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座談會,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他在講話中引用了唐代詩人孟郊《上達奚舍人》中的詩句。
2018年3月1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周恩來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甯、趙樂際、韓正出席座談會。
新華社記者 謝環馳 攝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周恩來同志一生心底無私、天下為公的高尚人格,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和中國共産黨人優秀品德的集中寫照,永遠為後世景仰。
——習近平
《上達奚舍人》
作者:孟郊
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
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
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
常恐衆毀至,春葉成秋黃。
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
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
孟郊是唐代著名詩人,代表作有《遊子吟》。他的詩作大多寫世态炎涼、民間苦難,有“詩囚”之稱,又和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
《上達奚舍人》,“舍人”是官職;在這首詩歌當中,孟郊描述了自己的處境,期望能夠得到“達奚舍人”的照顧。“北山少日月,草木苦風霜”,作者居住在洛陽的北邙山,這裡很幽深,日月很少照臨,草木總是被風霜所摧殘。“貧士在重坎,食梅有酸腸”,重坎是《周易》的說法,象征困境。貧寒之士處于困境中,隻能拿山中之梅充饑,内心充滿辛酸。“萬俗皆走圓,一身猶學方”,世人都紛紛處世圓滑,但自己仍然堅持方正。“常恐衆毀至,春葉成秋黃”,常常擔心诋毀之詞紛紛而至,自己就好像春天的樹葉一樣轉眼成為秋天的枯黃。這八句描述了孟郊的處境。“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期望“達奚舍人”像高懸的鏡子,公正、無私地照亮每一個角落。最後兩句“暗室曉未及,幽行涕空行”和前面相呼應,再次描寫自己的處境。
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說到周恩來同志從沒有利用自己的權力為自己或親朋好友謀過半點私利,身後沒有留下任何個人财産,連自己的骨灰也不讓保留,撒進祖國的江海大地時,引用了“大賢秉高鑒,公燭無私光”來高度評價周恩來總理嚴于律己、大公無私的崇高情懷,号召新時代共産黨人向周恩來同志學習,努力錘煉優秀品格。
聆聽經典詩詞,汲取精神力量!
塑造文化自信,共圓中國夢想!
《總書記點選的經典詩詞》系列為江蘇廣播原創首發
否則保留追究法律責任的權利
往期精彩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