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發展藍圖來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作者:北京日報用戶端

10月9日,在2021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開幕式上,《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釋出。按照規劃,今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機制全面建立,北運河通州段實作全線遊船通航;到2023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任務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運河各類文化遺産資源保護基本實作全覆寫。

發展藍圖來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今年,北京率先在全國印發實施了《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規劃》。依據規劃,本市将全面打造管控保護、主題展示、文旅融合、傳統利用四個功能分區,紮實推進保護傳承、研究發掘、環境配套、文旅融合、數字再現五個重點工程,內建推出一批标志性項目,以線串珠,以珠帶面,延續壯美運河千年神韻,打造具有首都标準、北京特色、時代氣象的北京市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使大運河成為文化之河、生态之河、發展之河、民生之河、融合之河。

北京段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目标,分為2021年、2023年、2025年三個時間節點。其中2021年,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管理機制全面建立,北運河通州段實作全線遊船通航,為全面推進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創造良好條件;到2023年,大運河沿線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傳承利用協調推進局面基本形成,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建設保護任務基本完成;到2025年,大運河各類文化遺産資源保護基本實作全覆寫,生态環境顯著改善,文化旅遊品牌影響力顯著提高,沿線區域協同發展更加深入,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成為标志性的文化符号。

發展藍圖來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本市将推進“河道、水源”“閘、橋梁”“古遺址、古建築”等三類大運河物質文化遺産與周邊環境風貌、文化生态的整體性保護,打造文化保護傳承與創新的典範;規劃建設大運河源頭遺址公園,保護修複八裡橋,加快推進通州古城核心區、張家灣古鎮等文物保護修繕,建設路縣故城考古遺址公園。

推進大運河沿岸生态環境治理,本市将建設觀水、近水的濱水休閑空間,整體打造水城共生、人水和諧的大運河生态文化景觀長廊;重點加強河道兩側綠化提升和環境整治,建設通州堰防洪體系,到2025年,基本完成北運河、通惠河、蕭太後河、壩河等重點河段綜合治理,實作河道水體全面還清。

發展藍圖來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本市還将促進大運河沿線文旅融合發展,建立通州大運河國家5a級旅遊景區,建設台湖演藝小鎮、張家灣設計小鎮等一批特色小鎮,建成大運河博物館(首博東館)、城市副中心劇院和圖書館等重大公共文化設施,推動通惠河部分河段、潮白河部分河段實作遊船通航功能。

為增進大運河兩岸民生福祉,本市将在沿線傳統生活生産區域内逐漸疏導不符合保護建設要求的設施、項目等,促進環境和整體風貌提升。鼓樓西大街、南鑼鼓巷、南新倉、通惠河沿線等一批傳統利用區将優化,集中整治提升公共空間、商業業态、建築風貌和交通秩序,建設具有大運河特色的高品質京味文化休閑區。

發展藍圖來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此外,本市還将推動大運河沿線交流合作,将發揮大運河聯接京津冀等地的軸線作用,促進沿線八省市以大運河為媒介開展交流合作,探索以文化交流帶動區域協同發展的新模式,持續辦好中國(北京)國際運河文化節、運河國際藝術周、京津冀文化交流季、中國大運河文化帶“京杭對話”等文化活動,加強沿線區域人文藝術交流。

發展藍圖來了!大運河國家文化公園2023年基本建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