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北狄之國——代國,以狗為圖騰,七雄前稱王,另一出“鴻門宴”

作者:堰風來襲

代國是一個活躍在東周時期的山戎小國,很多古籍記載說代國早在商湯時立國,北宋《太平寰宇記》記載:“代地本瞿、姜姓之國,周末強大,在七國前稱王。”在七國前稱王的一般都是不受天子管轄的戎狄部族,據說代國屬于姜戎的一支,東周初期自立為王,《史記》中記載為代王。一般認為代國故地在今山西代縣境内,但西北部的河北蔚縣有個代王城,是戰國時期趙國著名的郡治,代郡由趙武靈王首設,晚年時将代郡封給長子趙章。有說法認為代國始封地就在河北蔚縣的代王城,東周時骁勇善戰的代人開始南下,将領地擴充到了山西代縣。

北狄之國——代國,以狗為圖騰,七雄前稱王,另一出“鴻門宴”

代國人是遊牧部族出身,上世紀八十年代北京城西北延慶縣一帶曾挖掘了一批東周時期的墓葬群,專家根據墓葬習俗、出土器物特征等資訊得出結論,此墓葬群并非屬于中原,而是屬于山戎文化,因為墓葬地在玉皇村,是以被稱為“玉皇村文化”,而代國故地的河北蔚縣一帶正是屬于玉皇村文化區域,故學界認為代國文化是“玉皇村文化”的組成部分。“代”字金文左邊為“人”,右邊為“弋(yì)”,“弋”是指帶着絲線的箭,可循環利用,用來射鳥或獵物,引申為更替。作為遊牧部族的代人,“代”字或許是早期族人謀生手段的原始寫照,後來随着部落的不斷壯大,逐漸被用于軍事上,成了邊戎往來巡邏、來回遊戈的意思。根據《史記·趙世家》的記載,趙簡子曾做過一個奇怪的夢,夢見上天托付給他一隻“翟犬”,并對他說:“等你的兒子長大了,把這隻翟犬送與他。”事實上“翟犬”就是指代國,“翟”即“狄”,這是不是說明代國是一個以“翟犬”為圖騰的部族,而犬是遠古族人狩獵時必不可少的好幫手。

北狄之國——代國,以狗為圖騰,七雄前稱王,另一出“鴻門宴”

代國在西周時期默默無聞,東周起開始登上曆史舞台,戰國初期亡于趙國,關于趙國滅代,史書中有生動的記載。《史記·趙世家》記載:“趙襄子元年,簡子既葬,未除服,北登夏屋,請代王。使廚人操銅枓以食代王及從者,行斟,陰令宰人各以枓擊殺代王及從官,遂興兵平代地。遂以代封伯魯子周為代成君。”意思是趙襄子元年,即公元前475年,趙簡子剛剛入葬,尚未來得及除去喪服,趙襄子便到北邊登上夏屋山,請來代王,請名廚掌勺款待代王及他的随從,酒過三巡,趙襄子暗使宰人殺代王和他的随從,接着趁機發兵入侵代國,代國群龍無首,亂成一粥,不費吹灰之力便被拿下。趙襄子兼并代地後,将代地封給侄子趙周。這裡提到的夏屋山,即草垛山,在今山西代縣東北,和句注山相接,《史記·匈奴列傳》記載:“趙襄子逾句注而破并代以臨胡貉。”句注山即雁門山,在山西代縣以北,是說趙襄子越過句注山而滅代。從這一點來看,夏屋山和雁門山是趙國和代國的界山,也是兩國的屏障,趙襄子之是以使用“鴻門宴”刺殺代王,也是出于這座險隘的顧慮。

北狄之國——代國,以狗為圖騰,七雄前稱王,另一出“鴻門宴”

河北蔚縣代王城遺址

而趙襄子吞并代國也是其父趙簡子的遺命,《史記·趙世家》中有“襄子姊前為王夫人”的記載,意思是趙襄子的姐姐是代王的夫人,也就是說,趙簡子為了吞并代國,将女兒嫁給代王,使代國放松了戒備。據《呂氏春秋》記載:“趙簡子病,召太子而告之曰:‘我死已葬,服衰而上夏屋之山以望。’……襄子上於夏屋,以望代俗,其樂甚美。於是襄子曰:‘先君必以此教之也。’”,意思是趙簡子臨終前曾告之趙襄子:“我死後,你服喪期間要登上夏屋山去看看。”趙襄子穿着孝服登上了夏屋山,看到了代國的大好河山,還有代國人醉生夢死的奢糜生活,忽然間恍然大悟:“原來先君是用這種方法來樹立我的志向啊!”于是喪期未滿,便開始着手籌備并代事宜。

北狄之國——代國,以狗為圖騰,七雄前稱王,另一出“鴻門宴”

代國亡國後,三晉正式分家封侯,代國族人去向不見記載。

文/堰風

更多方國曆史

商周古國——郝國,跟火有關,郝姓的由來,周文王滅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