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曆奇妙的一天,然後回歸現實,沒有被生活瑣事折磨的愛情都是鮮活的明亮的。他們喋喋不休談天說地,彼此毫無保留,互相傾聽。或許這就是我們向往旅行的原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充滿了未知 奇幻,美好。
濃濃的獨立電影人風格,理查德·林克萊特。有的人管這叫一夜情,有的人管這叫至死不渝的浪漫。台詞設計獨具匠心,大段的對白架構起整部電影,感興趣的看得津津有味,不感興趣的直覺反胃。一口氣看完三部曲,回過頭來再看第一部,男女主當然竟是這樣的年輕。就像時隔多年翻到了老友的照片。
《愛在黎明破曉前》這樣的經曆誰會有第二次呢,足夠懷念一生。男生在邀請女生下車時說現在選擇為了讓你以後的選擇不後悔,以及他們在唱片店彼此眼神的躲閃和注視,在餐廳給"朋友"打電話表達内心,在彈鋼琴少年的窗前跳舞。愛情來了是擋不住的。
看第一部時會很奇怪,100多分鐘的電影就是一直在對話,對話,在不同的場景中喋喋不休。交流的美妙之處在于同頻,我說、你懂,抛得出接得住。不是任意一個人都可以是旅途中聊天同遊的良伴,這樣的偶遇中,幾乎隻憑眼神就知道對方是不是對的人了。
喜歡片中女主的一句話:我相信,如果真的有上帝,不會存在于我們身上,不在你身上,也不在我身上,而是存在于人與人之間的這個空間。如果真的有魔法,一定存在于了解别人和分享的嘗試之中。
因為是短暫的相處沒考慮過未來,是以他們毫無保留,坦誠,開放,女主一再提到“理智而成熟的成年人,喜歡兩個年輕人這種又自然又灑脫的态度。
被前面的德文聽力勸退了幾次,以為沒有中文字幕。火車上的美麗邂逅有了美麗的維也納夜晚,前幾天看到文章寫無法享受行走的現代人,看到男女主在夜色中笑談、凝望,這樣的場面已經很少再見到了,或許天氣适宜或許地區安全或許當時的人們還崇尚邊走邊談,不緊不慢。
聽男女主談論關于愛情,關于死亡,關于父母,關于婚姻,關于男人女人,可以有這般談論的對象就已經很足夠了。更何況還有互相偷看和看向遠處時他落在我身上的目光,我也感受過,非常的美好:最喜歡的大概是男主說要給女主拍張照片,于是拉遠距離凝視了好久。
愛和被愛,男女主的姓名、家庭出身、社會地位都沒有被談論,隻是互相聊天,聽取對方的想法感受靈魂,這種方式與現在的按房車來判斷對方是否值得花時間差別可太大了。把人當作人,讓情感回到人的原始沖動也挺美好的。
“愛情就是兩個害怕孤獨的人在一起逃避現實。”“人們對任何事情都抱有浪漫的幻想,那可沒有基于任何現實。” 男女主顔值太搭了,在一個唱片店的小隔音室,聽着黑膠唱片的音樂,兩個人互相偷看對方太絕了。
兩人從火車上相遇的聊天,就斷定了兩人之間有很大的化學反應。不然女生也不會跟着下了火車,兩人在維也納所遇到事也是浪漫的 包括為celine看手相的女人。和在河邊拿着很多紙為他們作詩的詩人 ,畫風非常浪漫,色調很漂亮,結尾他們第二天早晨便分開了,吻别着約定半年後再見。
開放式結尾,希望兩人能再次相遇。是一見鐘情也是靈魂伴侶,一直對思想交流契合而産生的愛情心之神往,影片中的男女主從頭到尾都在進行思想的碰撞和博弈,雖然不免被荷爾蒙幹擾。
從火車上的相談甚歡,到暢遊維也納的互相交心,再到夜晚的意亂情迷,最後分别時難舍難分,也許一天一夜就夠了,不是所有關系都需要永久。
這個故事,雖然我對于女主角的某些做法不支援,但是不得不承認很浪漫。電影結尾給了一堆空境,至于她們會不會再相見,這是薛定谔的事件。我隻是覺得,故事停在這裡反而是最好的,美不勝收因為沒有後來。
印象最深的是兩個人在唱片店聽歌,局促狹小的空間裡,連對視都小心翼翼,空氣中充滿着暧昧的氣息,最美好的永遠都是剛開始的互相試探和暧昧不明。或許一見鐘情就該止于此,因為一旦觸及現實,一切美好都會消逝。
謝謝觀賞,關注我,帶你了解更多娛樂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