次在《美國隊長:内戰》中出現。蜘蛛俠正式加入mcu。時隔17年,他終于回家。
荷蘭弟版的蜘蛛俠大獲成功。很快他就成為最受觀衆喜愛的複仇者之一,他也成為漫威和索尼之間紐帶。
索尼也憑借着蜘蛛俠的ip和人氣,成功建構了自己的“蜘蛛俠電影宇宙”——《毒液》以及未上映的《銀貂與黑貓》《莫比亞斯》《毒液2》《險惡六人組》……荷蘭弟版的蜘蛛俠,成為索尼最大的搖錢樹。
值得注意的是,在這個過程中,早在2009年,迪士尼已斥資40億美元收購了漫威影業。
如今,《蜘蛛俠3》的制作箭在弦上,也正好迎來迪士尼和索尼新一輪的談判。

有人這麼總結:漫威是蜘蛛俠親爸,迪士尼又是漫威的爸爸,索尼是擁有蜘蛛俠監護權的後爸爸。
但是,三個爸爸談崩了。更确切地說,是迪士尼爺爺和索尼後爸談崩了,漫威這個親爹都插不上話。
2016年5月上映的《美國隊長3:内戰》中,漫威從索尼那裡借來了蜘蛛俠電影版權,“索尼還蛛”的佳話還曆曆在目。但是,今年7月份,漫威公布第四階段計劃時,沒有出現《蜘蛛俠3》。
其實不難了解,紛繁表象的背後都是兩家資源和利益的置換。
漫威擁有電影制作的主導權,包括索尼旗下的《蜘蛛俠》真人系列,蜘蛛俠參演的漫威電影,索尼不參與分紅。索尼擁有電影發行權和旗下蜘蛛俠電影自負盈虧,但迪士尼會得到其票房毛利潤5%的分紅。
簡而言之,蜘蛛回歸,索尼出錢,漫威出力。
随着漫威電影宇宙大火,荷蘭弟的蜘蛛俠大紅大紫,索尼因而獲得巨大商業成功,情況必然要發生變化。
根據deadline的報道,迪士尼想參與索尼的“蜘蛛俠電影宇宙”。
迪士尼想和索尼擷取共同融資股權達成新條款,進而獲得至少30%的營收。也就是說,迪士尼想投資索尼旗下所有漫威真人電影,投資對半開,賺錢五五分。
如此來看,迪士尼很霸道,想要更多控制權,擷取更多盈利。事實上,這種想法也在很多人的意料之中。
以《蜘蛛俠:英雄遠征》為例,影片總票房為11億美元,按照協定,漫威隻能拿到5500萬美元。
迪士尼現在的想法很明顯:迪索雙尼聯合出資,利益綁定;漫威參與制作,創意綁定;這樣一來,蜘蛛俠的版權,他們用着也放心。
但衆所周知,以漫威老大凱文·費奇的強硬手段和精明,索尼一旦同意,他們很難再獲得蜘蛛俠的絕對掌控權,徹底被綁死。
況且,索尼總體實力本就不在迪士尼之下,旗下影業更因《毒液》《蜘蛛俠:平行宇宙》的成功,有着十足的底氣。他們自然拒絕了迪士尼的要求。雙方談判陷入僵局。
然而,從索尼的說辭來看,事情并不是這樣。
以下為索尼的官方聲明:
今天關于蜘蛛俠的新聞大多描述錯誤,我們對此很失望。我們尊重迪士尼的決定,不再委任凱文·費奇作為下一部蜘蛛俠電影的總制片人。
我們仍希望未來可以改變,但也了解漫威現在擁有衆多超級ip,無暇顧及非本家的ip。凱文非常出色,我們感謝他的幫助、指導和支援,我們會将蜘蛛俠繼續做下去。
相比于deadline“蜘蛛俠退出mcu”的說法,索尼的口氣顯然柔和許多,不過是凱文·費奇不再做《蜘蛛俠3》電影的總制片,而遠沒有到“談崩”的地步。
是以,很多樂觀的網友認為,現在“蜘蛛俠退出漫威”還隻是兩家合作不睦的信号,定局如何,還要看兩家如何繼續掰手腕。
其實,作為粉絲來說,蜘蛛俠的親爸是誰或許沒那麼重要,最關心的是,在mcu中,“友好鄰居蜘蛛俠”是否會一直陪在我們身邊。
比說辭更耐人尋味的還是行為。此時,與影片相關人員的說法和動作格外引人關注。
有媒體聲稱,twitter的網友發現,湯姆·荷蘭弟取關了迪士尼和索尼的instagram,隻有漫威影業還關注着。
twitter上,還有粉絲問死侍演員瑞安·雷諾茲,我們還能看到蜘蛛俠和死侍同框嗎?瑞安卻回應道,“能看到,但隻能在我心裡看了。”
與此同時,《蜘蛛俠》導演喬恩·沃茨也被曝光,他跟索尼并沒有續約,續集導演是誰也懸而未定。
有線人稱,雙方的談判仍在進行,隻是現在陷入前所未有的僵局。
雖然事後粉絲證明,荷蘭弟從未關注過索尼和迪士尼的instagram,是以說并非取關,但僅是這一條消息,仍然抑制不住廣大粉絲對荷蘭弟小蜘蛛“無家可歸”的悲觀想法。
斯坦·李曾說:蜘蛛俠是他最喜歡的英雄,因為蜘蛛俠不僅捕捉了全球讀者的想象力,蜘蛛俠也是他筆下的自己,是他的夢想。
在今後的mcu中,真的不會再有蜘蛛俠的身影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