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作者:物種月曆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不知道你是否想過,如果時間倒流,讓動物數億年的演化重新再來一遍,我們的世界會有多少不同呢?而世間恰好就有這麼一片神奇的大陸,好像就是為了迎合這個腦洞而生的,那就是南美洲。

在大約1.1億年前,随着古大西洋海底火山的咆哮,古老的岡瓦納古陸被一分為二,其中西邊的半塊從此開始了它一億年孤寂的奇幻漂流,這半塊大陸便是後來的南美洲。南美洲的分裂正好處在一個很巧合的時間節點上,當時新生代的各大動物類群基本都已經擴散到全世界,但它們的輻射适應卻還尚未開始,是以南美洲就宛如是從當時的世界中割裂出的一小塊平行世界,其它大陸有的動物在南美洲一應俱全,但它們的命運卻完全不在一條世界線上。

在恐龍滅絕後,全世界總體上都是哺乳動物各種翻身農奴把歌唱,但南美大陸可就厲害了,哺乳動物在這裡也不知道是點歪了哪個科技樹,愣是演化成了一幫面闆屬性捉急的“異關節總目”(xenarthra)而這群哺乳動物的異端中最離經叛道的就當屬樹懶。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圖檔:pixabay

異關節總目的現存成員,包括披毛目 (pilosa)的樹懶和食蟻獸,以及有甲目(cingulata)的犰 ( qiú ) 狳 ( yú )。

提起樹懶,你最容易想到的是因為《瘋狂動物城》一炮而紅的“閃電”褐喉三趾樹懶(bradypus variegatus)。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褐喉三趾樹懶。圖檔:christian mehlführer / wikimedia commons

它的模樣和今天我們要講的二趾樹懶(choloepus didactylus)頗為相似,然而很反直覺的是,這兩種動物在演化關系上卻相去甚遠,它們至少在約2800萬年前就已分家,要知道整個“懶族”也就三千多萬年的曆史,是以這兩位真的隻能算是遠房親戚了。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這才是我們今天的主角。圖檔:dave pape / wikimedia commons

然而他倆卻在漫長的演化中殊途同歸,最後都各自獨立地選擇将自己倒挂在樹上咀嚼樹葉為生。這根本上還源于懶族的底層配置,當别的哺乳動物都在向着更快更強發展的時候,懶族總體上卻成了“生命在于靜止”的踐行者,無論是現代的樹懶還是已經滅絕的大地懶、海懶(月曆娘:不是海獺!)等等,它們都放棄了哺乳動物标配的恒定體溫,轉而随着環境發生一定程度變化,新陳代謝也随之大幅降低。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圖檔:ladyofhats / wikimedia commons

美洲大地懶(megatherium americanum)骨架,它的體型與大象接近。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圖檔:funkmonk / wikimedia commons

海懶屬(thalassocnus),與大地懶同為大地懶科,演化成适應水中生活,它們的化石保留了陸地哺乳動物向水中進化的全過程。

而二趾樹懶更是将這條演化路線推向了極端,它們基本上是同體型陸地動物中活動速度最慢的,就算全速運動,秒速也不過六厘米。不僅如此,二趾樹懶一天會睡15個小時,隻在夜晚才會睡眼惺忪地爬上兩步,吃點樹葉。

說到吃,二趾樹懶也是一絕,它們極低的能量消耗讓它們可以靠吃樹葉這種沒啥營養的食物為生,為了最大程度從貧瘠的樹葉中榨取營養(或許也能讓它們免于長途奔走尋找食物吧),二趾樹懶将自己從上到下作了一番深刻的改造。它們的嘴唇硬化,可以不費力地裁剪枝葉;口中的臼齒終身生長以彌補碾磨樹葉造成的損耗;更絕的是,食物在它們的腸道中運動極慢,往往需要差不多兩個月才能走完消化之旅。

二趾樹懶吃得細緻,拉得更是講究。按理來說,樹葉經過這麼精耕細作的消化,最後的殘渣應該是屎不足惜了,然而二趾樹懶偏偏很強迫症地非要爬到地上友善,而這也經常會成為二趾樹懶最脆弱的時刻。好在它們肚量驚人,特别能憋,平均一周才會下樹清空一次記憶體。我們迄今還不清楚,這些家夥為何要在這方面如此大費周章,比較靠譜的解釋是它們依靠糞便來交流各自的發情資訊。

那麼這麼一群力速雙e的家夥又是如何在南美洲的黑暗森林中幸存下來的呢?這顯然不是因為南美民風淳樸,角雕、蟒蛇、美洲豹等等饑餓的掠食者都絕對不會放過這等肥肉。而這就要說到二趾樹懶,或者說所有樹懶的一項神裝。那就是它們的皮毛上共生着大量的藻類,給它們周身都染上了一片綠色。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角雕差不多是二趾樹懶在自然界的最大天敵。圖檔:pixabay

憑着這身吉利服,加上樹懶安靜如雞的溫順性格,便可以完美地消失在蔥翠的雨林樹冠層中。甚至于這一身藻類及其伴生的真菌和小動物讓它們本身成了某種生态環境,許多二趾樹懶體表的昆蟲都會根據其排便周期在樹下産卵,幼蟲孵出後又會算準日子回到樹懶身上,從這個角度來說,二趾樹懶也算是背負着一個世界在負重前行了。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圖檔:leyo / wikimedia commons

二趾樹懶皮毛上的綠藻有時不是那麼明顯,這裡展示的是同為二趾樹懶屬的霍氏樹懶(choloepus hoffmanni)的“綠裝”。

作為世間絕無僅有的倒挂不動的動物,為了開這一“挂”,樹懶的肌肉和内髒可演化出了不少獨具匠心的設計。它們的手腳上長着縱橫交錯的肌腱,讓它們即便在休息的時候也能握緊自己的爪子。除此以外,它們的肌肉當中還具有一種特殊的酶,使之能夠耐受積累的乳酸,這一些都有助于抵禦長期抓握帶來的疲勞。

除此以外,倒挂的體位也很容易導緻内髒壓迫到肺部,考慮到樹懶碩大且總是塞滿食物的胃部,這可是個很現實的問題。而樹懶的對策是在内髒周圍制造很多纖維組織,将自己笨重的内髒牢牢“拴”在下身骨骼之上而不會垂下來,大大減小了呼吸的耗能。不得不說,樹懶對于節能真的是摳到了一定境界。

樹懶又懶又慢,為什麼說它的人生開了挂?生命在于靜止吃得細緻,拉得講究自帶“綠裝”,大隐隐于樹一切隻為開“挂”

圖檔:dave pape / wikimedia commons

你在白天看到的二趾樹懶幾乎永遠在睡覺。

法國著名的博物學家布豐伯爵曾經譏諷樹懶是“遲緩、愚蠢”的生物,“在有血有肉的動物中最為下等。再添哪怕隻是一個缺點,它們就活不成了。”然而樹懶用它們數千萬年的悠久曆史告訴我們,它們是一群真正适應了環境的生靈,它們輕易做到了其它哺乳動物做不到的事情,是在南美這個“平行宇宙”中,自然選擇妙手偶得的演化奇迹。

本文來自果殼,歡迎轉發

如需轉載請聯系[email protected]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