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10月下旬,為了紀念和慶祝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抗美援朝一周年,也為了表彰志願軍司令員彭德懷老總上司五次抗美援朝戰役的偉大勝利,北韓人民軍高層首長,決定授予彭德懷一級國旗榮譽勳章。
但彭德懷在得知這件事後,卻直接搖頭拒絕道:我不值得。這是怎麼回事呢?本期内容就解密彭德懷,上司中朝兩國軍民,以壓倒性的優勢,在5次戰役中打敗嚣張不可一世的美軍,立下舉世矚目的不朽功勳。
為何卻要拒絕北韓授予的以及國旗勳章呢?他當時到底有哪些考慮?消息傳回國内後,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又有哪些反應呢?

北韓授予彭德懷一級國旗勳章,彭德懷為何拒絕?
1950年10月的一天,清晨,天剛蒙蒙亮。彭德懷的專車從北京飯店悄悄駛出,經過筆直的長安街,直奔北京西郊機場。他在與毛主席、周總理,等總部首長商議入朝作戰的詳細方案,幾乎一夜沒合眼,是以就在車上睡着了。
等轎車慢慢停靠在西郊機場的廣場上,彭德懷才突然醒來,在秘書警衛員的陪同下,登上了前往東北沈陽的專機。
一下飛機,彭德懷就直奔東北軍區的司令部,開門見山道地:從今天此刻開始,全國進入戰備狀态,這次入朝作戰,可比當初我們解放東北打遼沈戰役要艱難的多了。當天下午,彭德懷的專機就在4架戰鬥機的掩護下,悄悄抵達東北丹東邊境。
必須打好抗美援朝第一戰
夜幕籠罩下的鴨綠江大橋,寒氣逼人。彭德懷與前來送行的東北軍區各級幹部同志握手告别後,就鑽進汽車裡,下達了“全軍開拔”的最高指令。這是彭德懷生平第一次出國作戰,内心難免緊張和擔憂。
汽車即将進入北韓國土之時,彭德懷指令司機停車,然後他搖下車窗,伸出頭神情凝視着祖國的方向,強壓下心頭湧起的複雜情緒,關好車門,示意司機繼續向前。
在雨雪交加的凜冽寒風中,彭德懷的專車先期抵達了北韓的邊境城市:新義州。就此拉開了“中國生,北韓埋,光榮之至”的偉大抗美援朝戰争序幕。
1950年10月23号,彭德懷在志願軍指揮部向全軍先頭部隊第40軍軍長溫玉成,下達作戰指令:現在敵軍追蹤突擊,四處亂竄,形勢非常危急,指令第118師抓緊時間就地埋伏起來,紮起一個大口袋将敵人吸引過來,然後圍而聚殲,給我狠狠地打擊一下敵人的嚣張氣焰。
這是志願軍抗美援朝的第一戰,必須給我打好。24号下午的戰前動員大會上,志司各級首長全票通過了彭德懷提出的戰役迂回、分割包圍穿插,以及尋求運動殲敵的作戰方針戰略,力争站穩腳跟,穩定北韓戰場局勢,實時尋找反擊殲敵的戰機。
25号,美聯合國軍和南韓軍隊兵分多路,快速向北推進。上午10點,南韓先頭部隊第6師,大搖大擺地闖入我志願軍118師提前紮好的口袋陣,118師全體官兵指戰員,高度響應彭德懷“一個敵人也不能放跑”的戰略主張。
采取“掐頭去尾,攔腰截斷”的戰術戰法,在冰天雪地之中與南韓軍隊血戰數個小時,最終将南韓幾百餘人的先頭部隊全部殲滅,抗美援朝第一場戰鬥正式打響,并獲得了全滿成功。
而這一天,也是極具曆史紀念意義的一天,10月25号被毛主席欽點為紀念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抗美援朝保家衛國的紀念日。
捷報傳來,彭德懷在當天深夜,緊急召開戰後擴大會議,料定敵軍現在并不确定中國軍隊是否參戰,就提出了分途殲敵的戰術,力求志願軍入朝第一次戰役獲得全勝。
11月初,志願軍各路軍、師級高等作戰機關,遵照志司最高指令,開始對敵軍進行分割、包圍和聚殲。軍長吳信泉率領第39軍全部,率先發起總攻,曆經一個晝夜的艱苦血戰,全殲美軍騎兵第一師第八團大部,以及南韓軍隊一部,繳獲後勤軍需作戰物資不計其數。
而這也是我志願軍與美軍的第一次正面交鋒,第一次戰役的勝利,不僅極為有力地鼓舞了志願軍廣大官兵戰士敢打必勝的鬥争決心。
同時,第一次戰役大獲全勝,好似給了美軍當頭一棒,世界軍事第一強國的神話被徹底擊碎,充分展現出了彭德懷司令員在軍事領域中,超凡脫俗的強大指揮才能。
“活雷達”彭德懷
1951年1月8号,第三次戰役勝利後,彭德懷同時指揮志願軍和北韓人民聯軍,齊心協力将美軍壓制在三八線以南,并趁勢南下,越過三七線解放漢城後,志願軍後勤補給運輸的缺陷顯露無疑。
因為牢牢占據着指控權力,是以美軍的飛機日夜不停升空作戰,對鴨綠江到三八線的鐵路、公路交通運輸線,進行嚴密監控,連一條狗都不放過。甚至在夜裡隻要發現一點燈光,馬上就會進行狂轟濫炸。
是以在這種情況下,志願軍後勤運輸部門的火車、汽車,白天根本不敢走,隻有晚上才能出動,而且還不能開燈,速度慢,效率低,讓彭德懷非常焦急。
而就在這時,作戰參謀突然前來彙報說:其中有一支部隊的後勤運輸工作很不錯,運輸速度快,車輛損失較少,糧食、武器裝備和彈藥補給很及時。彭德懷看到報告後,對這支部隊非常好奇,就連夜乘坐專車奔赴該部隊駐地,與他們交流經驗。
而當彭德懷的專車翻越一道山梁,抵達一個三岔路口時,另一條路上突然傳來一陣轟鳴聲,緊接着就見一隊卡車正開着車大燈在路上疾馳,很快就超過了彭德懷的車。
警衛員秘書深怕車隊的燈光引來美軍飛機的轟炸,就扯開嗓門大聲喊道:防空,注意防空,燈關了,把燈關了開車。
可是飛馳而過的卡車根本聽不到警衛員的叫喊,是以無奈之下,他就拔出手槍對着天空開了一槍。而清脆響亮的槍聲一響,前面疾馳的卡車突然不約而同地全部關了車燈,開始慢吞吞地爬行起來。
但等了一會兒也沒發現什麼動靜兒,在最前頭領路的卡車裡,就突然傳來了一陣氣急敗壞的聲音:你們沒事兒打得什麼槍?
警衛員忍不住縮了縮頭,語氣弱了幾分:我,我提醒你們注意防空啊。那現在有飛機過來嗎?卡車裡又傳來一個不爽的聲音。
警衛員有些不明白,也有些委屈:你們開着大燈招搖過市,難道還怕飛機不來嗎?沒有飛機那你開的什麼槍?卡車司機不知道彭德懷老總就在現場,不爽的嘟囔了幾句,就指令所有人把燈打開,加足油門向前駛去,不一會兒就沒了蹤影。
原來,這個卡車隊就是彭德懷今晚要去拜訪的那個後勤部隊中,其中的一個卡車小分隊,他們在每一輛卡車上,都設定了一個防空哨,用來監聽美軍的飛機,隻要發現有異常馬上就鳴槍示警。
然後車隊就立即熄燈,緩慢通行,隻要美軍的飛機過去,危險解除,卡車隊就全部開燈急速行駛,是以這支後勤部隊的運輸時間短,任務工作量完成得非常高效,一趟下來,基本上損失很少。
後來彭德懷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整個人顯得異常興奮,馬上就下達指令,在志願軍後勤運輸補給線上,全部設立專門的防空哨,所有承擔運輸任務的汽車全部開燈行駛。
而志願軍在采用這個方式方法後,美軍飛機的制空封鎖,很快就被盡數打破,志願軍的後勤運輸能力和效率大幅提升,而後勤運輸部隊也給彭德懷老總起了一個美稱:活雷達。
彭德懷從參加革命開始,就一直認為實戰是唯一驗證真理和解決困難的最佳途徑,紙上談兵,永遠比不過實際調查。
是以彭德懷曾無比感慨地說:一個優秀的指揮員,肩負全軍生死,遇到問題後,一個人躲在房間裡,苦思冥想,永遠都找不到解決辦法。這個時候,就必須得去深入群衆,到群衆内部走走看看,沒準就能豁然開朗。
中國共産黨,自1921年誕生之日起,28年艱苦革命,全國2000多萬人為了共同的理想而英勇犧牲,已經無數次驗證了這一點,隻有廣大的人民群衆,才是決定一場戰争勝負的關鍵,他們才是真正的英雄。
我不值得這些,我有什麼功勞值得授勳的?
1951年10月23号,為了紀念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一周年,也為了表彰和慶祝彭德懷指揮打出抗美援朝5次戰役大捷。北韓人民軍高層首長經開會表決,一緻認為:
彭德懷同志在上司北韓人民,反抗美帝國主義武裝侵略的戰役戰鬥中,表現出了卓越超凡的軍事指揮藝術,帶領英雄的中國人民志願軍隊,給予了美軍侵略者雷霆重擊,為穩定北韓半島,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和重大貢獻,是以特别授予彭德懷一級國旗榮譽勳章。
但彭德懷在得知後,卻直接搖頭拒絕道:我不值得這些,我有什麼功勞?值得授勳的?我不過隻是在後方指揮部做了一些發号施令的簡單工作罷了,這勳章啊,應該頒授給前線那些無謂犧牲的戰鬥英雄,我的功勞可比不過他們大。
後來,彭德懷還親自給國内軍委總部機關發電,表示了自己不願意接受北韓授勳的意見,可毛主席、周總理和朱總司令卻以軍委的名義回電稱:要尊重北韓政府的決定。
10月25号,志願軍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槍一周年紀念日,北韓人民軍代表團專門來到志願軍駐地,為彭德懷舉行了非常隆重的授勳表彰大會,志願軍各級戰鬥英雄模範也全部出席該次盛會。
北韓代表隊全體志願軍将士,表達了慰問和感謝後,就将象征北韓政府最高榮譽的以及國旗勳章挂配在了彭德懷胸前。但彭德懷看着胸前金光閃閃的勳章,卻渾身不自在。
他不止一次地表示說:這勳章授給我不合适,抗美援朝戰争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如果沒有後方同志想盡一切辦法,将糧食、彈藥武器等軍需補給運往前線,志願軍就算意志再堅定,個人單兵作戰能力再強,也根本不可能打赢,是以,這勳章應該授給他們才對。
彭德懷對擔任志願軍後勤總司令的洪學智工作非常滿意,在發回國内的北韓前線電報中,曾多次表彰和贊賞洪學智在後勤工作上的突出貢獻,仗打赢了,前線戰士功勞占一半,洪學智的後勤工作占一半。
如果沒有洪大個子提供的可靠後勤保障,那我這個指揮員就算表現再好,前線戰士們就算再不怕死,也根本不可能取得抗美援朝的戰争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