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楊震是東漢安帝年間,弘農華陰(今屬陝西)人,字伯起。他聰明好學,博覽群書,時人稱他為“關西孔子。”曆任荊州刺史、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要職。
楊震雖位極人臣,卻為官公正。他家境貧寒,每日粗茶淡飯。子孫們常常是吃飯沒有米面,出門沒有車馬。
知心的好友勸他為子孫置點産業,楊震不肯。他說:“我身為官吏,自身清白,我的子孫就是清白官吏的後代。我把這樣一個美譽留給子孫,就是無價之寶呀!”
一次,楊震到東菜任太守時,路經昌邑縣,縣令王密,深夜入寓所,給楊震送來十兩黃金,并說:“我乘夜而來,無人知曉。”楊震答:“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說無人知曉?”王密無奈,隻好帶金傳回。
楊震在政治上剛正不阿,使子女十分敬佩。孝安皇帝劉祜的乳母王聖之女伯榮,自恃有靠山,驕橫跋扈,威重于帝,安帝為其母王聖耗資巨億元大修宅第,百姓怨聲載道。
為此事,何間男子趙騰,上書陳詞,被殺暴屍于都市。楊震義憤填膺,為堅持正義,他置生死于度外,冒死直谏,結果也被迫自殺。
楊震以一身清白留于子孫,他的後代個個都有出息,受到群眾的稱贊。楊震之子楊秉,先任刺史,後任太尉。他效仿父親,居官三不惑“不嗜酒、不好色、不貪财”,是有名的清官。
楊震的孫子楊賜,繼承祖父的品德,發揚家風,笃學博聞,常退居隐身,教授門徒不答州郡禮命,深受鄉人稱贊。
楊震沒有為子孫置辦産業,卻把一身清白留給了他們。這種高尚的品德,實際上是一分千金難買的寶貴遺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