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夜光杯,又名陽關玉杯。它以祁連山所産優質墨玉、黃玉和碧玉為原料,繼承傳統工藝精工雕琢而成,是很名貴的飲酒器皿。

據西漢東方朔《海内十洲記》載,西周(約公元前1066年—前771年)國王姬滿應西王母之邀赴瑤池盛會,席間,西王母饋贈姬滿一隻碧光粼粼的酒杯,名曰“夜光常滿杯”。姬滿如獲至寶,愛不釋手,從此夜光杯名揚千古。
夜光杯造型别緻,風格獨特,質地光潔,一觸欲滴,色澤斑斓,宛如翡翠,倒入美酒,酒色晶瑩澄碧。尤其皓月映射,清澈的玉液透過薄如蛋殼的杯壁熠熠發光。唐人王翰詩雲,“葡萄美酒夜光杯”,詩以杯名世,杯因詩增輝。
敦煌出産的夜光杯色澤有翠綠、鵝黃、羊脂白等,光澤長久不變,造型豐富多彩,聲譽最隆。
夜光杯本不發光,隻是因為那些身處漫長的絲路古道上的人們,到了敦煌,也就意味着快要出關了, 離家鄉與親人越來越遠了,再往西走就是西城地區,那裡的風土人情更是陌生。
在夜晚月圓時分,思鄉之情油然而生,心中回憶與自己親人們在一起的快樂時光。這時用墨綠色的夜光杯倒一杯絲路上盛産的葡萄酒,杯中波光粼粼,更加增添思鄉人憂傷的心情。或許夜光杯是以而得名呢。
夜光杯,是今天敦煌旅遊市場上的主要工藝美術品。這種玉雖然沒有豔麗的外表,卻因為其發黑發綠的色調而更顯其古拙感,使人更覺其身上所散發出來的滄桑的曆史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