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黃别名:懷慶地黃、生地、列當科地黃屬。多分布于北方,砂石縫隙、荒山坡、牆邊,哪裡貧瘠便擠在哪裡生長。這得益于他粗壯有力的黃色肉質根。紫紅色的花密被白色柔毛。雖不鮮豔,卻很獨特,摘掉花瓣,便可吸到内部甜甜的花蜜。

認識一下它
地黃多年生草本,體高10-30厘米,密被灰白色多細胞長柔毛和腺毛。根莖肉質肥厚,鮮時黃色,莖紫紅色。葉通常在基部內建蓮座狀,向上則強烈縮小成苞片,或逐漸縮小而在莖上互生;葉片卵形至長橢圓形,上面綠色,下面略帶紫色或成紫紅色。葉邊緣具有不規則圓齒或鈍鋸齒以至牙齒。花在經頂部略排列成總狀花序,或幾乎全部單生葉腋而分散在莖上;花萼鐘狀,密被多細胞長柔毛和白色長毛;花冠通狀而彎曲,外面紫紅色,被多細胞長柔毛。
鮮地黃、生地黃、熟地黃
地黃的根塊大而短,形狀像山蘿蔔,顔色微黃,口味發苦,用它來入藥,在中藥史上已有3000年曆史。秋季采挖,除去蘆頭、須根及泥沙,鮮用,是鮮地黃;将地黃緩緩烘培至八成幹時,捏成團塊再烘培至内部顔色變黑,質地柔軟外皮變硬,便是生地黃。熟地黃是生地黃的炮制加工品,用酒、砂仁、陳皮為輔料,經過反複蒸曬至内外色黑油潤,質地柔軟粘膩即可。
三者的功效
地黃根入藥,鮮地黃為清熱涼血藥;生地黃可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熟地黃可滋陰補血、益精填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