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缤紛海南”讓自然資源記錄“動起來”

“缤紛海南”

讓自然資源記錄“動起來”

“缤紛海南”讓自然資源記錄“動起來”

在海口市龍泉鎮美仁坡村水塘中戲水的鹈鹕。justina 攝

文\海南日報記者 周曉夢

近期,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微信公衆号“缤紛海南”欄目釋出了兩則記錄海南動植物資源的短視訊:《缤紛濕地——泥灘蟹趣》和《缤紛濕地——拍鳥小記》,讓記錄海南自然資源的資料“動起來”,為海南自然視訊的資料庫增墨添彩。

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開始。

“自然”一詞背後略帶孤獨的氣質,目前部分動植物保育和科學知識普及事業處于大衆視野邊緣,映襯着這一氣質特點。從這一角度看,“自然科學的流行”确實需要更多元化的傳播途徑,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凝聚的衆多自然愛好者們正在為此努力。

在視訊中認識動植物

螃蟹都是橫着走路的嗎?如果看過《缤紛濕地——泥灘蟹趣》,你就會發現這個答案是——不一定。

“缤紛海南”讓自然資源記錄“動起來”

夕陽西下,立在儋州新盈濕地水中的黑臉琵鹭。justina 攝

視訊中的泥灘上,有一批和尚蟹正成群結隊地快速挪動步伐,向前走。它們一邊挪動,一邊仿佛聽到了“向左走”的密碼,一時間開始齊刷刷地向左斜去,密密麻麻,頗有架勢。

在2分33秒的視訊裡,出鏡的“嘉賓”還有左右鉗子(螯)不一樣大的招潮蟹。招潮蟹走路是傳統姿勢,橫着走。它們把半邊身子藏在大鳌後面,貼在泥灘裡散步、吃飯。

散步時,招潮蟹是大搖大擺的。那些擁有大螯的招潮蟹們,一雙眼睛擠在一塊高高立起,它們舉着身上的鉗子利器,或是“猶抱琵琶半遮面”,或是耀武揚威、推搡争食。

吃飯時,招潮蟹分成兩叉的鉗子(螯)是一雙天然好用的筷子,夾起泥灘上的泥球球往嘴裡放,然後邊吃邊吐,就像是人們啃甘蔗時在吐渣。招潮蟹這一行為被稱為拟糞,意思是指吐出類似糞便的東西,即把初步篩選的廢棄物從嘴裡吐出來,剩下吃進去的就是可食物質。

簡短、輕靈、有趣,是兩則短視訊給人的最深印象之一。

在《缤紛濕地——拍鳥小記》約1分鐘的動态影像中,留下了白鹭、長嘴鹬、黑臉琵鹭、鹈鹕等鳥兒的倩影,它們出場方式不同,動作特征也不一而足,為人們視覺庫和記憶庫更新着鮮明的印象。

比如,黑臉琵鹭這個把黑白經典配色穿在身、有着大長腿的“模特兒”,走起路來不像靜态圖檔那般優雅,反而稍顯笨拙。還好,它們在夕陽映紅一汪水面上單足站立、臨澤理羽的倩影,為其肩負的優雅之名扳回了分數。

自然視訊也可以很酷

上述《缤紛濕地——泥灘蟹趣》和《缤紛濕地——拍鳥小記》兩則自然視訊,分别出自不同作者之手。前者的素材由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拍攝,後期由自然愛好者dima(網名)制作;後者拍攝素材和後期制作則由另一名自然愛好者justina(網名)。

大家是怎麼想到湊在一起,以“缤紛海南”為名做自然視訊的呢?

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所所長盧剛介紹,今年1月19日,海南觀鳥會組織了一個特别的影片觀摩會,約20位觀鳥和攝影愛好者觀賞了由鹦哥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編導和拍攝的紀錄片《雨林歸來》。大家被精彩的鏡頭震撼的同時也在驚呼,海南自然視訊雖然還處于起步階段,但已經被鹦哥嶺推到了一個頗高的水準。

結合現狀看,由于覺得海南野生動植物圖鑒類的圖書太貧乏,大夥合力積累素材,陸陸續續出版了一批圖冊。但到如今,圖檔顯然已經不能滿足人們越來越高的觀賞需求。随着攝錄裝置平民化,後期技術智能化和5g時代的到來,越來越多的人們覺得自然視訊将是下一個“風口”。

“這一次,海南應該不算落伍太多,大家都站在了同一條起跑線上。”盧剛說。

是以海口畓榃濕地研究是以“守護我們的缤紛海南”為己任,自然也很樂意通過流媒體來宣傳海南的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想能盡自己的一份力,為海南的自然視訊制作添一把火,為熱愛拍攝、剪輯自然視訊的朋友提供一個學習交流的平台,擁抱自然影像流媒體時代的到來。

自然、新媒體,如果你覺得這兩個詞放到一起有點遠,那正說明“讓自然流行起來”是多麼值得做的一件事兒,一件很酷的事兒。

科普+趣味,期待海南自然資源資料“動起來”

當人們看bbc拍攝制作的《地球脈動》《王朝》《藍色星球》等自然類紀錄片時,會為其所展現出來的系列畫面内容所觸動。這背後的觸動力量,除了有趣,還來自于嚴謹、客觀和科學。

沒有大制作,我們身邊簡單的自然視訊又該如何兼顧科普性和趣味性?

“我們在素材選取和後期制作時會有所把關和挑選,以便更好地根據視訊資料進行物種判别、辨析動物行為特征和生境等,為資料留存打好基礎。下一步,我們也希望通過吸引多方參與,從資金、人力、開展教育訓練等方面加強自然視訊的拍攝和制作水準。”盧剛說。

據介紹,片長約兩分半鐘的《缤紛濕地——泥灘蟹趣》視訊素材,分别拍攝于文昌會文、三亞青梅港和鐵爐港、儋州光村等地,野外拍攝的工作時間約3個小時。

視訊中拍攝的濕地泥灘“常住居民”蟹類,是根據潮水漲落規律,來安排生活作息:當海潮上漲時,它們會躲在泥洞之中;當潮水退去後,它們才會紛紛出洞覓食。拍攝它們,不僅需要技術,還需要時間和耐心。

而《缤紛濕地——拍鳥小記》視訊的主角鳥類,它們素材拍攝于海口演豐下塘村、海口塔市紅樹林、海口龍泉鎮美仁坡村、儋州光村銀灘、儋州新盈濕地、東方面前海灣等多個地方,視訊作者從各個觀鳥點拍攝的視訊中選取了拍攝畫面比較穩定、鳥種比較有代表性、小鳥姿态較好的片段。

“以前拍鳥都是拍照片,注意拍好鳥瞬間的姿态。最近在拍照的間隙開始拍拍小視訊,是因為看見了小鳥漫步、遊弋,或者飛翔時優美的身姿,想記錄下來。”《缤紛濕地——拍鳥小記》作者justina(網名)說。

對了,《缤紛濕地——泥灘蟹趣》《缤紛濕地——拍鳥小記》兩則短視訊都沒有解說詞,其中除了靈動的畫面,就隻剩下精彩的背景音樂。

掃碼看《泥灘蟹趣》

掃碼看《拍鳥小記》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