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攝影師堅持18年來以"另一種方式"拍攝蝴蝶以保護環境

作者:新華社客戶
攝影師堅持18年來以"另一種方式"拍攝蝴蝶以保護環境

《在花上跳舞》(翡翠鳳蝶) 陳大慶在珠海鳳凰山拍攝

攝影師堅持18年來以"另一種方式"拍攝蝴蝶以保護環境

《雙翼雙飛》(玉帶蝴蝶)拍攝于珠海霍巴島

近日,珠海舉辦了"圖像同質———郭曉甯陳大慶攝影展",展出了陳大慶昆蟲的50件作品。陳大清是珠海著名的"蝴蝶迷",堅持拍攝蝴蝶18年,他笑着說:"珠海蝴蝶種類我都拍完了。"

廣東省昆蟲攝影協會會長陳大清曾獲得全國昆蟲攝影大賽特别貢獻獎、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斯巴魯生态保護獎等。2000年底,由于工作需要,陳大慶在珠海最西南端的島嶼上參觀自然環境和旅遊資源,舉着相機拍了幾張照片,對島上的蝴蝶着迷。然後他拍了照片投稿到圖檔展上,當編輯問起蝴蝶的名字時,陳大慶并不熟悉蝴蝶的種類,于是他暗暗下決心要知道所有他看到的蝴蝶。

陳敢于尋找工具介紹蝴蝶分類書,并毫不猶豫地買書,并把這些工具帶回島上,一邊拍蝴蝶,一邊閱讀學習,從對蝴蝶周圍了解,了解整個島上的蝴蝶和珠海市的蝴蝶。他之是以成為蝴蝶研究方面的專家,是因為他越來越了解蝴蝶,對蝴蝶的熱愛也越來越受歡迎。

陳說,現在他不僅拍攝蝴蝶成蟲的照片,還拍攝了幼蟲、幼蟲、卵等階段的蝴蝶照片,希望用精彩的照片做好科學工作。比如很多人害怕毛毛蟲,但陳敢于嘗試尋找"最美的角度",他曾經拿過一隻毛毛蟲,這隻毛毛蟲藏在樹葉後面,露出一部分頭,像一隻萌芽的小熊貓,讓人忍不住。陳還用鏡頭記錄了昆蟲去殼、羽化等過程,"在我的照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這些過程。"

攝影師堅持18年來以"另一種方式"拍攝蝴蝶以保護環境

《生命之旅》(綠草羽化)在珠海鳳凰山拍攝

說起蝴蝶的羽化過程,陳敢于清醒頭腦的是道。蝴蝶"闖成蝴蝶",前半部分、後半身、翅膀依次伸出,"翅膀一開始起皺,需要慢慢張開,這一刻絕對不能碰到蝴蝶,否則就可能'緻殘'。濕漉漉的翅膀需要風幹才能飛翔,蝴蝶自己會靜靜地等到天亮,太陽會出來,會加速風幹。羽化過程對溫度要求非常高。"

陳大清的作品《蝴蝶影》"抓住"了延鋒蝴蝶吸出引流的那一刻。據介紹,燕峰蝴蝶吸水是為了吸收水中的礦物質或自行冷卻,"但它不能儲存太多的水,是以它喝水,一邊從體内排出,水像一小股水一樣排出。"

如今,退休的陳敢慶仍然堅持每個月都去戶外創作,北京師範大學珠海校區附近的鳳凰山是他經常去的地方,他直言不諱地說:"珠海蝴蝶我十年前就完成了,有時間我會去其他地方拍攝。

展覽上有一定數量的作品,供大家看到。"他"自掏腰包"組織了很多展覽,旨在讓更多的人了解昆蟲,了解自然,激發人們對生态環境的認識,他笑着說:"我就是這樣一個愛好,經過一段時間,一直想做展覽,通過這個科學平台,更多的交流。"

(陳玉鶴葉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