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号: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有次和朋友一起喝茶,帶的是大紅袍。
這款大紅袍,被一位常年喝慧苑水仙的朋友,大力稱贊。
他說,這款大紅袍,有香有水,拼配得極好。
的确,在聞香和品湯的時候,從中可以感受到水仙以及肉桂的存在。
花香中帶着桂皮香,湯水飽滿醇厚,喝起來宛若瓊漿一般,讓人心生愉悅。
花香是那種細幽型的香氣,有栀子花、茉莉花等的芬芳,銳利的桂皮香與花香交織在一起,是嗅覺盛宴。
稠滑醇和的茶湯包裹着茶香,啜茶時,香氣在口中泛濫,口齒留香,吐氣如蘭。
湯水順滑得都不用吞咽,直接順着舌面滑到喉嚨,被不自覺地咽下。
回甘生津的速度是極快的,且帶着肉桂的辛辣感。
這款大紅袍,下了血本。
這泡茶陪伴了我們一整個下午,每一沖的表現均不同,讓人想要更深一步了解。
将湯水含在口中,感受它的香,感受它的韻,感受它帶來的極緻享受。
《2》
大紅袍,一直以來都是武夷岩茶的當家花旦,外省的人或許沒有聽說過水仙、肉桂,但對于大紅袍還是有些印象的。
不過,有些人或許隻知道大紅袍,并不知道它是武夷岩茶。
前段時間,聽一位外省的茶友問,大紅袍和紅茶有什麼關系?
呃,都是茶……
真的要扯出點關系的話,隻能說武夷山也産紅茶。
市面上品質出衆的正山小種、金駿眉便來自武夷山桐木關。
除此之外,它們之間除了都是茶葉之外,并沒有什麼關系。
紅茶是紅茶,大紅袍是大紅袍,并不可以混為一談。
有些茶友一看大紅袍的名字裡面有“紅”字,便會認為它是紅茶,實際上它是武夷岩茶。
兩款茶的工藝是不同的。
大紅袍屬于岩茶,它的工藝主要有:
茶青-倒青-做青-炒青-揉撚-走水焙-複焙等等。
經曆過焙火的大紅袍,它的焦糖香,獨特的風味令人陶醉。
将其喝到口中,岩骨花香,展現得淋漓盡緻。
而紅茶(桐木紅茶),則屬于發酵程度較高的茶,工藝主要有:
茶青-萎凋-揉撚-發酵-複揉-揀制-均堆等。
像紅碎茶,在加工的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加獨特的風味,還會增加切碎這一工序。
諸多因素下,大紅袍與紅茶具有迥異的個性。
《3》
關于各類茶之間的關系,還有不少茶友犯迷糊。
尤其是剛剛開始喝茶的人,對各種茶之間的關系更是雲裡霧裡。
比如,安吉白茶與白茶的關系。
有不少人聽說安吉白茶,就會認為它是白茶中的一類。
殊不知,人家其實是綠茶。
安吉白茶的名稱中,雖然有“白茶”二字,但它并不是白茶。
我們常說的白茶,是屬于六大茶類中的一類。
根據白茶國标中的内容來看,采摘自大白茶、水仙茶樹以及群體種茶樹品種的芽葉為原料,經過萎凋、幹燥、揀剔等工藝制作好的成品茶,才可以叫白茶。
簡單來說,唯有滿足樹種以及工藝要求的茶葉,才可以稱為白茶。
安吉白茶顯然無法滿足上述的要求。
首先,樹種不對。
安吉白茶的原料來自白葉一号,屬于灌木型,中葉類,主幹明顯,葉齒淺。
之是以有白茶之名,是因為它在春季時,新芽是玉白色,葉質薄,葉脈是淺綠色的。
當氣溫逐漸升高,溫度大于23攝氏度的時候,葉片會漸漸由花白轉成綠色。
其次,工藝不同。
安吉白茶的工藝主要有,攤青-殺青- 攤涼-整理等。
上文有簡單講到白茶的工藝是以萎凋、烘幹為主,與安吉白茶完全不同。
最後,存放條件以及存放時間均不相同。
一般情況來說,為了讓綠茶的風味可以留存的時間更長,低溫儲存更好。
因為經過了殺青這一工藝,綠茶能夠儲存的時間不會太長,多數集中在12-18個月左右。
是以對于綠茶來說,趁早喝完為宜。
白茶,則不建議低溫儲存,常溫就好。
品質出衆且儲存得當的白茶,是可以長期存放的。
安吉白茶與白茶,根本就是兩類茶!
《4》
曾經紅極一時的鐵觀音,經常被人說是綠茶。
這與将安吉白茶誤認為是白茶,是一樣的情況。
安吉白茶會被誤會是白茶,是因為名字裡有相同的字眼。
而将鐵觀音誤會是綠茶,與以下3個原因有關。
其一,清香型鐵觀音與綠茶外觀上有些相似。
如此一來,就容易讓人出現誤判的情況。
其二,風味上有些相似。
兩款茶的風味清新,鮮爽,香氣清雅秀麗。在品味的時候,就會出現錯覺,兩者是一樣的茶。
其三,儲存方式相差不多。
有一位朋友,是鐵觀音的忠實粉絲,手中有不少存貨。
為了讓鐵觀音的風味不會太快發生改變,朋友會将其存放在冰箱裡,用低溫儲存的方式存放。
而綠茶因為害怕氧化,同樣會采用低溫儲存的方式,讓其風味留存的時間更長。
種種因素下,人們便容易出現鐵觀音是綠茶的錯覺。
然而,鐵觀音與綠茶是完全不同的兩類茶。
工藝不同,是它們之間最大的差別。
鐵觀音是閩南烏龍的代表茶,在制作的過程中,經曆了一定的發酵。
而綠茶,則是不發酵茶。
雖然清香型鐵觀音,香氣和滋味都與綠茶有些許相似,但兩者之間差距甚遠,不可混為一談。
說句實話,出去喝茶時,要是将鐵觀音當作綠茶,很容易鬧出笑話。
根據茶葉的外觀來判斷茶葉品類,十分不嚴謹。
稍不注意,就很容易錯認一款茶,喝茶的時候,喝不出它本身的風味。
因為在開始就錯了,一步錯,步步錯。
《5》
喝一杯好茶,其實是一種浪漫。
喝到一款好茶,會想象它生長的地方,它的制作過程,它的儲存條件。
讓稠滑的湯水撫慰着唇舌,帶着舒緩的節奏,讓自己得到放松。
隻是,喝茶應當喝得明白。
明明喝的是安吉白茶,卻将其誤認為是白茶。
明明喝的是武夷岩茶,卻誤會它是紅茶。
這麼糊裡糊塗地喝茶,難以懂得好茶真味。
曾經有位姐姐來尋茶,她說自己想要白茶。
将壽眉、牡丹以及銀針的圖檔發給她,都不是她想要的那種。
結果,鬧了半天才知道她想要的是安吉白茶。
看吧,要是喝茶的時候,不把茶類搞清楚真的很容易鬧笑話。
還是做一個明白人比較好。
再說了,将各類茶葉的關系弄清楚,出門喝茶聊天也更有談資。
要不然都不敢亂說話,害怕丢人啊。
茶友問,現在喝的大紅袍,會是純料嗎?
真正的大紅袍,隻有景區裡那幾棵樹,剩下的都是假的?
你真的認清白茶了?安吉白茶、月光白、福鼎白茶誰才是白茶
緻敬福建茶:從鐵觀音,到武夷岩茶、再到福鼎白茶的橫空出世!
喝岩茶茶醉?喝岩茶翻江倒海?喝岩茶滿口煙味?村姑陳給你支支招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