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完美主義者總是事事追求完美,而事物本身不完美的特質會讓他們陷入深深的沖突中。
這種沖突的心理往往會使他們不斷地制訂計劃又不斷地放棄實施,進而陷入消極的負面情緒中。
完美主義者的心理表現有這幾點:
做任何事情總是追求極緻,不斷地挑戰自己,總想讓一件事不斷地達到最高的程度。
這種挑戰讓他們陷入深深的不安中,生怕做得不夠好,一旦失敗就非常灰心,就想從失敗中逃離。
歌手蔡依林曾經急于得到公衆的認可,不斷地挑戰自己,這讓她一直處于沒有安全感的恐懼中。她曾經說“沒有做到100分,我就會很自責,讓我覺得我是一個不值一提的人”。
總是過分苛求完美,給自己設定不切實際的目标。
對一件事有很高的心理預期,如果這件事的結果沒有達到心理預期時,負面情緒就會出來。
這種負面情緒會推着他們逃避失敗帶來的恐懼。
總是擔心自己不夠完美,會花很多時間來掩飾這種不完美。
在追求完美的過程中,事物一旦超出了可控制的範圍,擔心不完美的心理會讓他們陷入不斷自我否定的怪圈中。
整容上瘾,就是不斷自我否定的典型。南韓sbs電視台曾報道有3 名整容成瘾的女性1 年内共經曆了100多次整容手術,越整容越對自己的容貌不滿意。
過分地關心結果,急于得到别人的認可。如果一件事出現失誤,會一直耿耿于懷,往往不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而是想着讓自己逃離因為這件失誤而帶來的尴尬。
過度在意别人對自己的負面評價,總擔心會犯錯,往往因為害怕出現失誤而不敢去嘗試。
“金無赤足,人無完人”,沒有一件事是完美的。
對于任何事物還是不要過分執着于完美才能讓生活變得有意義。
-end--
我是@譯朵深淵色,你的情感閨蜜,歡迎大家關注轉發分享, 為你寫盡人間冷暖,一起做個溫暖通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