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個國小這樣教孩子培養積極情緒

國小六年級下學期,是少年兒童自我培養情緒管理能力的關鍵期。為了幫助六年級隊員們度過小升初的轉折點,擁有積極情緒自我培養的能力,濟南市甸柳第一國小少先隊設計開展系列畢業課程,于4月2日下午組織了一場心理輔導的家校共育課程。課上,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張光年老師做了《遇見更好的自己——積極情緒的自我培養》的專題講座,幫助隊員們快樂地學習和生活,譜寫健康幸福的人生。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個國小這樣教孩子培養積極情緒

講座通過現場及視訊直播的形式開展,甸柳一小六年級中隊的隊員們、中隊輔導員老師與張老師進行了互動交流。報告伊始,張老師以隊員們對他親切的稱呼為引子,讓隊員們分享了“為什麼會經常發脾氣”,并邀請現場隊員分享了自己的看法。又分享了秀才趕考、孤島賣鞋的故事,進而介紹了情緒的雙面屬性,分析了情緒産生的原因,介紹了“情緒abc理論”,即情緒的陰晴圓缺取決于個人的認知。

接着,張老師根據六年級隊員的身心發展特點,從凡事積極思維、成功自我意象、感興趣的能力三個方面分享了如何讓自己保持積極情緒。張老師還帶領隊員們,進行了“這是一支筆”的訓練。隊員們拿着手裡的筆,饒有興趣的做起了練習。随着“這是一支筆、這是一支筆”的話語,大家情緒變得越來越高漲,非常地興奮。大家明白了不隻是去做感興趣的事情,而是要以感興趣的态度去做一切該做、正在做的事!

遇見更好的自己,這個國小這樣教孩子培養積極情緒

最後,張老師分享了解決負面情緒的具體方法,深呼吸、正确的暗示、肌肉放松法、穴位按摩法、注意力轉移、音樂放松法、運動放松法、幽默化解法以及合理宣洩,并進行了現場示範。隊員們按照學到的方法,進行腹式呼吸、捏緊拳頭的肌肉放松法、内關穴的穴位按摩法等,現場實際操作起來,現場學習氣氛熱烈。

通過豐富的案例,讓晦澀的理論變得淺顯易懂,為六年級的隊員們帶來了一次心理上的洗禮。報告結束後,隊員們戀戀不舍地走出報告廳,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大家能夠積極面對今後的生活,與更好的自己不期而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劉雅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