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緻特朗普“百人信”發起者史文:還有人想簽名,本希望更早發

緻特朗普“百人信”發起者史文:還有人想簽名,本希望更早發

史文釋出會照片。 本文圖檔 澎湃新聞記者 權義 圖

這封公開信對特朗普執政以來中美關系不斷惡化的現實表達了擔憂,對美國政府目前實行的對華政策提出質疑,并就美國對華政策提出了七點意見。

7月9日上午,在第八屆世界和平論壇期間,這封公開信的發起人之一、卡内基國際和平基金會進階研究員史文(michael swaine)就這封公開信和目前中美關系等問題舉行了釋出會。

史文在接受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采訪時表示,這封公開信所針對的對象不僅僅是特朗普政府,而是一種更加廣泛存在于美國兩黨和其他政策區域中的觀點。

“中國國内有各種各樣的聲音,美國需要認識到這一點,并由此展開工作,讓那些積極的觀點的影響力變大,消極的觀點影響力變小。反之亦然,美國國内的對華觀點也多種多樣,并沒有一種商量好的一緻觀點。”史文對澎湃新聞說。

作為卡内基國際和平研究院的資深研究員,史文是中國安全研究領域最具分量的美國著名專家,在中國國防和外交政策、中美關系及東亞國際關系領域極具影響力。

緻特朗普“百人信”發起者史文:還有人想簽名,本希望更早發

美國對華政策并非隻有兩種選擇

史文與其他聯署者在這封公開信中表示,他們不認為中國是美國經濟上的敵人,也不相信在每個領域都面對國家安全威脅。美國将中國視為敵人并将其與全球經濟脫鈎的做法損害美國的國際角色和聲譽,破壞所有國家的經濟利益。

他們還指出,美國的反對不會阻止中國經濟增長、中國公司在全球市場佔有率的增加以及中國在全球事務中發揮更大作用。美國試圖減緩中國崛起的努力也将傷害美國自己。

“我們相信,這封公開信有這麼多人聯署明确表明,有些人所謂華盛頓各界對中國同仇敵忾的共識其實并不存在。”公開信在最後寫道。

“這封公開信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召集各界大量的政要、有知識且有相關經驗的人士,不僅僅是研究中國的專家,對特朗普政府對中國的敵對态度采取一個值得尊重的批評。”在7月9日的釋出會上,史文介紹說道。

“有人批評這封信是要回到美國之前的對華政策,仿佛美國對華政策隻有之前的那些和特朗普政府的政策兩種選擇,這是錯誤的。”史文說,“我們還有其他選擇,并不一定要在這兩者中選擇。”

史文指出,在過去的對華政策與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之間,實際上是存在相當理性的中間區域,而這封信恰好說明了這樣理性中間區域的存在。

“我們應該擺脫那種想法,即世界上有兩個不同的體制在競争,或者兩個大國在競争,而且是一方赢另一方輸的零和遊戲。如果我們陷入這種狀況,那麼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壞事。”史文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說。

“而我最大的擔憂是,特朗普政府沒有充分認識到美國必須要與中國合作的事實。中國方面也沒有充分意識到,美國對華政策發生了重大變化。”史文進一步說。

緻特朗普“百人信”發起者史文:還有人想簽名,本希望更早發

還有人希望加入簽名、也有人有顧慮而沒簽

談及這份聯名信的出爐過程,史文介紹說,實際上他和其他的幾位同仁早就希望發表這樣的一封公開信的了,尤其是在中美雙方關系不斷走下坡路時,他們希望盡早刊發。這封公開信直到現在才刊發,史文說,寫好這樣一封信需要時間,而且這封信内容還需要很多人參與,聯名簽署的人也需要時間來評價信中内容。

據史文透露,除了發起和聯署的100人之外,還有其他人也希望簽這封信,但有一些沒有簽。這不完全是因為他們不同意信中觀點,一些是因為所在機構不允許,另外一些人則是因為沒有簽署聯名信的習慣。

除了史文之外,發起這封公開信的另外四位中國問題專家包括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教授傅泰林、美國前駐華大使芮效儉、美國國務院負責東亞和太平洋事務的前代理助理國務卿董雲裳和哈佛大學教授傅高義。

史文對澎湃新聞表示:“這封信的對象不僅僅是特朗普政府,而是更加廣泛。目的不是批評政府本身,而是希望盡量糾正這樣一種廣泛存在的觀點,他存在于美國兩黨和其他政策區域之中。”

中國軍事科學院中美防務研究中心原主任姚雲竹9日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也表示,縱觀百人名單,盡管都不在政府内,但他們既有民主黨也有共和黨,學界和智庫一樣一半,在政府中任過職的和學者差不多一樣一半,是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史文透露,目前已經有超過150人在這封公開信上簽名。姚雲竹認為,随着簽名人數的增加,聯署者的成分還會越來越多元。

主張複雜地、全方位地定義中美關系

談及這封公開信的影響,姚雲竹認為,公開信的發起者和聯署者都不是政府内部的,不會對本屆政府有什麼影響。但是,美國的決策機制和影響決策的管道是非常多元多樣的。

“公開信至少表明,把美國政策調整為以中國為敵并沒有得到各方面的支援。”她告訴記者。

史文在釋出會上也坦言,他并不清楚這封信能有多大的影響,但是他希望這封信的刊發能夠讓美國一些支援極端政策人重新思考一下,他也希望讓大家發現其實美國的政策并不是這麼的極端,相關政策對于中國的極端性描述并不準确。

“他們隻是不同意現在的特朗普的政策,他們反對以中國為敵的對華政策,”姚雲竹評價說,公開信的七條内容并不具體,隻是展現了一定的思路,與既往政府的政策有連貫性,但他們也不一定是主張既往的對華政策。

“他們主張的是更多的連續性,比較複雜地、全方位地定義中美關系,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定義,我覺得他們是一個更加成熟的群體。”姚雲竹說。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