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一個人的老年生活怎麼過?這個開放命題中,釣魚、爬山、廣場舞、帶孫輩、老年大學,是一類傳統的答案。當然,與其說這是傳統答案,不如說是一種刻闆認知。

k 歌、做主播、剪短視訊、成為 up 主,亦是一種作答方式。

正如狄蘭·托馬斯所說的那樣:不要溫和地走進那良夜,老年應當在日暮時燃燒咆哮,怒斥,怒斥光明的消逝。這一屆老年人越來越能「折騰」了。

數字鴻溝是客觀存在的,但科技也在降低一些基礎應用的使用門檻,老年人完全可以在網際網路上獲得更多的時間和空間,開始自己的第二人生。未來,和老年人一起在網上沖浪,會是一件越來越常見的事情。

在全民 k 歌,有這樣一群人:

他們多以自拍為頭像,因為高互動率在老歌排行榜位居前列,對每一個評論者客氣回複「謝謝」,動态裡充滿「玫瑰」「擁抱」「愛心」的表情包。點開他們的作品首頁,有 sss 評級也有 s 評級,還有 a 評級和 c 評級的,不管唱得好不好,他們非常願意将這些都分享出來,從來不遮遮掩掩。他們就是熱愛唱歌的中老年群體。

王金香今年 65 歲,大家都稱呼她「金香奶奶」,在全民 k 歌有 36.1 萬粉絲,2000 多首作品,走紅後還參加了央視的《開門大吉》。主持人尼格買提問她的願望是什麼,她先笑着問主持人自己的衣服好不好看,得到肯定的點頭後,她回答道「就是喜歡買自己喜歡的衣服」。金香奶奶最熱的一首作品《我是真的好想你》播放數達到 72 萬。評論區有不少鼓勵和誇贊,「唱腔優美,吐字清晰,唱出了我的心聲」。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騰訊「貴圈」采訪了 74 歲的夏立華,他在全民 k 歌釋出了 2300 多個作品,評彈、平劇、越劇什麼都有,有時候一天能唱 10 段,擁有 3 萬多粉絲。以歌會友,既讓他增大了心肺活動量,也讓他覺得自己被關注和陪伴着。

聽書軟體「喜馬拉雅」也是如此。今年 3 月 4 日,喜馬拉雅公布了一組大資料:超過 5 萬名 60 歲以上老年人在平台上當主播,其中男性占 44.28%,女性占 55.72%,年齡最高的已經 100 歲,專輯播放量最大的超過 5 億,年收入最高的可達 300 多萬元,粉絲最多的有 250 多萬。

文歆苒今年 71 歲,是一位資深背包客、環球旅行者,從 61 歲開始,她用十年時間環球旅行。她在喜馬拉雅的賬号名稱是「六十以後愛旅遊」,有 1300 多位粉絲。專輯「七十歲自由行 86 國 1010 天」裡,她分享了埃及、印度、英國、德國、越南等國的旅行經曆,并科普這些國家的曆史文化和地标建築,播放量達到 8.4 萬。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江建芳今年 63 歲,是上海的一位退休高中國文老師。2016 年,退休後的江建芳在喜馬拉雅上新增賬號「風中的木棉樹」,成為一名主播,為自己打上「文藝青年」的标簽,并開設節目《滬語童謠》,用上海方言演繹童謠歌曲,播放量達到 53.2 萬。後來,她又釋出了徐志摩、席慕蓉、李清照、倉央嘉措等名家的作品朗誦專輯。目前她在喜馬拉雅上有 2 萬粉絲、14 張專輯。

不少老年人的視力不太好,文字記錄也不友善,k 歌軟體和音頻制作的簡易和便捷,降低了老年人在網際網路「發聲」的門檻。有的老人在這裡實作年輕時的夢想;有些老人在退休後持續發光發熱,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分享經驗;也有不少老人為了達到更好的效果,自己學着買麥克風、支架,甚至還特意報班學習新技術。

他們的熱情從來沒有跟随年齡消逝,他們隻是找到了合适的平台将自己的所思所想表達出來。

抖音和快手等短視訊平台,也少不了老年人的踴躍參與。

「本亮大叔」原名解本亮,一個音樂的狂熱愛好者,在快手上已有 1700 多萬粉絲。他曾經是當地的貧困戶,後來看到年輕人對着手機說唱,于是他也憑一把吉他和一副嗓子開始直播唱歌。雖然本亮大叔的彈奏和演唱技巧不一定是最好的,但是他質樸和用心的演繹,仿佛是從土地中自然而然地生長出來的,打動了許多網友,「這個老人太搖滾了」。

70 歲的「羅姑婆」在抖音有 640 多萬粉絲,她專注情感和搞笑領域,具有極強的網感和一顆少女心,掌握實用麻将口訣,并用幽默的形式探讨兩性問題,表演各種小說、電視劇橋段,甚至還花式鑒渣男。她颠覆了人們對于一位 70 歲奶奶的刻闆印象,更為千千萬萬的網友帶去了許多快樂。

羅姑婆的背後有一個 90 後為主的創作團隊,但羅姑婆自身的氣質和魅力也是難得的,她既是一位地道地道的四川邛崃農民,也是一位可愛開朗的戲精奶奶。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 截圖來自:抖音「羅姑婆」

在短視訊平台,不僅老年創作者在增多,關于老年人的内容也越來越多。手忙腳亂下廚房、帶娃養貓養狗趣事、百歲奶奶的歡樂日常…… 據統計,抖音上 50 歲以上的使用者在整體中占比約為 8%。短視訊,不僅是年輕人的社交工具,也漸漸成為老年人融入新社交圈的重要途徑。

與年輕人幾乎都已是網際網路使用者不同,中老年人依然是網際網路巨大的增量群體。短視訊平台敏銳地抓住了這一趨勢,積極布局中老年市場的生态。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今年 3 月 24 日,抖音宣布推出「老友計劃」,以提升老年網際網路使用者的産品體驗,其中一項舉措是招募 10 位老年使用者代表,作為産品智囊團參與抖音适老化更新,一方面希望他們能全面參與抖音适老化優化,提升老年使用者體驗,另一方面也希望他們能将所學教給更多同齡人,共同擁抱數字生活,同齡人有可能是最好的老師。

2020 年年初,快手冠名春晚,通過分享搶紅包活動收獲了一衆中老年使用者。快手還舉辦了多次廣場舞大賽,以吸引中老年人群參與。資料顯示,一年内快手廣場舞視訊累計曝光量達 800 億+,快手廣場舞創作者總計粉絲量達 3.5 億+。

老年人喜歡短視訊這一娛樂方式的原因也顯而易見,碎片知識更易于吸收,視訊更易對感官産生刺激。短視訊平台的社交屬性也很強,獲贊、互動留言、好友來往較為頻繁。而且,短視訊制作簡易,對于老年人來說,成為創作者也不是那麼難的事。

「我滿心歡喜,做什麼,都可以。」

這是 b 站 11 周年特映《喜相逢》的男主角說的一句話。他的年紀在 b 站算是老人了,但他知道永葆青春的方法就是學習,在 b 站他可以暢遊知識的海洋,走進科學,擁抱文化,與藝術共舞,與潮流同行,「前浪不能死在沙灘上」。

這支片子裡,b 站似乎颠覆了以往的公衆印象,但其實是延展了它的定位,既強調了 b 站内容創作者一直以來的核心特點,又希望破圈中老年市場尋求增量。

b 站月活使用者達 2.02 億,b 站超過 86% 的月活使用者年齡都在 35 歲以下,這是 b 站的核心群體。二次元、非主流、z 世代、鬼畜,這些是他們的關鍵詞。與此同時,b 站想要展現它對多元的包容,年輕不是唯一的答案,能永葆青春、活到老學到老的心靈才是。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 截圖來自:b 站「敏慈不老」

像江敏慈一樣的老年使用者正在湧入 b 站,她的 id 是「敏慈不老」,是一提出來就被家人贊許的名字。第一則視訊《我 90 歲了 可以來 b 站做 up 主嗎?》有 500 多萬的播放量,網友們在鼓勵奶奶之餘不忘玩梗,「害,都是 90 後,不分你我的」「别人是 up 主,你是阿婆主」。

江敏慈拿到「10 萬粉絲 up 主」證書後的一期視訊裡提到,孫子一開始并不支援她做 up 主,「哪有老年人玩這個的」。但她心裡想的是「你管他老不老,我可以就行」「你教教我,我就會了」。是以,對于「我 90 歲了,可以來 b 站做 up 主嗎」這個問題,她早就确定了。江敏慈曾在老年大學學習會聲會影,現在也會使用 pr 剪輯視訊。

木匠人「盧正義的雕刻時光」72 歲,喜歡穿灰色工字背心、藍色塑膠拖鞋,一種不顯山露水的世外高人氣質,擅長用紅木制作各種木雕。隻有不斷創新讓大家看見,才能将中華傳統手藝流傳下去,是以在學徒的幫助下,盧正義加入 b 站并釋出各種 acg(動畫、漫畫、遊戲縮寫)角色的雕刻視訊,包括鋼鐵俠、進擊的巨人、空條承太郎等等,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最熱視訊《木雕炮姐禦坂美琴》有 800 多萬播放。

盧正義用精湛的手藝和有趣的靈魂,和二次元人進入了同一個世界,b 站粉絲有 191 萬多。他的簡介是「我是盧正義,年方二十有七,一個年輕的木匠人」,評論區也很會玩梗,親切地叫他「小盧」,「隻要你和我一樣堅持修仙,要不了多久,就會和小盧一樣年輕」。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 截圖來自:b 站「盧正義的雕刻時光」

美食 up 主「農鄉大爺醬」有 52.8 萬粉絲,用土竈給大家做紅燒肉、鳳梨炸雞、滑蛋牛肉、酸湯番茄面,是原汁原味、樸實親切的鄉土氣息,也拿到了「10 萬粉絲 up 主」證書。同為美食 up 主,「結巴老爹」就相對比較硬核,龍蝦、海蜇、鮑魚、椰子螺、帝王蟹樣樣都吃播,接地氣、不做作的風格也讓人看着開心。

這些視訊成功的背後,既有老年人主動學習、樂觀開明的精神,也有年輕人們在内容、裝置和物資各方面的支援和幫助,包括孫子、兒子、學徒等等,當然也缺不了 b 站年輕使用者的支援和捧場。某種意義上,這也算是一種「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但 b 站畢竟不是桃花源,b 站的生态需要更加健康友善,以支援更多銀發族入駐。

趣頭條和澎湃新聞聯合釋出了 《2020 老年人網際網路生活報告》,截止 2020 年 6 月,中國已有 9.4 億網民,其中 60 歲以上老年網民占 10.3%,這就意味着,中國移動網際網路上活躍着約 9600 萬銀發族。

在 100 萬老年人使用者中,有 1900 人在「趣頭條」單個 app 上線上活躍時間超過 10 個小時,4000 人線上活躍時間超過 8 個小時,而日均活躍時間超過 6 個小時的老人超過 1.2 萬人。

可以說,更多的中老年群體被卷入網際網路泛娛樂領域,有不少老年人已經有了網絡依賴。當他們熟悉的世界運作模式被一塊塊螢幕分割又相連,其中可能也存在一些難以分辨的陷阱。

舉例來說,全民 k 歌既給了老人們表現自己的機會,也讓許多老人有了網瘾,知乎上有很多類似「如何巧妙地讓媽媽戒掉全民 k 歌?」的提問。有網友的父親「家裡開個小店,每天正事不幹,店也不開,活也不幹」;有網友的母親健康受到影響,「現在眼睛模糊了,脖子痛了,又說頭暈,就是不肯不玩」;更有人懷疑,「說句實話,國語都不标準,怎麼會每首歌都是 3 個 s,聽她歌的人有 100 個人以上,這個全民 k 歌是否有托」。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 圖檔來自:視覺中國

也有一些中老年群體,渴望在網際網路找到宣洩出口,卻是以陷入更令人崩潰的騙局。

2020 年 10 月,江西一名 61 歲女性因為迷戀抖音「假靳東」離家出走的新聞引發廣泛關注,也牽扯出了其他幾位同樣被騙的女性。她們都是在現實中得不到愛與了解、因而在網際網路尋找寄托的弱勢群體,既等待着他人對自己表達關懷,同時對自我價值予以消極評價。這對于我們來說,可能是不值一提的騙局,但老人各方面的需求缺失切實存在。

老人面對現實和網際網路的許多困境,是由社會巨大的數字鴻溝和代際間隔造成的。年輕人應予以更多支援和了解,老年人就能有機會接觸更多的途徑,去豐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擁有更健康的心靈。

但如果,我們都認為,老年人上網的原因僅是排解孤獨,那我們可能隻是限制在自己的認知架構裡,有些居高臨下,有些傲慢自大。

網際網路時代的老人,面對着許多痛點,也有許多機遇。一方面,網際網路在一定程度上壓縮了他們的物質文化生活空間,過往維系情感的方法也不再牢固;另一方面,網際網路的技術門檻也越來越低,向老年人敞開了新世界。隻要願意表達和交流,不管什麼年齡,都能被人聽見看見,社交往來的需要、自我實作的需求、被關注的渴望、對生命的熱愛,其實和年紀無關。

72 歲高齡,一條視訊播放量 800 萬,這屆老年網紅一點不輸年輕人聲音有力量抖音快手搶奪老年群體聽說年輕人都在玩 B 站如何避開陷阱

▲ 蘇敏阿姨. 圖檔來自:豆瓣@50 歲阿姨自駕遊

今年 57 歲的蘇敏阿姨,經曆了漫長的、無愛的婚姻,履行完所有社會意義上的母職,熬到外孫上了幼稚園,終于決心要為自己活一次,在 2020 年 9 月開始自駕橫穿中國。她覺得自己「最難的時候已經過去了」,是以她沒有再等。旅途的艱險不足為外人道,「逃離」并不是她的主題,她最大的感受是「自由」。

蘇敏阿姨的家庭關系,在中國是十分常見的。被「假靳東」欺騙的中老年女性,以及她們不善表達、寡言少語的丈夫,何嘗不是如此。

這一代的銀發族,特别是女性,跟随着經濟轉型和社會轉型成長起來,往往經曆了相似的困境——親密關系的缺失、情感需求的壓抑、工具性價值的突出,可以是任何人,卻不是自己。不算很好,也不算很壞,五六十年就這樣操勞過來。

當傳統定義的社會職責和家庭職責履行完畢,他們終于有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關注自身,網際網路也給予了他們更多資訊,他們接觸到了不一樣的世界,意識到過去的匮乏和當下的孤獨,同時也看見了實作自我價值的可能,對未來産生了全新的向往。

蘇敏阿姨曾說,從原生家庭走入婚姻是「從一條隧道進入另一條隧道」。某種意義上,老年或許是人生最自由、最開闊的階段之一,有越來越多的老年人準備好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