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高層戰略對話現場翻譯是她#
3月19日,在中美高層戰略對話中,最美女翻譯張京又出現在大家的視線時,她以沉穩大氣,臨危不懼的表現,再次獲得公衆好評。
《中國婦女報》這樣報道:
張京,杭州人,2003年從杭州外國語學校畢業,保送到外交學院英語專業,2007年被外交部錄用。作為一名翻譯,她代表着我們的國家形象,代表着外交部翻譯這個群體最幹練專業的模樣,向世界傳遞中國之聲。

就是這樣一個向世界傳遞中國之聲的女翻譯官,她是怎樣一步步成為被大家公認的翻譯官,下面一起走近這位“冷美人”。
01.從小到大學習成績優異,有超出同齡人的見識和認知;
當大家更為關注美女翻譯官張京的翻譯才華時,來看看從小到大她走過的學習之路。
小時候,當其他孩子還在糾結要什麼玩具和穿什麼衣服好看時,她已開始規劃未來,比同齡人早熟很多。
這也與她的父母對其引導有關。國小階段,張京模仿電影裡的人說英語,父母就經常帶她出國旅遊,增長見識的同時,也提升英語口語能力。隻要有機會,她就主動和外國人交流溝通,鍛煉自己的口語能力。
張京就這樣,從小和英語結下不結之緣,為今生和“英語”打交道打下堅實基礎。當一個人在興趣的指引下,所有的努力都值得。
在張京的網絡相冊中,大部分是她旅行世界的照片,有英國的倫敦、德國的斯圖加特、瑞士的日内瓦,沙特、南非、荷蘭、梵蒂岡……正是這樣豐富的遊曆,讓她對世界文化有了更多的了解,提升了跨文化思維能力。
環境決定見識,旅遊讓張京見識世界各國的風土人情及文化淵源,也在和外國人的交流中,儲備各方面知識,也提升自己的英語水準。
高二時,張京拿到一筆獎學金後,就參加英國的遊學活動。在這次遊學過程中,她還結識當地的一位高中女生,互相交流,共同進步。這段異國的友情也堅定了自己成為外交官的志向。
杭州網記者聯系到張京的初高中第一位同桌奚先生時,告訴記者,張京給他的深刻印象:一是她很漂亮;二是她的能力很強;三是她比同齡人顯得都要成熟。奚先生說,“不僅學習好,其他方面也很突出!”
的确,張京不但學習好,唱歌跳舞體育主持都很出色,但她最感興趣的還是英語。
在同學看來,“她就是一個全才,在高手如林的杭外,她各科成績一直都保持班級前五名,學校的英語演講比賽,她不是第一就是第二”。班主任老師也評價說,她成績優異,素質全面,在英語方面尤有特長。
02、對英語濃厚的興趣,讓她立志做一名外交官;
張京走過的路,有她父母注重培養孩子興趣,引領她積極向興趣發展很有關系。由此,父母為孩子開闊視野後,既定目标,向着立志做一名外交官的理想不懈努力。
在高中時期,學習成績一直在前五名,到了高三時,本來按她的實力應該考上清華北大,但是她卻不願意上清華北大,選擇杭州外國語學院讀書,為成為外交官而繼續努力。
正如她曾經的一位班主任說,孩子一直知道她要什麼。當一個人知道她要什麼時,就不會孤獨迷茫,人雲亦雲,一心隻順着目标前進。在通往理想的路上,克服重重困難不達目的不罷休。
高三畢業,張京放棄清華北大,而是選擇外交學院讀書。進入大學後,張京的英語優勢得到更好施展。參加了第十屆‘外研社杯’全國英語辯論賽,獲得團隊冠軍。參加第十屆‘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獲得第二名。被稱為名副其實的“牛掰學姐”。
張京大學教師介紹,他們班有200多名學生申請外交學院,張京是其中一名進入外交部當翻譯的學生。
能進入外交部,沒有相當的專業實力,心理素質不會被輕而易舉選上的,而張京卻“過五關斬六将”,最後能進入外交部,的确驗證了明明靠顔值,卻偏偏靠才華這句話。
03、平時樂觀開朗,一旦工作起來,就變成“冷美人”。
張京性格樂觀開朗,但工作起來,就不苟言笑,值得每個人學習。她是外交部有名的“冰美人”,因為她的工作性質決定她翻譯時,專注嚴謹,準确到位。
是以,當大家看到她工作時神情專注,一絲不苟,就被這種表情吸引了。有記者拍攝時知道,她在工作的時候,就像她從來不會笑,說明她對工作的熱愛和負責。
沒有這樣的專業,嚴謹的精神,怎能适合在外交部工作,且成為大家公認的進階翻譯官。
2013年3月11日的記者會上,她首次亮相,就因神情專注,一下子吸引大家的眼球,火了。但張京覺得自己的工作性質不适合向外面透露太多,就把和她有關的一些資訊資料都删了。可見,她對自己的嚴格要求,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她深知同聲傳譯,要求與講話者基本同步的速度,在翻譯時,要求發音準确,發音優美,文法正确,語義準确、符合對方的語言習慣,不産生歧義,翻譯時、還要求譯者有相應的知識儲備。
這次,在中國高層戰略對話時,張晶表現出來的在關鍵時刻的沉穩大氣,就是多年來練就的真功夫。
更讓人們對張晶的翻譯水準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稱贊,也讓世界知道中國進階外交官的厲害。
結語:不管在人們心目中,這個進階外交官取得的成就有多少,以及走過的路程多麼值得人們學習,但是,張京自始至終還是認為自己就是一個普通的翻譯官,一個有底氣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