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55年前,那個轟動一時的農民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事件還原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

相信很多上了年紀的朋友,一定聽說過顧阿桃這個名字。1965年,還在農村務農的她,因為說出的語言俚俗、生動、合韻,被前來視察的葉群看中,進而将其樹立為了一個“用思想武裝頭腦的新型農民”代表。就此,她的名字開始傳遍大江南北,成了轟動一時的知名人物。如今,一轉眼55年時間過去了,後來的顧阿桃到底怎麼樣了呢?

55年前,那個轟動一時的農民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事件還原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

顧阿桃,1914年出生于江蘇省太倉縣沙溪鎮洪泾村一個貧困的農村家庭。從小到大沒有讀過任何書,連一個字也不認識。嫁人後,她與丈夫孩子一起擠在一間半草屋内過活,生活異常艱苦。不過,這樣的情況在1965年以後,便得到了很大的改變。

原來,那一年葉群正好來到了太倉縣沙溪鎮洪泾村視察工作,然後就發現了顧阿桃。如果顧阿桃隻是一個普通的農民,葉群自然不會過多地注意她。巧就巧在這個顧阿桃身上有一個其他人都沒有的本事,她擅長與時俱進,将當下流行的思想語錄與自己平日裡所見的東西相結合,進而說出俚俗、生動、合韻的語言來。

55年前,那個轟動一時的農民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事件還原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

像什麼“舊社會把我們當棵草,新社會把我們當成寶”、“現在我們的日子像芝麻開花節節高”等,便是其中的鮮明展現。而葉群看中的,就是顧阿桃身上的這種能夠即興發揮,煽動性又特别強的發言能力。就這樣,顧阿桃被順勢樹立為了一個“用思想武裝頭腦的新型農民”代表。

從那之後,顧阿桃地也不種了,每天跟着别人四處演講。因為不識字,她每次發言都需要看着别人畫的示意圖才行。久而久之,顧阿桃的名字便開始一傳十十傳百地傳遍了大江南北。一時間,來自全國各地的人們,紛紛發起了向顧阿桃學習的熱潮。而她,也一躍從籍籍無名的農民成為了轟動一時的知名人物。

到了1966年的國慶,顧阿桃更是受邀前往北京參加了觀禮活動。觀禮結束後的幾年時間裡,顧阿桃除了日常的演講以外,還開始擔任太倉縣的地區幹部。每次隻要組織各類活動,她便會率先出來發言表态。可見,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顧阿桃早已在不知不覺間成了他人手中的工具了。

55年前,那個轟動一時的農民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事件還原顧阿桃後來怎麼樣了

顧阿桃本是個目不識丁的農民,靠着會說幾口俚俗語言而被提升到了知名人物的高度。這對于那些飽讀詩書的知識分子而言,顯然是件莫大的諷刺。是以,等到1976年以後,随着國内環境的改善,她毫無意外的被免除了一切頭銜和職務,照常傳回了洪泾村務農。

從紅極一時到恢複平靜,這種強烈的落差感,其實在顧阿桃身上展現地并不明顯。她依然努力種田,努力生活,有時還會去賣些冰棍補貼家用。而村子裡的人們,也沒有對她進行過任何惡意的謾罵,反而一直尊敬地稱呼她為“顧媽媽”。可見,顧阿桃從未因為自己是個知名人物而驕傲自滿過。

如今,一轉眼55年時間過去了,後來的她到底怎麼樣了呢?其實,早在1998年,顧阿桃就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時年84歲。作為一個時代的犧牲品,她的成名經曆飽受争議。但随着她的離去,相信很多人對于她的記憶也将漸漸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