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1年6月,中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71.6%。我們生存在一個龐大的數字社會,随之而來大家對個人隐私資訊的敏感度也在增加,資料安全與隐私保護的讨論越來越多。

在今年8月國家出台了《個人資訊保護法》,規範各行業對資料的搜集應用,而這一法規也在這個月正式施行。一方面,個人資訊保護是個大工程,涉及多方利益,需要探索和博弈;另一方面,個人資訊保護極重要,個人和産業都将受其影響,它關系到數字經濟的發展,乃至一場生産力革命。
随着《個人資訊保護法》的正式實施,企業将面臨前所未有的嚴格監管。紫日軟體作為資深的軟體服務商,針對數字營銷行業的發展,梳理了新法可能在以下兩個方面産生深遠影響。
對企業産生的影響
1.手機号資訊将被隐藏,企業無法繼續通過手機号識别不同來源使用者
新規之下,手機号作為使用者的重要資訊被隐藏,甚至其他可能作為統一使用者id的資訊,也會被隐藏。企業無法拿到使用者手機号後,也就無法自主對使用者進行短信營銷。
2.精準定向廣告将受到嚴格管控,精準營銷越來越難做
差別于傳統廣告,基于使用者大資料(标簽、位置、内容喜好)等多元度、“千人千面的”精準營銷,是數字廣告的最大優勢。然而,随着新法相繼落地施行,精準定向廣告将受到嚴格管控,對企業數字營銷在精準性、個性化營銷的效果上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
3.跨平台使用者資料傳輸受到制約,需以告知-同意為前提
《個人資訊保護法》是在确立以“告知-同意”為核心的處理規則、保障個人的知情權及決定權。是以,一方面無論是品牌還是平台均有保護使用者個人資訊的義務,另一方面進行跨平台的資料傳輸同樣需要獲得使用者授權同意。
給企業帶來機會
加強資料保護雖對數字營銷行業短暫造成了挑戰,但長遠來看,也會讓行業更規範,更有序,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從這一層面來看,數字營銷行業将迎來2個發展趨勢。
1、增強私域的營運,一定是未來數字營銷的趨勢。
紫日軟體觀察到,私域營銷與資料隐私并不相悖,将選擇權還給使用者并且讓使用者擁有拒絕的權利,實則是對企業提出了更高的營運要求。換句話說,新法正在“迫使”私域營銷進入下一階段。是以,對企業來說,增強私域的營運是新規下的必然趨勢。這裡需要強調的是,如何引導使用者自願進入私域,建構良性私域生态是未來企業營銷關鍵點。
2、多跟上下遊進行合作,對有限資料的深度挖掘
對有限資料的深度挖掘,未來會越來越成為發展的重點。未來企業獲客成本必然會增加,在有限預算下,多跟上下遊進行合作,依據一方資料進行數字營銷會成為主流。
紫日軟體有話說
據中國資訊通信研究院《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顯示,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9.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3.3萬億元,占gdp比重為38.6%,占比同比提升2.4個百分點,成為中國穩定經濟增長的關鍵動力。
我們已經來到了數字化時代,而數字化帶來的根本變化就是轉向以客戶為中心。紫日将幫助企業做好數字化系統基建,通過精細化管理營運私域流量,建構獲客、互動、轉化、留存、裂變的營銷閉環,圍繞客戶全生命周期提供一套完整的解決方案,賦能更多企業實作私域業态的長效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