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熱帶與亞熱帶地區,海岸的潮間帶灘塗上,生長的樹叢被稱為“紅樹林”。在漲潮時,這些樹木有些被完全淹沒,有些隻有一部分樹冠露在水面,而退潮後,樹木以及它們腳下的淤泥會完全露出。

圖檔來源:tentree.com
在這片時常被海水浸泡的獨特樹林中,無論是生于樹下的魚蝦螺蟹,還是住在樹上的水鳥,甚至是這些樹木本身,都練就了一套應對潮水漲落的特殊生存技能。
妖怪樹根
比起内陸的堅實土壤,泥質的海灘并不适合樹木生長——淤泥太松軟,難以支撐高大的樹冠;淤泥裡的微生物耗費了大量氧氣,剩不了多少給樹根呼吸。更不要說每天漲潮時,樹根甚至半截樹幹都會泡在鹽水裡,還要經受海浪的沖擊。為了适應這種高濕高鹽又缺氧的環境,紅樹林中的樹木,長出了各種形态奇異的根。
漲潮時,紅樹林中的樹木部分被海水淹沒(上圖),退潮後,樹木重新暴露在空氣中(下圖),這時紅樹林中的動物們也開始活躍。
首先要解決的,自然是呼吸這件大事。淤泥裡氧氣太少,這些樹們就把部分根系露在了空氣中,直接呼吸新鮮空氣,稱為“氣生根”。氣生根質地疏松,中間貫通着無數空隙,根皮上布滿氣孔。
有些樹木的根系在泥裡生長一陣後,就開始泥地拔蔥,悶頭豎直向上沖出泥地。典型的紅樹林植物木榄的呼吸根更有趣,它的根先是往上長,伸出地面後再往下長,重新紮入泥中。如此反複多次,地面上就多了一個個狀如膝蓋狀的拱起,稱為“膝根”。
要在爛泥地上支撐起樹冠,也需要特殊的根系結構。有些樹木的莖幹下部向外擴大平展,變成闆狀,有些則在土壤下橫向生長,形成網狀。還有呼吸+支撐雙重功能變态根——紅海榄的主幹、側枝上長出很多氣生根,像榕樹一樣,一條一條垂下來插進土裡,不僅能為樹冠提供支撐,捎帶着也能起到呼吸的作用。
植物也胎生
紅樹林裡,繁殖後代也困難重重。樹下的土壤常被潮水淹沒,種子有可能随水漂流入海,就算是退潮時分,也有成群結隊的螃蟹和螺,等待着美食從天而降。樹木們的對策是,把種子在枝頭“撫養成芽”,之後再讓其離開母株,跟哺乳動物的胎生頗有異曲同工之妙。
紅樹植物的果實成熟後,并不直接脫落,而是會在母株上萌發,吸收母樹供給的營養,慢慢長大。桐花樹和白骨壤的種子,會在果實内悄悄長成小小的幼苗,隻有在果實落地之後,幼芽才突破果皮。秋茄和紅海榄的種子,則會在母株上迅速伸長,變成鋼筆形狀的胎生苗。
紅樹林中很多種類的樹木,果實會漸漸發育成細長的條形(上圖)。這些果實并不急于落下,而是在植株上生長發育,直到發芽後才脫離母株,掉落泥土,直接成為新的樹苗(下圖)。
這些胎生苗上端重、下端輕,如果時值退潮,幼苗落下,就會根向下,芽向上,插在泥灘上,如同人工栽植的一樣。胎生苗的體内富含單甯酸,口感非常差勁,就連吃落葉的小蟹和蝸牛也對它不屑一顧。小苗們逃脫了諸多威脅,開始抽出真正的葉片,最終成為紅樹林中的一員。
爛泥裡的食客們
退潮後,紅樹林的地面熱鬧起來,無數大大小小的動物們鑽出洞穴。紅樹林每天都要掉落大量的葉片、枯枝、殘花,亞熱帶的高溫和漲潮時的海水,很快就把這些落葉分解成了易于消化的有機物質。聚集在樹下爛泥中的動物們,也随之忙活起來,準備用餐。
樹木的葉片、花、果實掉落到泥地上,常會成為蟹類的美餐。
蟹類是爛泥地上的常客,每到落潮之時,它們就爬出洞穴,在軟泥地上橫行遊走,尋找食物。紅樹林下最常見的蟹類是招潮蟹,舉着一隻大螯耀武揚威的高調家夥統統是雄蟹,雌性的招潮蟹則低調很多,兩隻螯都是一樣細小不起眼。它們把泥沙連同其中的有機物一起吃掉,然後排出泥沙,如果能撿到一片落葉或者殘花,就算是遇到了大餐。漲潮時,它們會鑽進洞中,用泥塊塞住洞口。即使海水淹沒海灘,蟹類們還是可以處在空氣充足的洞裡,靜等着下一次退潮的來臨。
招潮蟹。圖檔來源:123rf圖庫,攝影dave montreuil
爛泥地裡的明星,莫過于彈塗魚了。彈塗魚的外形非常卡通,頭大身子小,大眼突出如同蛤蟆。它們會在退潮後的泥灘上迅速地蹦來蹦去,腹鳍合并而成的吸盤,也能讓它們輕易在幾乎垂直的樹根或樹枝上攀爬。
彈塗魚生有一個大頭和一對大眼睛,造型十分卡通。它們的腹鳍特化成了吸盤,能夠以此“爬”到樹木的莖上。
彈塗魚不僅用鰓呼吸,也能用潮濕的皮膚交換空氣,它們絕大部分時間都在陸地上生活,如果一直呆在水中,反而有可能被淹死!是以漲潮時,彈塗魚們會拉幫結夥,紛紛在樹幹上躲避海水。
樹頂有洞天
相比底層爛泥下的住戶們,生活在樹頂的動物,就不太在意潮水漲落。紅樹林的頂部,是鹭鳥們集體築巢産子的場所,白鹭、牛背鹭和夜鹭都會在樹冠上搶奪“宅基地”,吵吵嚷嚷,一片嘈雜。
紅樹林裡築巢的白鹭們
并不是紅樹林植物的樹冠有什麼特别,而是在這裡築巢,有個無可比拟的優越性:靠近“食堂”。紅樹林下的海灘中,生活着數不勝數的沙蠶、螺貝、蝦蟹和小魚,雖然人類在爛泥中行走起來會吃力而狼狽,但腿腳纖細的水鳥們,卻在這片食堂中行走得輕松自如。
青灰色的蒼鹭,号稱水鳥卻不會遊泳,隻能小心翼翼地站在水淺處,緊緊盯着水中,一旦目标确定,就會閃電般地出擊。矮胖的青腳濱鹬在海水中漫步,時而将頭插入水中,捉出一條肥大的彈塗魚,或是張牙舞爪的小蟹,飽食一頓。
撰文/彭鵬
攝影/陳亮俊
雜志編輯/張瑜
微信編輯/子凡
本文整理自《博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