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有這麼一群人,他們主動“請戰”為防控疫情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他們忙碌的身影成為深秋裡一道亮麗的風景,他們聽從指揮、服從安排,活躍在不同的崗位上,用擔當建構起疫情防控的青春防線,也在用行動踐行着“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铮铮誓言。
“苦中作樂資料組,數書疫情通四方。通宵達旦不知時,胸中有數氣自華。”城關區聯防聯控上司小組辦公室組建的資料統計組從業人員苦中作樂,在區委區政府108号房間工作,笑稱自己為“108号疫情防控團隊”。
自疫情發生以來,這個“108團隊”裡的7名從業人員通過7x24小時連續運轉的不懈努力,與疫情競速賽跑,各從業人員發揮特長優勢,通過文字說明+留形圖示等多種形式,統籌設計陽性病例資訊、流調排查資訊 現場檢測力量資訊、三輪核酸檢測資訊集中隔離點資訊重點區城風控資訊、市場保價穩供、物資儲備發放等各類據統計表26張,采取“邊設計、邊收集,邊分析、邊優化”的方式,打通街道部門資訊快速上報管道,不斷厘清數表邏輯、優化上報方式,提高工作效率,努力實作資料報送更快速、資料統計更精準、資料銜接更流暢。截至目前,“108團隊”累計收集分析各類資料資訊量6000餘項,編制工作日報每日2期、累計19期,為城關區委區政府決策部署、堅決打赢疫情防控阻擊戰提供重要支撐。
白銀路街道司法所社矯從業人員馬雯娟,一直駐守正甯路國小核酸檢測點。她是醫護人員和志願者的有力後盾,防護物資和消耗品在她的操持下整齊地擺放着,也會為每一位醫護人員準備好下班回家時帶的晚餐。夜幕降臨的時候,她會在醫護人員身後擺好電暖氣,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親切地稱呼她一聲“馬姐”,這個“馬姐”把她們照顧的無微不至!
她說:“我不怕累,我看到市民們有序做完檢測,都是'綠碼',看到醫護小妹妹們下班後能吃一碗熱乎飯,喝口熱水,自己的疲憊就煙消雲散了。我雖是女兒身,但幹起活兒來,小夥子也得靠邊站!"
城關分局第一治安派出所所長柴向楊,作為青年突擊隊的一員,現駐方艙實驗室執勤點,在2021年11月1日核子華曦蘭州方艙實驗室作詩一首為蘭州疫情防控加油——
十月疫情秋雨冷,方艙馳援蘭州暖。
國之重器解危難,守護方艙永擔當。
黃河之濱也很美,疫情目前鬧市靜。
陰霾終有雲開時,疫情過後盡開顔。
他說:“ 2021年10月對于黃河之濱的金城是人們不願回憶的過去,剛剛渡過國慶的長假,大家從放松休憩的輕松中還未走出。突然,新冠疫情肆虐蘭州,病毒的蔓延沒有距離、空間,時間。瞬時城市安靜下來了,一切仿佛都靜止了。但是逆行者沒有停滞,醫護人員,人民警察,社群從業人員,志願者紛紛迎難而上,不怕犧牲,不辭辛勞,為了蘭州恢複健康,為了人民生活依舊。他們舍小家,顧大家,不計得失,不顧一切逆行而上。核子華曦方艙實驗室過百從業人員,向着疫情而來,24小時不間斷進行大規模核酸檢測,默默的為這個城市付出自己的中國力量。衆志成城,共同抵禦新冠疫情。向所有為這個城市付出的逆行英雄緻敬!”
青年突擊隊隊員劉會學,現駐方艙實驗室執勤點,他說:"疫情就是指令,防控就是責任。疫情目前、一聲令下,哪裡有需要,我們就向哪裡集結,哪裡有危險,我們就在哪裡出現。一線的戰場雖沒有硝煙,但卻有生與死的考驗。我們聞令而動,反應迅速,我們義無反顧,日夜守護,不懼險惡,勇敢前進,築牢安全防線,以“首戰用我,用我必勝”的堅定決心圓滿完成方艙實驗室安保任務,不辱使命!千萬顆忠誠的心凝聚成一束火炬,溫暖金城人民的心!"
青年突擊隊隊員謝子豪說:“當城市按下暫停,我們卻按下快進,我們職責所在,我們義無反顧,守護國之重器,保衛方艙重地,以我赤子之心,報以祖國安定!”
五一山社群志願者李鵬飛,發揮醫護職業優勢,配合現場消殺、感控督導、醫學教育訓練、值班等工作,他說:“通過參加志願防疫工作,希望我們青年人可以正确地認識與防疫相關的醫療衛生知識。雖然我不能做臨床醫生,但還是想讓我們的團隊可以幫助到更多需要幫助的人,共同抗擊疫情,相信有了所有人的堅守,疫情終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