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作者:封面新聞

關于肯尼迪總統遺孀的電影《第一夫人》終于要在大銀幕上與觀衆們見面了。這部斬獲了超多獎項的電影着重描繪了傑奎琳,這個最受美國群眾喜愛的第一夫人的白宮歲月。娜塔莉·波曼也因為這部影片而再次入圍了2017年奧斯卡金像獎。

這部電影一直拖了整整一年的時間才最終在大熒幕上與中國觀衆見面。實際上,在大熒幕之上描繪女性政治人物的電影還有很多,而且每一部都帶着極強的女權風采。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傑奎琳·肯尼迪傳奇一生

傑奎琳其實并不是一個特别美麗的女孩兒,她的身材不夠嬌小,兩隻眼睛之間的距離也太寬,而且出身也不怎麼樣。這個法國和愛爾蘭後裔混血的女孩,生父是個股票經紀人,母親是奧運冠軍,繼父雖然是個有錢的銀行家,但也少不了幾分暴發戶的味道。為了能嫁入大名鼎鼎的肯尼迪家族,她還自己編造了子虛烏有的法國貴族身份,讓肯尼迪家族最終接受了她。

在肯尼迪競選總統期間,傑奎琳幾乎參加了所有的政治活動,她寫了兩萬多封信,并在那些剛入籍的選民前分别用法語、西班牙語和意大利語發表講話。人們都叫她的昵稱傑姬,而最終她也成為了白宮最年輕的第一夫人。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入主白宮之後,傑姬決定讓白宮成為美國最漂亮的房子,要等于一個美國的曆史博物館。她成立了一個委員會,籌集到上百萬美元,用于在全國購買古老的家具和畫作。一股清新之風吹進了白宮,結束了這座房子一成不變的陳規陋習。

在肯尼迪死後,傑姬橫刀奪愛,從歌劇女神瑪利亞·卡拉斯的手中搶走了希臘船王亞裡士多德·奧納西斯。成為了奧納西斯夫人之後,傑姬大手大腳的花錢,以至于奧納西斯不得不限制她的花費,每個月隻給她2萬美金的零花錢。這也讓這兩夫妻的關系陷入了僵局,甚至一度鬧到了要離婚的地步。

奧納西斯已經填好了離婚協定書,但他卻在讓它生效之前就離世了。根據婚前協定,傑奎琳沒有能得到奧納西斯的财産,不過船王家族還是花了3000萬美元換來了傑姬放棄全部遺産的證明。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回到美國的傑姬進入出版界工作,編輯出版了很多有影響力的書籍。和她的名字傑姬一樣,她的确成為了一名傑出的女性。

傑姬去世後,她的葬禮經由電視向全國轉播,雖然她自己希望葬禮隻是局限在親屬之間。她被安葬在阿靈頓公墓已故的丈夫肯尼迪身邊,時任總統的克林頓發表書面演講,她的兩個孩子為她獻上鮮花,标志着美國一個時代的結束。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傑奎琳與肯尼迪

電影着重命運轉折時刻

對于傑姬來說,她一生的命運轉折點并不在于她與肯尼迪的相遇,也并非入主白宮,而是他的丈夫被謀殺的時刻。對于一名女性來說,傑姬在那段時間過得實在不怎麼愉快,甚至與肯尼迪都隻是貌合神離,有過離婚的考慮。在過去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她都飽受着丈夫與性感女星瑪麗蓮·夢露各種绯聞的折磨。雖然夢露後來去世了,但是媒體各種爆料也讓她的心力憔悴。

1963年11月22日,為了争取連任,肯尼迪夫婦到達拉斯城拉選票。可怎麼也沒想到,死亡的陰影已經籠罩了這對夫婦。中午12點30分,從街旁一座大樓射出的子彈擊中肯尼迪的頭部,肯尼迪不治而亡。而傑姬穿着滿是丈夫鮮血的套裝,甚至他的腦漿都濺到了她的身上,她顫顫巍巍地爬到了車尾。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槍響後,傑奎琳試圖搶救中彈的肯尼迪總統。

遇到了如此的心理創傷,但是她還必須要堅強。在肯迪尼總統刺殺事件一周之後,她需要去不斷揭開這一道傷疤。這就是《第一夫人》講述的故事。傑姬面對采訪時時而恍惚時而激動的講述着她生活中的巨變。一個丈夫遇刺後冷靜強大的出現在公衆面前的第一夫人,她要參與丈夫的國葬,向兩個年幼的孩子解釋父親的離去,甚至還有關于遺産的問題。當副總統林登·約翰遜在飛機上宣誓就任美國總統時,她身穿着仍然血迹斑斑的粉紅套裝,向美國人民展現着她的勇氣與鎮定,然而電視轉播之外,她情緒失控、無法冷靜。對其身邊的大多數人來說,遇刺的是美國國家的總統,第一要務是國事,對于她來說那卻是自己的丈夫孩子的父親,首當其沖的是失去親人的悲痛。

影片采用穿插叙事,将彩色與黑白影像融合,以此去嘗試捕獲時間并且試圖抓住瞬間。黑白影像的出現讓我們銘記曆史并留住記憶,而彩色畫面的出現則給我們創造了無限的想象空間,讓觀衆遊離在真實與再創作之間,用一種全新的視角去審視這位美國曆史上的最美“第一夫人”,以此去不斷接近她。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片中的傑奎琳與肯尼迪

多着重描繪生活片段

關于女性政治人物的電影,喜歡使用《貝隆夫人》那種長線叙事的不多。《貝隆夫人》講述了艾薇塔是如何從一個十幾歲的少女轉變成為了阿根廷第一夫人的故事,時間跨度幾十年。這種電影的叙事方法在進入新千年以來就不再流行了。如今的電影人喜歡選擇切口更小的視角,來揭秘這些女性政治人物在某一段特殊時期的經曆,而從這些作品看來,其實更能夠豐富女性站在曆史舞台上的獨特形象。

這一類型的電影通常是圍繞着這些女性一生中最困難的時刻,通過一件或幾件小事,幾個小小片段,着力重制她們的生活。比如說,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上世紀六十年代初的時候,經曆了名譽受損的困難時刻。 在著名的“艾希曼審判”中,她作為記者前往報導,提出了“平庸之惡”被誤認為是在開脫艾希曼的罪行。一時間,各種質疑、各種不信任圍繞着她,影片主要就是講述了這一段時間阿倫特的主要經曆。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曆史和影片人物對比

幫助海倫·米倫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電影《女王》,同樣也是選擇了使用一個事件來展現女王的生活,那就是戴安娜之死。這個受到群眾愛戴卻又飽受争議,并且不太被皇室所接受的王妃身亡之後,英國王室成員全部躲在蘇格蘭的巴爾莫勒爾度假莊園,并且僅僅發表了兩份簡短的、不帶感情的聲明。

《女王》一片專門描寫了伊麗莎白女王在戴安娜死後的幾天所經曆的,所感受的,以及她的想法。這讓她不再是戴着華貴頭冠說着聖誕祝詞的英國代表,也不再是帶着短腿柯基的小老太太,而是一個有兒女有孫子有家人的老人。她需要承載的不僅僅是國家的壓力,也有家庭的壓力。

《鐵娘子》更是呈現了撒切爾夫人萬年最為可憐的時刻,曾經叱咤風雲的女政客穿着睡衣披着針織衫去買了一盒牛奶,因為物價的增長惴惴不安……這些小事才進一步增加了電影的風采。

相比之下,中國國産的影視對于女性的挖掘則要薄弱的多,關于女性政治人物的影片相對較少,對于人物刻畫和内心深層次的挖掘比較少見。最近幾年時間,中國的電視熒屏上出現了大批打着女性政治家旗号的電視劇作品,但在其講故事方面,也大多着眼于談戀愛和宅鬥。相比之下,優秀的作品并不多見。

值得一看: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伊麗莎白一世》

主演: 凱特·布蘭切特

1554年,瑪麗一世登上英國的權利颠峰,在她血腥的統治下,英國陷入了空前的混亂。1558年,瑪麗一世駕崩,她同父異母的妹妹伊麗莎白登上女王的寶座。面對姐姐留下的爛攤子,首席顧問威廉先生敦促伊麗莎白盡快解決由于英國已經沒有軍隊,遭到臨近國家威脅的現狀,而國内也有些人開始對她實施颠覆活動。為了應付英國殘破的局面,朝中開始有人建議伊麗莎白下嫁,為英國尋求一個保護國。當伊麗莎白感到孤助無依的時候,同伊麗莎白青梅竹馬的李斯特伯爵的歸來給她帶來了無比的信心。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鐵娘子:堅固柔情》

主演:梅麗爾·斯特裡普主演

耄耋之年的撒切爾夫人罹患老年癡呆症,時常在幻覺和回憶中切換。她感覺深愛的丈夫一直在身邊陪伴,其實後者早已亡故。

她作為雜貨店的女兒,以優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在一生摯愛的陪伴下,她逐漸走到了保守黨魁的位置。終于,保守黨在選舉中大勝,而她也成為了英國曆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面對紛繁複雜的國際國内局勢,她力主的自由市場政策也飽受非議,但是她用過人的智慧和超強的忍耐力,戰勝了左輔右弼衆叛親離的局面,憑一己之力拯救了英國經濟,捍衛了領土主權,被世人稱作鐵娘子……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女王》

主演:海倫·米倫

1997年,戴安娜王妃車禍身亡,舉國悲痛欲絕,但是英國王室人員卻對此采取了逃避疏離的态度。這種漠不關心激怒了很多英國群眾。群眾反王室的情緒相當高漲,緊急形勢讓王室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但是,英王伊麗沙白并沒有出來穩定民心,而是攜家人躲到了度假行宮。托尼·布萊爾此時剛出任首相,面對此刻棘手的情勢,必須盡快找到平衡各方利益的措施,讓王室擺脫信任危機,女王重新修好與國民的關系,而自己也在當中樹立權威。

​傑奎琳:美國曆史上最美“第一夫人”

《摩納哥王妃》

主演:妮可·基德曼

1962年,王妃大婚已經有六年,她的一颦一笑已經成為20世紀王妃的經典影像,但此時,她正在力圖使自己的過去與現在和解。希區柯克建議她重返好萊塢,這個提議令格蕾絲陷入苦惱。當時丈夫雷尼爾的現代化改革措施遭到了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抵制,戴高樂要對摩納哥課以重稅,并推動武力以保證此項措施得以實行。逐漸膨脹的國際性危機和法國迫近的入侵腳步,不僅是格蕾絲家庭、婚姻、國家的危機,也是她個人生活的危機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 闫雯雯

<b>【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采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b>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