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在聽相聲比較多的相聲迷印象當中,很多相聲演員的名字都是連在一起的,比如牛群和馮鞏,比如郭德綱和于謙,比如嶽雲鵬和孫越。盡管這些演員前後也都換過搭檔,但對于觀衆來說,還是對與他們搭檔最默契的合作者印象最深。

不過這種情況也不是時時靈驗,比如到了相聲名家師勝傑,就沒有了這樣的聯系。說到師勝傑,你能想到他哪些搭檔?早期的有于世德、馮永志、于浮生,後來又有趙保樂、孫晨和石富寬,總體來看他們名字連接配接的穩固性都不如前面提到的那些。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按理說相聲演員搭檔相對固定肯定是好事,有利于默契配合,形成自己的表演風格,那麼為什麼師勝傑一生換過那麼多搭檔呢?

01

說到師勝傑的相聲搭檔,也許很多人會忘了最早的那個人,那就是姜昆。他們兩人是黑龍江兵團的戰友,一起合說過《林海紅鷹》等作品。不過由于出身等問題,師勝傑沒能像姜昆那樣被調進北京,隻能留在黑龍江繼續表演。

而後師勝傑的搭檔是老演員于世德。于世德是張壽臣的徒弟,和師勝傑也算捧逗和諧,兩人合說過《郝市長》、《愛優點》、《姓名研究》等著名作品。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相聲演員都知道,找老先生給年輕演員捧哏,好處是他們經驗豐富能給年輕演員兜底,但不好的地方就在于,兩人如果年齡相差太多,一起合作的時間可能不會太長。就像于世德絕對算是一位好捧哏演員,但後來随着年事增長身體逐漸不好,師勝傑隻能換搭檔。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02

而後的搭檔是馮永志。他和師勝傑年齡相仿,和師勝傑一起表演過很多具有年輕人氣息的新作品,最著名的就是《戀愛曆險記》,另外還有《姑娘小夥别這樣》,讓人感到耳目一新。

不過師勝傑和馮永志也沒有長期合作下去,後來師勝傑的搭檔換成了于浮生。于浮生不是外人,正是老搭檔于世德的兒子,也具有一定的表演基礎。他趕上了師勝傑相聲藝術的黃金時期,兩人一起合作的最經典作品,就是那段《小鞋匠的奇遇》。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如果說前面提到的這幾位,還算是師勝傑合作多年的夥伴,算是相對固定,而從于浮生之後,師勝傑的搭檔就換得更加頻繁,比如包括于世猷、常寶華、李立山、趙保樂、孫晨,侯耀文去世之後還與石富寬合作了一段時間,如同走馬燈。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03

師勝傑如此頻繁地更換搭檔,有客觀因素,也有主觀意願。客觀來說,師勝傑長期在東北地區演出,盡管那裡的曲藝氣氛也很濃,但比起京津等地來說還是相對薄弱,好搭檔不那麼好找。

另外自從1984年拜師侯寶林之後,師勝傑來往關外關内演出比較多,東北和全國很多地方來回跑,這對于他來說比較适應,但對搭檔來說不一定完全适應。

同時從主觀方面看,自從與于浮生不再合作之後,師勝傑可能就沒有太想選擇固定搭檔,創作和表演其實都産生了一定停滞。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我曾經當面采訪過師勝傑的徒弟李菁,他也說到在師勝傑後期的一段時期,他本來就沒有想過找固定合作者,很多時候就是比較随機的,是以才有了那麼多的合作者。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04

作為相聲名家,師勝傑應該是有自己的一些考慮和選擇吧,具體原因可能都不為外界所知。這當然有悖于一些常理,因為相聲圈有句話叫做“搭夥三年,不火自轉”,就是說兩人合作時間一長,自然就會産生默契,有利于進一步發展。但師勝傑尤其到了人生後些年,可能并沒有把名利二字看得更重。

就像郭德綱于謙,相聲組合要盡量固定,但師勝傑為啥換那麼多搭檔

2018年到現在,師勝傑離開喜歡他的觀衆,已經快三年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