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淺議

作者:發現最道地

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定義,拉大老年人數字鴻溝的自身思想觀念及其不穩定性。加大線上技術與媒體對老年人享有智能技術的支援力度;加大線下社會與家庭對老年人學習智能技術的支援力度。逐漸培養起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興趣與愛好,不斷增強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機掃碼支付、網約出行、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手機挂号等智能方式的粘性度。

在移動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迅猛發展的今天,移動網際網路新技術、新應用已在不同群體和地域之間不斷擴散與延伸,給老年人與年輕人在資訊擷取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距與不平等。美國著名社會學家、未來學家阿爾溫.托夫勒把這種不平等現象稱為“數字鴻溝”,即“資訊和電子技術方面的鴻溝”。經合組織(oecd)《了解數字鴻溝》的報告也指出:“數字鴻溝”是指個人、家庭、企業、不同社會經濟發展水準的地區,在享有資訊技術的機會以及利用網際網路從事各項活動的水準之間的差距”,讓老年人盡快跨越數字鴻溝。

一、老年人應适時解決好自身思想的不穩定性

根據走訪調查,在老年人群體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的不穩定性,即畏想波動性,概括起來,主要有這些方面:一是身體機能衰退。老年人自認為年齡偏大,身體機能不如年輕時代。有的進入六十歲以後,就感覺記憶力在減退,視域變窄,聽力減弱,特别是七八十歲的老年人,更是覺得自己的敏感度下降,手指和關節不靈活,難予操作智能手機,加之老眼昏花,在學習新技術新程式時太慢,甚至太難,不容易成功,導緻放棄的想法。二是教育程度偏低。在城市以外的農村,包括邊遠山區的縣(市)城、邊遠的石山區、深山區,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教育程度普遍偏低,相當多的老年人不識文化,閱讀和寫作難題就成了老年人數字鴻溝的問題。三是年輕子女不支援。當今,網絡詐騙、電子通信詐騙盛行。2021年1月以來,貴州省普安縣警察局接到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線索就有239起,被詐騙金額達到1318.52萬元,其中老年人占比居高。年輕人為了不讓老年人受騙,有意無意地限制其父母不玩智能手機。由于家庭成員的限制和不支援,使老年人最終放棄了鑽研移動網際網路的新技術。四是調節功能受限。由于老年人對資訊通信技術不熟悉,甚至一知半解,在使用時容易産生恐懼感,進而處在被動狀态,減少了使用智能手機的時間。另外,老年人對電子郵件和網絡購物等基本功能幾乎不使用或不會使用,也不願意線上參與公共服務,有的甚至不購買智能手機,導緻老年人對移動網際網路的信任程度和支援力度減小,進而拉大了數字鴻溝。

要解決好老年人自身存在的這些思想不穩定性。 老年人就要從心底裡解放思想,從一身都在為子女、為孫子操勞這樣那樣而不顧自己生活品質好壞的僵化思想觀念中解放出來,樹立起自身過出幸福美好生活的願景,才能樹立起刻苦學習、認真鑽研智能技術的信心和決心,才能積極主動地跟上當今資訊化時代的發展步伐,才能增強自身享有數字化迅猛發展帶來智慧養老服務的生活意識,進而達到頤養天年,不斷縮小老年人的數字鴻溝。

二、不斷加大線上技術與媒體對老年人享有智能技術的支援力度

2020年11月15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對進一步推動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并行,為老年人提供更周全、更貼心、更直接的便利化服務作出了具體部署,要求不斷優化傳統服務方式,做到行穩緻遠,加強技術創新,提供更多的适老化智能産品和服務,讓老年人能用、會用、敢用、想用智能化産品,真正滿足廣大老年人的基本需求。要圍繞老年人出行、就醫、消費、文體娛樂活動、辦事等日常生活的高頻事項,采取積極而具體 的應對措施,建立健全老年人應用智能技術困難的長效機制,有效解決老年人在應用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與障礙。

2021年6月12日,貴州省為貫徹落實國辦發(2020)45号檔案精神,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制定并印發了《關于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行動計劃(2021—2022年)》,明确要做好突發事件應急響應狀态下對老年人的服務保障,便利老年人日常交通出行、日常送、日常消費、文體娛樂活動、辦事服務、使用智能化産品和服務應用等七個方面23 項重點任務。為抓好行動計劃的落實,省直牽頭機關、相關部門和各市(州)都已按職責分工負責。盡管如此,截止2021車6月,中國網際網路絡資訊中心釋出第4 8 次的統計報告顯示,在中國10.11億網民中,60周歲及以上網民占比才12.2%,達到1.23億人,占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64億的47%,這意味着還有1.41億老年人沒有“觸網”。相比之下,貴州沒有“觸網”的老年人更多一些。

鑒于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的難題,一是網際網路相關機構和相關企業應加大研發和制造适老化智能産品和服務。二是相關部門應對網站、手機app的改造規範、評測标準、辨別授予等作出明确而具體規定,讓手機終端等智能産品和服務對标對表,讓市場主流手機逐漸實作“長輩模式”功能。三是通過大圖示、大字型、大音量、一鍵呼叫等,為老年人不斷提供可選購多項優質的智慧健康養老産品和服務, 積極幫助老年人便捷地擷取各類資訊。四是采取更加有效的激勵措施,讓老年人積極主動地參加貴州空中老年大學開辦的空中課堂學習,聽取人工智能助手搭載到老年人常用裝置中的深刻诠釋,學到老年人享受科技發展帶來的便捷。同時,引導老年人收聽收看自己熟悉的電視媒介播放寓教于樂的學習内容,以達到增強技術與媒體的支援力度。

三、不斷加大線下社會與家庭對老年人學習智能技術的支援力度

在老年人自學的同時,家庭、社群(村)以及社會組織應及時給予幫助。政府應積極動員老年人融入社群(村),組織多方社會力量為老年人提供上網設施和使用指導,不斷推動公共圖書館、博物館、文化館、紀念館和劇院等公共機構作為老年人資訊化活動項目,不斷發揮傳播文化和提升資訊公平的作用。

社群(村)應積極開展智能手機教育訓練,加大防網絡詐騙、電子通信詐騙知識的宣講力度,幫助老年人掌握防騙知識和技能。老年大學開辦智能裝置學習班,要設計老年人關懷版、一鍵進入的簡約操作程式和便捷閱覽界面等。

老年協會要做好抱團養老工作,把老年人聚集起來配置設定成若幹個互助組,開設互幫互助課堂,搭建起一個溝通交流平台,不斷促進老年人之間互幫互助 和團結友善,實作

“老有所學,志有所樂,老有所為”的夕陽美。

家庭成員中的年輕人,在家庭中要為老年人積極營造起一個“以孝促樂”的文化“反哺”環境,盡責盡力幫助老年人進入“智能圈”,為老年人提供使用智能技術等方面的技術支援和物質幫助,不斷增加老年人學習智能技術的興趣,逐漸培養起老年人使用智能手機上網的愛好,增強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智能手機掃碼支付、網約出行、出示健康碼、行程碼、手機挂号和外賣訂餐等智能方式的粘性度,使老年人數字鴻溝逐漸縮小變窄,甚至變為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