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作者:覃仕勇說史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老覃前一段時間寫了《陸璀:“中國的貞德”,饒漱石之妻,她的檢舉推動丈夫案情的發展》一文,講的是1953年底,高饒事件敗露後,饒漱石的妻子陸璀的表現。

今天再來講講高饒事件的另一個當事人高崗的妻子于力群的表現。

饒漱石和陸璀是在革命生涯中通過自由戀愛結成了革命夫妻。他們的戀愛,是“才子佳人”式的戀愛;他們的婚姻,是“革命模範”式的婚姻。既有詩情畫意的浪漫,又有戰地烽煙的豪情。

相對來說,高崗和李力群的戀愛和婚姻就要顯得平淡一些了。

李力群是高崗的第二任妻子。

高崗的原配妻子楊芝芳是個樸實的農村婦女,目不識丁,且裹足,在1938年前後,當時的高崗已經是陝甘甯邊區的上司了,楊芝芳自己感覺到,高崗經常出入于公衆場合,自己沒有文化,又是小腳,和高崗在一起實在有損他的形象,前思後想,和高崗分開了。

那麼,在1940年,在毛主席的關心下,高崗和李力群走到了一起。

李力群是江蘇省宿遷縣人,出生于1920年,父親是國民政府的縣長,1937年那年,“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中華大地,兵火荼炭,已安放不下一張書桌。她的叔叔是中共地下黨員,她是徐州省立女子師範學校的高才生,她從叔叔手裡拿到了紅軍進階将領朱瑞幫她寫的、送呈給林伯渠的推薦信,義無反顧地輾轉到了西安。随後在西安八路軍辦事處的安排下,來到了延安。

在延安,李力群在革命的大家庭裡成長很快,于1938年光榮加入中國共産黨。

在黨校學習的時候,給他們講黨建課的就是高崗。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力群個子小,坐在第一排,聽得非常認真,引起了高崗的注意。

李力群在黨校學習結束後,在陳雲的安排下,到了陝甘甯邊區委員會辦公室秘書處工作,成為了高崗的秘書。

李力群清楚地記得,在那一年冬天,她跟随高崗出差去了安塞,路途飽經艱辛,回來後,是12月26日,她的生日。高崗告訴她:“毛主席要請我們吃飯。”

于是,她就和高崗一起去了。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去了以後,她才知道,毛主席的生日也是這一天。

這真是太巧了。

當晚的飯菜非常簡樸:一盤雞蛋炒辣椒,一小碟臘肉,一碗洋芋,一鍋小米飯。

大家都吃得很開心。

毛主席不斷提醒她吃菜,叮囑她要好好和高崗相處,好好向高崗學習。

毛主席說:“高崗是陝北領袖,不僅陝北的同志要向他學習,我們很多人,包括我,都要向他學習哩。”

李力群聽到毛主席說“你要好好和他相處,好好向他學習”一句,瞬間就明白了是什麼意思,臉一下子從耳根紅到了頸脖。

數日之後,也即是1940年元旦,王若飛、王明、陳雲等人知道了毛主席已幫高崗向李力群捅破了那層窗戶紙,便叫嚷着要吃他們的喜糖。

那天,他們殺了一隻雞,煮了些棗,開了個晚會,算是舉辦了婚禮。

李力群與高崗結婚後,先後擔任了延安柳林區黨委宣傳科長、區委書記、縣委委員等職務。1945年10月,高崗離開延安去東北,李力群後來在東北擔任了第一育才國小校校長。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力群這個國小校長當得非常出色,以至于毛主席在多年後還贊歎說:“李力群是很有名的,她辦的育才學校,養活了軍隊幹部子弟。”

新中國成立後,李力群随高崗從東北調到北京工作,住入了東交民巷。

老覃在上個月寫的《1953年,毛主席嚴肅告誡陳毅:陳老總,不要傷風,要警惕非法活動》一文中提到,高饒事件發生後,毛主席和書記處的同志本着“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給予了饒漱石極大的寬容,隻撤銷他的中央委員和中組部長職務,保留黨籍,在政治上“以幫為主,還要給出路”。

對于高崗,毛主席也是持同樣态度,盡力挽救。

但是,在揭批高饒問題的進階幹部座談會進行的第三天,即1954年2月17日,高崗就以自殺的方式來表達他的對抗情緒。

時任高崗秘書的趙家梁在多年後回憶,那天上午,高崗強行索去了值班警衛矯洪良的手槍,到了下午1點多,在餐室用餐的時間,高崗突然從右邊褲兜掏出手槍,迅速把槍口對準右太陽穴準備自殺,所幸,他發覺高崗舉止有異,用手推了一下他的胳膊,緻使高崗在扣動闆機的那一刻,子彈射飛,擦着頭皮打到了後面牆上……

毛主席知道了此事,訓示中央有關部門,對高崗要特别保護,還同意了周恩來做出的對高崗實行隔離審查的意見。

隔離期間,高崗在生活待遇上仍然保持國家副主席的水準,照樣閱看中央檔案。

批評、幫助高崗的座談會開過後,中央讓高崗停職檢討,在家裡寫書面檢查。

毛主席打算在高崗做了初步檢查後,繼續讓他當中央委員,到地方工作,擔任陝西省的省委副書記兼延安地委書記,等他改過自新之後,再提拔上來。

但是,到了1954年8月中旬,高崗發現報紙上發表的第一屆全國人大代表名單中沒有他的名字,心生怨念,于1954年8月17日吞服大量安眠藥自殺身亡了。

毛主席扼腕長歎說:“哎呀,終究留不住他啊。他這個人,個性太強、太過于剛烈了。”

高崗自殺後的第二天,李力群挺着大肚子,帶着四個孩子搬到了北京新街口的一處四合院,過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毛主席訓示中組部,高崗的子女由組織撫養。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2007年,李力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還記得非常清楚,說:“毛主席當時規定,按每個月每個孩子40元的标準發放生活費。這40元的生活費比一般幹部都高啊。還配給了一個炊事員、一個司機、一個四合院。”

在六十年代那段特殊的歲月裡,李力群的幾個孩子分别被安排去了河南、湖南、甘肅等地插隊,她自己也被下放到安徽“五·七幹校”勞動。

李力群回憶說:“總理一直牽挂着我,最初安排我去勞動部。為什麼到勞動部工作?因為勞動部長是馬文瑞,是西北人,是高崗的部下。總理認為他能照顧我。但總理後來發現他并不敢關照我,還把我的行政級别從11級降為13級。是以,又另外訓示把我下放到教育部‘五·七幹校’”。

僅僅兩年之後,即在1971年,毛主席知道李力群被下放了,便親自下訓示,讓人從“五七幹校”把她接回北京,予以工作和生活照顧。

李力群說:“回來後,家安在了宣武區牛街,冬天沒有暖氣,沒有爐子,冷……但總理在日理萬機的忙碌中抽出了時間,幫我挑新住址,待選的房子有很多,有當年邵力子在西城的房子,北京軍區司令員的房子……那都是當年還是政治局委員、黨中央副主席那類人住的地方,也就是說,總理還在按高崗當年的級别給我挑房子,院子都很大,我怎麼敢去住啊?後來就找了當年外交部副部長吳學謙住過的房子。”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李力群補充說:“總理得知我的孩子都在外地‘插隊’,而且孩子的生活費都停了,就說,‘我把幾個孩子給你接回來,給你補發幾個孩子的生活費’,結果每個孩子按當年的40塊錢補助補發,一下子補發了一萬多塊錢。”

李力群為了少接觸人,提出來要到圖書館去工作。

周總理就安排她到圖書館上班了。

才上了十多天的班,毛主席知道了。

毛主席說:“李力群是在東北、西北都是有影響的人,而且還在東北還辦過學校,回教育部吧。”

這樣,李力群改到了國務院科教組(原教育部)學生司上班。

短短的一個多月,她的幾個子女也陸續回來了,全家又團聚了。

李力群後來還當選為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和五屆全國政協委員。

李力群:高崗遺孀,享年100歲,晚年憶毛主席,感激之情溢于言表

并且,每逢重大節日,她都會受邀出席國宴,享受登天安門觀禮的高規格待遇。

李力群由衷地感歎說:“沒有主席和總理的關懷,我還真不知我們一家将會是一個怎樣的局面呢。”

李力群在1981年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後恢複了級别。

1987年起,她離職休養,按副部長級享受醫療等待遇,可謂福厚壽延。

她的壽數很高,因病去世于2020年4月6日,享年100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