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見證人:李厚志先生考古筆記之:劉應秋與紫陽奇石

作者:子木一可心

劉應秋與紫陽奇石

安康奇石鑒賞和珍藏,可以追溯到清康熙年間。安康詩人劉應秋是已知最早玩石、賞石、吟石的藏石家。他雖家徒四壁,架上除書卷外,了無長物,但是卻秘藏石硯一方,盡管這方硯不是端州深溪之石,而是一塊不起眼的頑石,然而在詩人眼中,卻是"一片丹霞映水紅,仙人親授紫石宮。聲音動越無近習,款識蒼茫盡古風。雲袖欲攜學米芾,墨痕細蝕笑桑公。此生寥落無知己,得爾真堪托始終"。能托始終的石硯,自然是極寶愛之物,是以在巜一硯齋集序》中作者深情款款地描述這方石硯:"其色骊,其文鳝,金星玉質,叩之其聲清赿以長,……溫潤清華,常若江河之霧升騰,含水其上,光而不浮,殆硯之有全德者"。于是銘其書室曰:"一硯齋",取其如硯一樣具有十全十美的德性。

清代安康制作硯石的石材,主要出自紫陽。 據道光巜紫陰縣志》載:"紫陽石,綠質黑章,石工取作硯池、棹面、椅面,有紋如松柏式、竹式、山水式者,則用作小屏風,足供書幾清玩"。可見紫陽石最遲在清代即已開發,被人們認為是可用,可賞之奇石。特别是制作成硯,更叫人贊美叫絕。因而有人在巜紫陽石硯》詩中,便極是贊美說:"龍尾之山石為骨,精取于日華吸月。英礫星文氣高猖,盱目萬丈峰兀兀。昔人劈破山之陰,石聲清越有南音。呵凍霧起水欲淋,微星閃目明似金。良工琢砻而為硯,神雖不完光掣電。鑿須昆吾裁一片,色被女娲經百煉。羅文曾稱萬石侯,從今不複說宣州。趙璧人以連城求,隻緣未到紫陽谷"。曾任紫陽知縣的陳餘山(僅),還為友人翁秋樵題寫了巜紫陽方石硯銘》:"體直方,如其德;用正平,惟其職;中介如,去雕飾;光黝然,鑒無匿;吐煙雲,走辟曆;運神功,存乎默;惟石交,善攻慝;暫相離,時相憶;終吾生,共居息;銘于茲,永不泐"(巜繼雅堂集·廣城集一》第二十一卷)。

而被制作成"盆島景式"、"屏風式"之觀賞奇石,畫面意境,天賦神韻,益發使人稱奇,進而引起無盡的聯想。一天,劉應秋應邀赴會,在興鎮副總兵黃定山處,見到一山水式屏,即被屏上神奇的圖案所吸引,所傾倒,于是引徐霞客的話贊道:"真是造物愈出愈奇,從此丹青一家,皆為俗筆"。并應主人之請,書聯語一幅:"始知造化弄奇妙,勝卻萬軸紙與絹"以志其奇。

劉應秋愛石成癖,是以友人饋贈亦多奇石。有個叫李占庵的士人,一直想得到劉應秋的墨寶,便千方百計地尋覓到一塊山水式石,制作成盆島送給他。劉應秋獲此,欣喜若狂,視為至寶,脫口吟詩抒懷:"力士何年斧鑿開,依稀雁岩遠飛來。铎聲震水峰欲裂,劍氣淩空石欲摧。瀛海有時浮峤嶼,巫山昨夜失崔巍。米家自是多情者,袍笏終朝拜幾回"。吟過以後,意猶未盡,于是揮毫畫石以報李占庵,在題跋中激情書道:"孤山處士煙霞人,胸中丘壑紛無數。偶然筆端出狡狯,淋漓如見宣和譜。娲皇五色光陸離,壺中九華勢掀舞。君慎藏之勿輕出,恐有雷電六丁取"。現在我們雖不能觀賞到這塊天然形石内蘊的天賦神韻,但從劉應秋詩句中,卻已深刻地感受到這塊奇石攝人心魄的藝術感染力。

當然石硯的價值除了觀賞之外,還有商品價值。清朝康乾之世,社會相對穩定,人們也就有興趣去玩石、賞石、吟石,甚至藏石。利益驅動,自然就有人尋石、采石。是以到了道光年間,紫陽縣令吳純就發出了紫陽石"近亦不多得矣"的感慨。自茲以後,安康一地曆經戰火,加之天災人禍,人們自顧不暇,也就風雅不起來了。即就是偶然發現一塊奇石,迫于生計,亦無人重視。于是,産石之地漸漸被人遺忘,發掘面世的奇石珍品也多失傳。是以,民國巜重續興安府志》感歎道:"紫陽硯石,安康民人周子贍于蒿坪河山中覓石洞(發現),石質堅細,色如蕉葉,拟招股開釆,惜無響應者,貨棄于地,殊可惜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