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志華、劉迪(生态環境部機關服務中心)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寄語新時代的中國青年:“未來屬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殷切期盼“新時代的中國青年要以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為己任,增強做中國人的志氣、骨氣、底氣,不負時代,不負韶華,不負黨和人民的殷切期望!”
這是對中華民族有志青年的時代号召和拳拳期望,更是生态環境系統青年幹部必須銘記在心、自覺踐行的座右銘。
生态環境部系統共有40歲以下青年幹部3500餘名,占幹部職工總數比例近70%,是生态文明建設的生力軍,是推動生态環境保護事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保障。黨的十八大以來,生态環境系統青年幹部積極投身打赢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不畏艱險、沖鋒在前,敢為先鋒隊、突擊隊,充分展現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戰鬥、特别能奉獻的優秀品質。展望未來,在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态環境品質的主戰場上,更加需要青年幹部高揚攸關黨和國家前途命運的堂堂志氣、铮铮骨氣、厚重底氣,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弄潮兒向潮頭立,努力成為生态環保鐵軍,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
以理想信念砥砺志氣
“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志存高遠,方能行穩緻遠。青年有信仰,國家就會有力量,民族才能有希望。百年來,一代代有志青年在黨的上司下,在馬克思主義的感召下,在民族獨立、自由與振興的使命召喚下,發出了“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的铿锵誓言,曆經艱難險阻,锲而不舍,取得了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開放的勝利,書寫了壯麗璀璨的青春華章。實踐證明,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複興的初心使命,是青年志氣的核心與中樞。
撫今思昔,要成為合格的生态環保青年鐵軍,就要繼承革命先輩的優良傳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立遠大志、行足下路。在建設美麗中國的新征程上,進一步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始終牢記生态環境保護是“國之大者”。樹牢丹心獻黨、以身許國的忠誠之志、“我将無我、不負人民”的奉獻之志,把個人的夢想與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中國夢融合一起。
目前,“十四五”已經開局,我國的生态文明建設進入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關鍵時期。力争2030年前實作碳達峰、2060年前實作碳中和,是黨中央經過深思熟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莊嚴承諾,事關中華民族永續發展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要成為合格的生态環保青年鐵軍,就要站在世界進步和曆史發展的高度,認識并統籌污染治理、生态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以“成功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懷,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以青春之我塑造青春之中國,為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美麗中國不懈努力,進而無愧于先輩,無愧于後人。
以鬥争精神淬煉骨氣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這是中國人铮铮鐵骨的生動寫照。回首百年,革命先輩面對強敵甯死不屈的浩氣、面對犧牲不為所懼的節氣、面對邪惡剛正不阿的正氣、面對困難逆流而上的銳氣,為當代青年诠釋了骨氣的深刻内涵。歸根結底,骨氣是面對挑戰敢于鬥争、勇于擔當。
毋庸諱言,目前我國生态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上尚未緩解,以重化工為主的産業結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貨運為主的交通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态保護所面臨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态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态環境品質的改善,從量變到質變的拐點還沒有到來,下一階段生态環境保護面臨的形勢、任務仍然非常嚴峻和艱巨。碳達峰、碳中和是一場廣泛而深刻的經濟社會系統性變革,困難和挑戰是空前的,決不是輕輕松松就能實作的。是以,生态環保青年幹部在實際工作中要看清大勢、保持定力,深刻認識所處的方位和前進的方向,不因風險挑戰而困惑、迷惑、疑惑,而是要勇于經風雨、見世面、壯筋骨,繼續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履職盡責,廉潔自律,真正做到平常時候看得出來、關鍵時刻站得出來、危急關頭豁得出來,讓風骨在擔當中堅定,讓節氣在鬥争中升華。
以能力本領築牢底氣
“自信人生二百年,會當水擊三千裡”,底氣源自實力,實力催生自信。近代中國曆史告訴我們,落後就要挨打,自強不息才能立于不敗之地。中華民族迎來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實作中華民族偉大複興進入了不可逆轉的曆史程序,這正是當代中國青年最深厚的底氣所在。
生态文明建設邁進新的時代,更需要“勇猛精進,志願無倦”的求索精神。要成為合格的生态環保青年鐵軍,就要始終着眼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持續改善生态環境品質,立足于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在刻苦鑽研中夯實專業基礎,在落實任務中鍛煉技能,在破解難題中提升水準,做到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除了孜孜不倦提高專業技術能力外,也要全方位提高政治能力、調查研究能力、科學決策能力、改革攻堅能力、應急處突能力、群衆工作能力、抓落實能力,并且具備國際視野和開放心态,能夠從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角度看待和把握生态環境保護事業。尤其要堅持不懈加強政治理論學習,不斷增強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将理論領悟與實踐體悟相統一,以全面綜合的過硬本領展現青年幹部風采,不辱使命。
應該認識到,青年的成長離不開黨組織的關心和培育。生态文明建設事業是關乎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具有長期性、艱巨性等特點。是以,培養打造一支政治強、本領高、作風硬、敢擔當的生态環保青年鐵軍,厚植青年幹部的志氣、骨氣、底氣,是生态環境系統各級黨組織一項非常重要的曆史責任。對生态環境系統的青年幹部職工,各級黨組織要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不拘一格,大膽使用,敢于在急難險重任務中鍛煉考驗青年幹部,善于發現并敢于提拔在關鍵或重要崗位上擔當盡責表現突出的青年幹部,為之提供更優質的成長平台。
生逢盛世更應知責奮進,肩負重任更應頂壓前行。生态環保青年幹部要乘新時代春風,将“請黨放心,強國有我”的誓言貫徹在日常工作中、落實在具體行動上,堅持志氣不堕、骨氣不松、底氣不洩,在與曆史同行、與時代同步的青春奮鬥中彙聚起澎湃偉力,為建設美麗中國奉獻青春力量。
來源: 中國環境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