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歡迎閱讀史源曆史專欄第2641期。國軍名将傅作義,第一次向主席發聲是在1946年的張家口戰役後,國民黨軍在那次作戰中取得了局部勝利,傅作義安排人寫了一封公開信登報,言語間除了示威之外,不乏對主席的冷嘲熱諷之意,顯得十分得意。而傅作義和主席真正的第一次見面,則是在1949年2月,傅作義在北平起義投誠後,帶着禮物去西柏坡拜見主席。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由于這兩件事的性質和背景反差太大,是以傅作義見主席時,内心認為是去“請罪”的,心理負擔很重。不過見面之後,主席對待傅作義十分客氣,拉着他的手以“姑舅親戚”相稱,并且肯定了他保護古都和英勇抗戰的兩大功績,讓他不要有負罪感。這其實也展現了一種革命者的高姿态,傅作義由此長舒了一口氣,基本上打開了心結。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談到即将開始的新中國建設,傅作義提出自己不想再帶兵了,因為之前在西部搞過水利建設,積累了一些經驗,他想到河套去,帶着老部下一起興修工事。主席的回答十分巧妙,雖然沒有允許他去河套,但卻表示這是“大材小用”,同意他幹水利工作,就在北京當全中國的水利部長。傅作義的任命檔案,後來是由總理親自宣讀的,傅作義本人在現場眼眶濕潤,能夠以國民黨起義将領身份得到新中國政府如此優厚的安排,心裡自然是溫暖的。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這個水利部長的工作,傅作義一幹就是二十多年,取得了巨大的建設成就。但是在上任初期,傅作義的工作卻不是很順利,因為部門内的同僚都知道傅作義起義将領的身份,很多人戴着看待“敗軍之将”的有色眼鏡,并不買傅作義的賬。在這種風氣下,就連一些下級辦事員,對傅作義都不是特别尊敬。傅作義感受到了這種氣息,但他是一個情商非常高的人,首先想到的是保全自己,是以說話做事非常低調。雖然下屬不配合,但是他卻默不作聲,檔案也基本上由副部長代簽,傅作義每日隻是按時上下班,并不提過多的工作意見。水利部成立之後,内部的範圍顯然是有一些古怪的。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副部長代簽檔案、做決策,正常情況下也能夠確定部門的運作,但是一些重要檔案最終是要遞到中央稽核的,主席經常看到水利部送上來的檔案,卻從來沒有見過上面有“傅作義”三個字,于是心生疑惑,讓總理安排人去調查。果然,一查就發現了水利部内部的不和諧因素。主席為此大為光火,叫總理全權負責這件事的處理,務必要保障傅作義的職權到位,而不是擺擺樣子,挂一個空頭部長的牌子給外人看。傅作義是統戰工作的範例,如此狀态自然會有不好的影響。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主席基本清楚了傅作義在新部門的處境,決定為他“撐腰”。在主席的關注之下,總理直接對水利部的副部長等相關幹部嚴肅說明:你們要是想架空傅作義,不尊重你們的部長,那就是對中央的不尊重。傅将軍是起義有功的将領,你們有什麼理由不尊重?以後你們部長沒簽字的檔案,不準往中央送,送來也不看。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有主席和總理的鼎力支援,水利部的工作流程一下子暢通了很多,再也沒有人敢不尊重傅作義了,而是把所有的檔案都遞到他那裡審簽,凡是水利方面的決策,也都請示傅作義做主。傅作義将軍早年确實有治理水利的經驗,不是什麼擺設。他真正發揮部長職能之後,水利部的工作成績提升顯著,他本人還經常前往工地現場指揮建設、調動人員并進行指導。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從統帥型将領到水利部部長的角色轉變,成功地實作了。對于主席和總理的支援,傅作義無比感激,他心裡更清楚了:這樣的新中國,才是有希望的國家。傅作義把自己後半生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水利工作當中。

傅作義被任命為水利部長,卻遭下屬排斥,主席發覺後給他“撐腰”

“史源曆史專欄”由中國近現代史作家營運,專注于黨史、軍史、戰史研究,以專業視角為您還原曆史全貌,帶來精彩曆史細節。歡迎關注@史源曆史專欄以獲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寶貴的意見建議。本文全網同步,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