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由白茶大課堂原創撰寫,未經允許,任何人和媒體不得轉載
《1》
看到一件古董,撲面而來的年份感。
那股蒼老感,是沒有辦法假裝的。
細密的藍鏽在青銅壺上,看起來像銀河,同時帶着冰冷的氣息。
仿佛看一眼,就會回到那個雨夜,那個寂靜卻暗藏不尋常味道的夜晚。
帶着曆史感且蘊含着神秘氣息的物件,是無法僞造的。
即便外觀一模一樣,但是感覺卻不同。
古董界,有專門制作赝品的作坊。
有些技術比較好的人,做出來的東西,道行比較淺的還真難以分辨真假。
這個時候隻有依靠專業的裝置,才可以辨識出來。
有的人,花了高價将赝品收回來,本想着等它抵達最高價值的時候,售賣出去擷取利益。
然,赝品的打擊突然空降。
一時間,手足無措,不知道如何是好。
《2》
白茶中,也有赝品。
身為明星爆款的老白茶,一直在被模仿,但是從來沒有被超越。
老白茶因為它的風味以及營養價值,被一衆老茶客喜愛。
但是想要成為老白茶,是需要時間的,再加上茶葉本身就是消耗品,喝一泡少一泡。
品質好且年份真實的白茶,數量是不多的。
随之而來的就是供不應求。有些茶友買不到老白茶的時候,甚至願意花重金隻為一親芳澤。
這一現象,讓某些不懷好意的人看到了利益在波動。
于是乎,做舊老白茶孕育而生,以漆黑的模樣僞裝成蒼老的樣子,被無數新茶友選購回家。
實際上,它真實的身份是劣質茶。
隻是,有不少新茶友對判斷老白茶真僞經驗不足,當聽到茶掌櫃的花言巧語,便聽之信之,将其帶回家。
有的時候,茶友們會選購做舊茶,是因為識茶經驗不足。
也有部分茶友,是因為覺得做舊茶也是茶,用于日常飲用完全沒有問題。
其實,這種想法很危險。
做舊茶,是利用做舊工藝制作而來的茶。
做舊工藝是以,渥堆、暴曬、高溫烘幹為主。
渥堆,就是将剛采下來的茶青厚厚地堆積在一起,讓其出現過度發酵的情況。
在過度發酵下,茶葉中的滋味物質以及香氣物質均會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内含物質變得稀缺。
最主要的是,在重度發酵時,茶葉内部會不會生出其他物質,這是未知的。
要是有某些不好的物質蘊含在其中,将其喝到肚子裡,唯恐傷身。
暴曬以及高溫烘幹,隻會讓茶葉裡邊蘊含着的養分大量流失,葉片被曬傷,被烤焦,風骨全無。
毫無内含物質的白茶喝到肚子裡,沒有任何價值。
曾經收到茶友寄來的做舊茶素材,漆黑如墨的茶餅了無生機,看起來讓人沒有絲毫胃口。
細細觀察後,還發現活生生的小黑蟲在茶餅上面爬行,一時間花容失色。
天啊,這樣的茶,怎麼敢喝!
當下趕緊拿出手機,将小黑蟲拍了下來,做成視訊釋出出去,給那些認為喝做舊茶無傷大雅的茶友提個醒。
《3》
有些人喜歡做舊茶,是因為喝高年份的茶極有面子。
随便上網去搜尋,可以看到很多年份超級高的做舊茶,有10年的,20年的,甚至30年的。
經常喝年份這麼高的茶葉,似乎擁有莫名的優越感。
有一次看到一位網友在某篇文章下方留言,你們這些4、5年陳的白茶也算老茶?我從來都隻喝10年以上的老白茶。
看到這條評論的時候,心中有3個想法。
其一,陳化了4、5年的白茶,當然算老白茶。
按照民間約定俗成的規定,當一款白茶陳化了3年及以上的時間,就可以叫老白茶。
是以,這位茶友對于老白茶的概念還需要加強。
其二,如果茶友喝的老白茶,年份真實且品質出衆的話,的确是一件值得驕傲的事情。
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真正老白茶多數都集中在3-5年左右,要是年份再高一點的話,數量就會非常少,且價格越來越高。
要是日常喝的茶均是10年以上的老白茶,隻能證明茶友非常“壕”。
其三,茶友所謂的老白茶,大膽猜測年份不真實。
品質出衆且年份真實的10年陳老白茶,隻有某些大廠以及白茶愛好者手中會有少量存貨,不到重要時刻,是不會輕易将其拿出來售賣的。
要知道得不到的,數量稀少的産品,才是最珍貴的。
能夠滿足日常消耗?真心不夠!
喝假年份的做舊茶,真的有面子嗎?
其實,在許多老茶客眼裡,隻不過是笑話一場。
與其為自己編織一場美夢,倒不如喝一款實實在在的老白茶。
《4》
有些人會為做舊茶辯解。
畢竟,将做舊茶歸為劣質茶一類,他的蛋糕就被動了。
這個時候,隻能颠倒黑白,靠着自己那三寸不爛之舌為做舊茶掩蓋缺點。
他說,做舊茶其實分為好幾種,有品質比較好的,有品質差的。
不知道,這些話說出來,能不能說服自己?
連自己聽了都不信的話,就不要說出來鬧笑話了。
也有人說,做舊茶其實是老白茶的另外一種工藝,采用黑茶的渥堆工藝制作出來,其實和白茶沒有什麼不一樣。
呃……還真能編。
要真這麼細分的話,那老白茶豈不是可以分為,渥堆的和沒有渥堆的;年份造假和年份真實的;儲存良好和儲存不當的……
如果認同這樣的話,隻能說明對白茶認識不夠深,以及對老白茶品質要求太低。
白茶中,從來沒有渥堆這一工藝。
白茶的工藝是以萎凋和烘幹為主,萎凋其實就是自然脫水的過程,将茶青及時攤晾、薄攤薄晾在離地70公分的水篩上進行日光萎凋。
而烘幹,則是利用文火慢烘的方式,将白茶的含水量烘幹至符合國标的要求。
總之,有渥堆這一工藝的茶葉,絕對不是白茶。
另外,老白茶對于倉儲的要求是極高的,唯有滿足密封、幹燥、陰涼、防潮、無異味等要求,才可以存出優質好茶。
要是在儲存的時候出了疏忽,茶葉在儲存的過程中已經受潮變質,那麼這款茶最後隻會變得毫無價值。
即便它的年份是真實的,也不值得花高價将其買回家。
一直認為,既然花了銀子,那麼帶回來的産品品質定然是要好的。
不然,到頭來不僅花了心思,得到的産品品質還存在問題,都是無用功。
真正的、品質出衆的老白茶,是經得起各項考驗的。
大家可以對老白茶的要求可以提高一些,不要覺得存了那麼長時間,要求放低些沒有關系。
實際上,完全沒有必要。
《5》
老白茶一直以來都備受關注。
常言道,欲戴皇冠,必承其重。
大家之是以會喜歡老白茶,并不是空穴來風。
一切皆是因為它值得,它的香氣和滋味,曼妙芬芳,沉穩内斂,帶着令人安甯的作用。
茶湯醇厚稠滑,如同熬煮了幾個小時的銀耳羹一樣,讓人叫絕。
這般婀娜的感受,絕非做舊茶可以相提并論。
做舊茶,一直以來都被老茶客視為不入流的産物。
可是,還是有不少新茶友對老白茶不熟悉,一不小心上當受騙。
如果正處于如此情況的話,那就趕緊去豐富自己的茶知識吧。
到未來,人人都摒棄做舊茶,沒有了市場,最後隻會走向滅亡。
歡迎關注【白茶大課堂】,了解更多白茶知識!
版權聲明:本文歸白茶大課堂菇涼陳(taimumagu)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