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三個原因。
《三國演義》和《水浒傳》都是我國四大名著之一,在民間有非常高的知名度,其中的那些著名人物,更是廣閱聽人人的好評,喜歡,但是在評價這兩本名著中的人物時,我們會發現一個特别奇怪的地方,那就是大家在評價三國人物時,總是會将他們評價為英雄,而評價為水浒人物時,卻将他們評價為好漢,這是為什麼呢?為啥不把三國人物評價為好漢,不把水浒人物評價為英雄呢?

事實上,之是以會出現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評價,主要是有三個原因!
一、三國人物和水浒人物的行為處事大不相同
在大衆的印象中,“好漢”指的是勇敢堅強的人,這種解釋比較正面,不過除了這種正面的解釋,“好漢”其實還有強盜的意思,這就比較負面了,是以說“好漢”這個詞其實有亦正亦邪的意思,主要看你怎麼了解。而“英雄”這個詞,主要指的是比較有才能勇武的人,無私忘我,不辭艱險,英勇的人,可以說,“英雄”這個詞就是典型的正面詞彙!也正是因為“好漢”和“英雄”這兩個詞彙在釋義上有所不同,是以他們才被分别用來指代水浒人物和三國人物,因為這兩撥人物的行為處事大不相同!
水浒中的梁山好漢,他們的遭遇雖然令人同情,尤其是《水浒中》的電視劇中,把他們打造成為了典型的悲壯英雄,拔高了他們在百姓們心中的地位。但事實上呢,在原著中,梁山好漢的形象可并不是非常正面的!雖說梁山好漢中不少人是受到朝廷欺壓,被迫走上了不歸路,但也有很多人本身就是作奸犯科之輩,他們本身就不是什麼好人,至于說路見不平一聲吼的那種好漢,在梁山其實并不多!
大家所熟知的憨厚漢子李逵,在原著中那可是典型的欺軟怕硬的人,而且他還特别喜歡濫殺無辜,視人命如草芥,說實話,他就是一個惡魔的存在,哪裡算得上是什麼好漢?而像李逵這種濫殺之人,梁山上可并不少,是以說啊,這些人隻能用好漢來稱呼,因為好漢中有一個意思就是強盜,而梁山中人本身就是強盜!這可并不是什麼好詞!
反觀三國人物,他們的個人品行則比梁山中人好多了,至少他們中的很多人,一開始的從軍目的是為了報效國家,拯救黎民于水火,而并非是貪圖個人享樂,這是他們和梁山中人的一個大差別,典型的就是劉備、關羽、張飛三人。當年他們本身是平頭百姓,是可以過安生日子的,但為了打擊黃巾軍,為了匡扶漢室,他們走到了一起,譜寫了一段傳奇,這才是英雄該幹的事!
二、格局不同
三國人物,打生打死,互相混戰,但他們的終極目标,其實就是為了一統天下,還天下百姓一個太平盛世。而梁山人物呢,他們打打殺殺,為的是貪圖享樂,為的是對抗朝廷。把這兩者的目标對比一下,就會發現這兩方人馬的格局完全不同,很明顯三國人物的格局更大,他們是站在天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這種人當得上英雄的稱号!而梁山中人,并沒有站在天下的角度,沒有站在黎民百姓的角度考慮問題,隻是站在梁山自己來思考,相比而言格局太小了。
三、道德标準不同
三國演義中,東漢的皇帝雖然還存在,但是東漢已經名存實亡了,站在道德層面來評判,三國人物的行為其實是可以了解的,畢竟東漢已經完了,他們的行為不算是造反,相反還算是在為統一天下做自認為正确的努力。而水浒傳中呢,強大的北宋朝廷仍然存在,天下并沒有分崩離析,梁山衆人的行為就是造反,這種行為在中國的傳統價值觀看來,是非常叛逆的,是以不可能用“英雄”這個詞彙來形容梁山的那些人物,最多用“好漢”這個詞,算是同情他們的遭遇,但是并不做鼓勵!
結語
綜合來看,之是以三國人物叫英雄,水浒人物叫好漢,主要是有三個原因!一、三國人物和水浒人物的行為處事大不相同,三國人物的行為更加光明正大,他們的目的是為了報效國家,拯救黎民于水火,而水浒人物貪圖享樂,視百姓如草芥!二、兩方人物格局不同,三國人物是站在天下的角度來考慮問題,是在争奪天下,而梁山人物隻站在自身角度看問題,沒有着眼于天下。三、道德标準不同,三國混戰,發生于漢室天下分崩離析之際,而梁山作亂,發生于北宋統一之時,雙方所面臨的道德評價不同!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留言讨論哦!
(本文主要參考《水浒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