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作者:電影中的曆史

二戰結束後,大批猶太人幸存者湧向他們的上帝應許之地巴勒斯坦,去建立世界上第一個猶太國家,這自然遭到了居住在巴勒斯坦土地上的阿拉伯人及其盟國的不滿。盡管聯合國為雙方劃定了建國控制區,但猶太定居者和阿拉伯遊牧部落之間還是就領土争端問題大打出手,起初雙方軍事力量都比較弱小,且都依靠走私的二戰武器和雇傭的技術軍官,但在美蘇兩國的所謂調停和扶持下,猶太軍隊還是最終獲得了勝利,并建立了他們自己的國家——以色列。筆者就來介紹下幾部相關背景的劇情劇情片(不包括紀錄片)。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1、信仰之城(the faithful city,1952)

美國,導演:約瑟夫·萊特斯

這部拍攝于以色列建國後的美國電影,演員陣容強大,但劇情相對簡單。講述以色列獨立後,一個來自美國紐約州的志願者史密斯到以色列一個孤兒營照顧獨立戰争孤兒,他原本以為這些隻是普通的孤兒,但後來才發現他們已經變得異常成熟和堅強,并且堅信為了生存可以不惜一切代價。後來史密斯參與了與阿拉伯人的一次戰壕小沖突,這使得他赢得了兒童們的尊重。影片由于明顯的偏袒猶太人的視角,而遭到巴勒斯坦人的抗議。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2、24号高地(hill 24 doesn't answer,1955)

以色列,導演:梭羅德·狄金森

作為以色列自己拍攝的獨立戰争電影,影片将鏡頭對準了來自五湖四海的猶太士兵們,劇情主要由三條彼此相對獨立的故事線組成,通過穿插回憶來交代他們各自參加戰争的目的,他們有的是從美國遠道而來的猶太人、有的是二戰納粹集中營中的猶太幸存者,還有的是巴勒斯坦土生土長的猶太定居者,盡管出身、經曆各不相同,但他們的目的是一緻的,就是為創立一個獨立的猶太國家。最後,為了在停戰幾小時前争奪一片陣地,他們全部陣亡。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3、和平的土地(ard el salam,1957)

埃及,導演:卡邁勒·謝赫

雖然阿拉伯國家的影片在網絡上資訊相對較少,但相信本片很多國内老一輩觀衆都看過,早在1957年,本片就作為中埃影視交流項目,在國内上映了譯制版。影片自然是從阿拉伯國家的角度來審視中東戰争:由于以軍飛機的轟炸,迫使埃及人組成義勇軍,到以軍控制的阿拉伯村莊進行遊擊戰,并伺機摧毀以軍的飛機場。雖然本片劇本改編自希爾米·哈利姆的小說,但也初步反映出戰争中以軍開始逐漸侵占阿拉伯居住區的事實。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4、出埃及記(exodus,1960)

美國,導演: 奧托·普雷明格

本片堪稱好萊塢為猶太人建國所拍出的最成功的宣傳片,講述猶太複國組織用偷渡的手段,将六百名從納粹集中營幸存的猶太人運往中東地區,并帶着他們突破英國人的封鎖,上岸投入到與阿拉伯人的戰争中,片名exodus是将這一行動與數千年前猶太人的始祖摩西帶着族人重返應許之地迦南的傳說相提并論。影片劇本改編自裡昂·尤裡斯的同名暢銷小說,全片頗具史詩片氣質,氣勢磅礴,蕩氣回腸,展現了好萊塢電影制作工業的強大話術水準。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5、血肉長城(cast a giant shadow,1966)

美國,導演: 梅爾韋爾·沙維爾森

與《出埃及記》相比,同為好萊塢大作的本片的傾向性則不言而喻,這也是制作精良的本片未能成為經典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影片講述戰争期間,猶太籍美軍上尉米基來到巴勒斯坦,幫助當地猶太定居者組建軍隊,抵禦阿拉伯聯軍的進攻。有趣的是,在緊張的戰鬥生活中,已經有妻室的米基居然愛上了一同備戰的猶太女性,帶有這種美式風流段子的劇情,其三觀可想而知。導演甚至又搬出納粹集中營作為回憶殺,這就是所謂的我弱我有理?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6、耶路撒冷國王希莫(himmo melech yerushalaim,1987)

以色列,導演:阿莫斯·格特曼

本片根據約拉姆·卡努克的暢銷小說改編,從側面角度展現這場戰争對普通人的傷害。影片主角是一名美麗的猶太女護士,1948年阿拉伯聯軍圍攻耶路撒冷期間,她待在後方一個由古修道院改成的臨時醫院裡照顧傷員,并愛上了一位身受重傷、肢體殘缺、無法說話或移動的神秘士兵希莫。作為一部文藝劇情片,影片使用了大量具有象征意義但又難以捉摸的鏡頭語言,來表現在無法直接交流的情況下兩位主角如何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進行精神相通。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7、凱德瑪(kedma,2002)

以色列,導演: 阿莫斯·吉泰

影片劇本改編自海姆·哈紮茲同名小說,講述1948年5月、以色列建國前的7天,一群疲憊不堪、饑腸辘辘又滿懷希望的猶太偷渡者來到巴勒斯坦的第一個小時,面對英軍的阻撓,他們不得不選擇加入當地的猶太人地下軍隊。由于得不到本地阿拉伯人還原,雙方之間的暴力沖突很快轉化為戰争。影片以小見大,算是比較真實的反映了戰争之前巴勒斯坦的混亂局勢,但由于導演花費太多筆墨在描述各方情形上,使得影片整體視聽感較差。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8、小小的叛國者(the little traitor,2007)

美國,導演:林恩·羅斯

與本系列其他影片相比,觀看本片的觀衆可以稍稍放松一下心情,影片劇本根據阿摩司·奧茲的小說改編,本身和戰争關系不大,講述戰争爆發前一年的英國托管時期,一名來自波蘭的猶太定居兒童在宵禁時分出門,被一個英國中士逮住。這個兒童滿腦子都是猶太複國組織灌輸的東西,要去炸英國軍火庫之類,當然他不僅沒炸成反而和中士成了忘年交。影片展現了複雜的政治背景之下,一段簡單而樸實的兒時友誼。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9、托比安斯基(tubianski,2014)

以色列,導演:裡基·謝拉赫·尼西莫夫

影片據說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以軍上尉托比安斯基因為向英國人提供情報,而和他的上線英國經理邁克爾·布萊恩特被以色列民兵捕獲,布萊恩特由于是英國精英,是以在得到和英軍聯系的情況下得以被釋放,而托比安斯基則很快被民兵情報人員處決。托比安斯基的杯具在以色列曆史上并非個案,在混亂的情形下有不少以色列人被以色列民兵錯誤處決,這是以軍從軍紀渙散的民兵聯盟轉向正規軍過程中的一個難以回避的現象。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10、格沃羅 (g'vurot,2018)

以色列,導演: 約阿夫·阿拉茲

影片據稱根據真實故事改編,講述第一次戰争期間,以色列東北部約旦河谷地區戈蘭高地腳下基布茲地區的一個故事,講述一個小男孩在阿以沖突的大背景下,在一名護士姐姐的照顧下,逐漸成長為一名合格士兵的故事。在戰争期間,基布茲地區的以色列民兵因為寡不敵衆而不得已撤出該地區,戰後當地民兵家族的成員世代都被以色列人成為逃兵、懦夫,影片是想向觀衆傳達,他們是由于彈盡糧絕後為了避免陷入絕境才不得已撤退的。

奠基聖城——簡介十部第一次中東戰争題材電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