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作者:深潛書影

最近看視訊,刷到紀錄片《人間世》的一集,介紹了阿茲海默症患者的日常。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阿茲海默症被稱為:一種活着就已别離的疾病,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老年癡呆”。

三秒鐘,這個世界上,就有一個人被診斷為阿茲海默症。

我想到有一屆奧斯卡的熱門影片《依然愛麗絲》,同樣是一部阿茲海默症題材的影片。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主要講述了朱利安摩爾扮演的愛麗絲,在五十歲那年,正要迎來事業和家庭最豐盈的階段,本來可以享受人生,卻患上了早期阿爾茲海默病,她和她的家人的經曆的故事。

作為一家大學的語言學教授,她是同僚眼裡受人尊敬的學派創始者。是丈夫“生命中最美麗和最智慧的女人”。三個成年兒女情感上的靠山。

随着病情的發展,她的記憶、思想、情感慢慢消退……愛麗絲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一切。

在治療的過程中,她的家庭始終溫暖陪伴,但對一個病人來說,最困難的是怎麼和自己相處。

愛麗絲在後來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精準地說出了阿茲海默症的患者的心理狀态: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是的,當一個人立足的根本——他的家庭價值、社會價值、尊嚴,都慢慢坍塌時,他還剩下些什麼……

從之前的妙語連珠,金句信手拈來,到慢慢地常常話到嘴邊,說不出口,最後費盡全力才能吐出一個單詞。

随着記憶的退化,她曾最引以為豪的語言能力,漸漸丢失,找不回來,同時失去的是還有自理能力,和一個人的自尊。

一切都失去後,最讓人難過的是,連自殺的能力都沒有了。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大概明天我就會忘記了,但在這裡演說于我依舊意義重大。它使我想起了過去那個雄心壯志的自己,那個精通言語交流而魅力四射的自己。”

失去的永遠是最懷念的,而對于阿茲海默症患者而言,隻有“當下”才是他們能把握的,也是最有意義的。

朱利安摩爾的封角之路,可謂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憑借愛麗絲一角,她包攬了當年包括奧斯卡、金球獎、美國演員工會獎在内的所有“最佳女主角”獎項。

據說這部影片幾十天就拍完了,在情節、場景和制作都很簡單的前提下,不誇張地說,摩爾姐僅憑一力,撐起了整部劇。

“外放的表演容易被大衆感受,精準的内斂表演才是檢驗一個演員是否能被稱為戲骨的标準。”

這部影片記錄了阿爾茲海默病人,從初期記憶剛剛開始褪色,到最終失去自理能力過程中的幾個典型性階段。

當壞事發生時,一般人會經曆心理學上的五個階段——

否定-憤怒-尋找虛假希望-抑郁-最終接受現實。

在每一個經曆的階段中,摩爾姐把她擅長的“隐忍、克制”的演技發揮到了極點,偶爾一兩次的情緒爆發,顯得尤其令人心疼。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下面截取幾個場景,再次感受一下“女神的演技”:

起初,她隻是發現自己的記憶力有些退化,出現演講忘詞、跑步迷路……這樣的小狀況。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随着時間的推移,這種記憶的退化越來越嚴重。

她記不得兒子女朋友的名字;給學生上課詞不達意;甚至在家裡都找不到衛生間在哪裡……

尤其令她難以煎熬的是,精神上的痛苦——

“i wish i had cancer.”,在她眼裡,癌症至少是個全世界都“公認”的疾病,患了癌症的人可以“光明正大”的就醫。

而患上阿茲海默症,她覺得羞恥,她害怕他人對其投來的異樣眼光,仿佛她是個白癡。

在影片最後一場演講中,面對台下和她同樣遭遇的阿茲海默症患者,愛麗絲終于超脫了。

她把痛苦與否認“忘”在過去,重新開始接受與回歸平靜。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i'm not suffering. i'm struggling.

面對不幸,是鬥争還是消沉,愛麗絲做出了她的選擇。

影片最後,身體與容貌都已大不如前的愛麗絲,在小女兒的陪伴下,費力了解他人的話語,表情遲鈍木讷。

晚期阿茲海默症患者,有一種像孩子般的天真,每一天對他們來說都是新的一天。

這是世界上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情之一。

一件最殘酷又最浪漫的事|評《依然愛麗絲》

如果有一天, 出現記憶消退,或者患上阿茲海默症的人就是我,我該如何自處?

即使沒有發生在我身上,也有很大可能會發生在我最親的人身上……

值得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