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的《中國好聲音》播出以後,滿屏終于不是周傑倫了……
不過有個選手因為長相酷似姚晨,驚動了本尊……

這名叫舞思愛的選手是台灣阿美族人,音樂評論人@耳帝 發了一條微網誌感慨:
他提到的孫伯綸确實也來了,唱了周董寫給阿妹的《如果你也聽說》,最後加入了那英戰隊
耳帝一提起台灣的《超級星光大道》,才發現原來大陸近幾年的各種歌唱節目,裡面時不時出現的熟面孔,都是我當初追看《超級星光大道》的回憶!
《超級星光大道》第一屆2007年開始,直到2011年第七屆停止,改名為《華人星光大道》,但之後2014年停播。主持人是陶晶瑩,袁惟仁、黃韻玲是常駐評委,還有張宇、林夕、遊鴻明、黃小琥也來輪流當過評委。
《超級星光大道》出來的最著名的選手大概就是第一屆的冠軍林宥嘉、第六名楊宗緯和踢館魔王蕭敬騰。現在你們都看到他們有多火咯,但是當年“雨神”的發型很銷魂
楊宗緯的表情也沒好到哪兒去
但是蕭敬騰來踢館跟楊宗緯各自都唱《新不了情》pk那段真是炒雞經典的!
之後的選手就沒這麼好運了,徐佳瑩、梁文音都算發展還不錯的了。直到第六屆的冠軍胡夏因為唱了《那些年》才打響知名度,但之後也去拍電影了……
在當初内地隻有超女、快男這樣帶有偶像性質的選秀節目的時候,《超級星光大道》吸引了很多内地喜歡唱歌的年輕人去參加,加上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的選手,這檔節目裡有許多我們今天常常在各個選秀節目裡見到的人們最青澀的樣子。
孫伯綸自己說,十三年幾乎就沒有幹過除了唱歌之外的工作。他是2010年參加的《超級星光大道》,當時他還叫孫曉亮,是個面目模糊的胖子
當時《超星》還有外形改造的環節,結果改造完以後變成了這樣:
完全沒有好到哪裡去啊摔!
不過唱的是真的好,拿到過這一屆的首個滿分。但是沒有唱片合約,2012年參加《聲動亞洲》,中國區前六強;2014年參加《中國音超》,獲得最具發展潛力獎……
人也變得非常瘦:
舞思愛跟孫伯綸是一屆的,當年是季軍,不知道兩個人在好聲音的舞台上相會有沒有感慨這五年來的變化
當年跟蕭煌奇合作《春花夢露》也是拿了滿分。
那一屆的冠軍李佳薇,大家應該更熟悉,當年在節目裡所向披靡,連續四期拿了滿分,幾乎是毫無懸念的拿了冠軍,“鐵肺女王”的外号就是當時叫出來的。
然後大家最熟悉的就是去年參加《我是歌手》踢館了
同樣是第七屆,踢館的劉悅,當年在舞台上就疑惑過自己要不要堅持音樂夢想,被黃韻玲和袁惟仁鼓勵以後參加了《華人星光大道》,獲得第七名。
2012年參加《中國好聲音》,加入劉歡組。
再往前數數……第三屆的亞軍林芯儀,2013年第二季好聲音中張惠妹的學員
第四屆的張心傑,2014年第三季好聲音,選擇了汪峰
第五屆的劉明湘,也是參加第三季好聲音,那英組4強,那首《漂洋過海來看你》算那一季的熱門歌了吧
更不要提來《超級星光大道》踢館的人了,當時就有跟今天長得完全一樣的平安
嗓音很特别的林育群,第六屆《超級星光大道》的踢館魔王,參加第二屆中國好聲音
其實,歌唱類節目發展到今天,選手都是編導從行業裡搜刮來的,幾乎沒有真的“素人”選手。有唱歌這項一技之長,期待成名的人必然會輾轉于多個節目舞台之間,被觀衆認識的同時,也難免淪為大家口中的“回鍋肉”“選秀咖”。
連阿蘭、姚貝娜這樣的明星都參見過歌唱節目,是以其他沒名氣的選手多跑跑場子也正常。
殘酷的是啊,音樂節目的走紅無法嫁接到音樂産業上,歌手和音樂人想要走紅,比從前難一百倍。這些默默無聞的人,要在電視裡輾轉唱到幾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