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電視劇《情深深雨蒙蒙》當中,趙薇飾演的依萍在雨夜被她的父親用鞭子狠狠地打了一頓,隻因為她在讨要生活費的時候,沒能忍住為自己和母親的遭遇打抱不平,她傲慢的态度和尖銳的話語将父親陸振華徹底激怒,最終揮起了手中的馬鞭,而她的弟弟陸爾豪正是那個遞鞭子的人。

雖然兩個人是以結下了仇怨,屢屢爆發沖突,但在電視劇的後半部分,還是解開了心結,重歸于好。電視觀衆們當然更喜歡大團圓的結局,但是類似的情節在現實生活中卻往往沒有這麼圓滿,知名女作家張愛玲和她的弟弟張子靜在早年也有過相似的經曆,這位情感強烈的姐姐作出的選擇是與他老死不相往來。
張愛玲和張子靜
張愛玲,籍貫上海,1920年出生,本名喚做張煥,張愛玲的祖父張佩綸是清末大臣,祖母是李鴻章的女兒,父親張志沂繼承了先輩留下來的家業,也稱得上是名門望族、書香世家了。
2歲的時候,張愛玲跟随家人搬到了天津,不到4歲,她就開始進私塾上學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張愛玲雖然看起來出身顯赫,受到的教育也非常優秀,但她的家庭卻不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樣美好。
父親張志沂是在祖父祖母的嚴格管教下成長起來的,他一方面是個典型的大家公子,愛好古詩文和古典文學,彬彬有禮,另一方面,他又處在新舊交替的時代,在小人的巴結和許多新奇的誘惑下迷失了自己,成為了那個年代最常見的瘾君子。
張志沂進入到官場後,惡習更甚,他不僅吸食鴉片成瘾,還開始在外面嫖妓,甚至要把喜歡的幾個納為小妾,這些都是妻子黃素瓊無法接受的,這位思想先進、精神獨立的新女性毅然決然地離開了丈夫,去到歐洲留學。
母親的離開對張愛玲和她的弟弟張子靜來說是非常重大的打擊,沒有了母親的庇護和關愛,二人隻能獨自面對成長中遇到的問題,比如因為吸食鴉片變得越來越暴躁的父親。姐弟倆相依為命,互相幫助,對這個弱不禁風的弟弟張愛玲也非常疼愛,由于心情陰晴不定的父親常常對他拳腳相加,張子靜變得越來越膽小懦弱。
十七歲的時候,張愛玲因為留學的問題與父親和繼母爆發了沖突,她想要去到英國繼續深造,但兩個終日玩樂的大人不想為此花費大筆的支出,于是一直以家裡經濟情況不行為借口,不肯同意她的請求,這讓張愛玲無法接受,如果像她們這樣的家庭都不能負擔,那可能就沒人能出國了。
她不想放棄,于是不停地向父親請求,甚至對繼母孫用藩低聲下氣,無奈兩人始終不為所動,張愛玲情緒激動,終于和他們爆發了争吵,一來二去,本來就因為毒瘾性情暴躁的張志沂再也無法忍受女兒的糾纏不休,對她實施了家暴,一個成年男人對一個十七歲的女孩動起了手,力量懸殊,又是在氣頭上,結果可想而知,家裡的傭人實在看不下去這樣的場面,奮力拉開了張志沂,才讓張愛玲逃過了一劫。
但是誰也沒想到,這件事過去之後,張愛玲最恨的不是暴虐殘忍的父親,也不是煽風點火的繼母,而是袖手旁觀的弟弟張子靜,她被打之後又被關進了房間,身上傷痕累累,心中苦不堪言,除了家裡的老管家之外,沒有一個人前來關心他,包括那個她最疼愛的弟弟,也始終沒有露面。
也許正是因為曾經的愛之深,才有如今的恨之切,對于父親和繼母,她早已心灰意冷,是以即使身心俱傷也隻是埋怨與憎恨,但那個和自己相依為命的弟弟竟然能夠做到如此冷漠,實在是讓她傷心欲絕,無法原諒。
究竟張子靜為什麼會這樣呢?答案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他本來就是個柔弱的孩子,在父親長期的家暴下更是變得膽小如鼠,唯唯諾諾,不敢有任何忤逆的舉動,面對暴怒的父親,他不至于内心毫無波瀾,隻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罷了。
但有些事情就是這樣,一旦發生了,就再也無法挽回。從那天之後,張愛玲開始疏遠張子靜,留學之後更是再也沒有與他聯系,直到80年代,她在美國收到這位弟弟的來信,大意是希望成名的張愛玲能夠在資金上幫他一把,讓他順利成婚,可惜這麼多年過去,張愛玲始終沒有原諒張子靜當初的所作所為,如今又何談願意幫他呢?
1999年,在張愛玲逝世後的第二年,張子靜離開了人世,他也許到死都不了解姐姐對自己如此絕情的原因,以為隻是際遇變化後的人情消散,又或者他其實知道了其中的緣由,但因為懦弱的性格,也再沒有勇氣和這位曾經保護過自己的姐姐解開心結,重歸于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