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董明珠有點懸

董明珠有點懸
董明珠有點懸

文:琅琊公子

來源:麗爾摩斯

格力電器真的不行了嗎?

2021年第三季度财報一經釋出,格力電器業績下滑的消息瘋傳開來,引發了市場的各種熱議與猜測。

根據三季财報,格力營收為470.83億元,同比減少16.50%;淨利為61.88億元,同比減少15.66%。這個成績成為格力電器近3年來同期最差業績,顯然無法達到市場預期。

而這一年來格力電器的股價一直跌跌不休,一年之内市值已經銳減了2000億!

與此同時,格力電器出現多位機構股東減持的情況。其中香港中央結算有限公司減持超過2億股,中央彙金資産管理有限責任公司減持超過4400萬股,珠海格力集團有限公司減持超過1700萬股。據統計,公司前十大股東的合計持股比例由二季度末的51.09%下降至46.10%。由此可見,這些投資機構正在逐漸撤退。

作為世界500強,格力電器是中國空調行業的龍頭老大,在中國乃至世界的電器行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具有極強的盈利能力,在過去幾十年曆史裡,也為投資者們創造了豐厚的利潤。

作為格力電器的掌門人,董明珠因其獨特的個人魅力,一直都是新聞媒體的焦點人物,被當作傑出企業家的代表,更是被大家親昵地稱為董小姐。董小姐掌控下的格力電器,一直以來都是市場追捧與頌揚的對象。

但是,情況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格力電器市值銳減的背後,是諸多問題的交織——短期業績下滑的背後,還有諸多長期戰略性問題,比如格力收購銀隆的進退維谷,董明珠接班人的懸而未決等。

這一次,董小姐面臨的挑戰應該說是前所未有。

1 老二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格力電器的業績下滑,并不僅僅是業績的下滑,它是整個市值的下滑,更展現了市場地位的下滑。

這種下滑近幾年已經表現得十分明顯,而2021年表現得尤為突出。

格力、美的、海爾智家被稱為中國家電三巨頭,長期以來,格力一直都是家電行業老二,空調行業老大,市場地位可謂固若金湯。然而近年來,随着格力業績的下滑,這種穩固的格局被一再打破。

2019年年報顯示,在年總營收上,美的為2784億元,海爾智家為2008億,而格力為2005億,格力電器被海爾智家所趕超,跌至第三。

不僅如此,在2020年的營收上,美的空調以1212億元首超格力的1179億,空調老大的地位,格力也被美的所取代。

而在今年三季報上看,美的集團營收875億,海爾智家營收583億,格力營收470億,格力不僅遠遠落後美的,與海爾的距離也在繼續拉大。

營收與淨利大幅下滑,但是存貨卻持續上升,直逼400億,創曆史新高,而2020年同期存貨略超200億元,存貨同比增長了92%。而與年初相比,增長也達到42%。居高不下的存貨,據測算足足需要一個季度才能消化完畢。

此外,格力負債票據也在上升,超過400億元,2020年同期則隻有189億元,同比增幅超過一倍。公司的長期借款也在暴增,三季度為88.4億元,2020年同期是15.7億元,增長高達460%。

一邊是業績下滑、股東減持,另一邊是存貨上升、負債高漲,是以第三季度财報一經釋出,立刻導緻格力電器股價下跌。截止11月1日,股價跌至最低35.9,創下年内最低記錄,與66.79的高點相比,格力電器已蒸發近2000億。

就目前市值來看,格力所剩市值僅為2200億,海爾智家市值則高達2800億,超過格力600億,而美的市值更是高達5000億,比兩個格力還高600億。

雖然作風硬朗董小姐自稱從來都不關心股價,但是作為旁觀者卻不得不為格力感到擔憂,因為無論是從營收還是從市值來看,格力連老二的位置都保不住了。

2 銀隆前途未蔔

今年8月底,格力電器還有一次戰略舉動,以18.28億元的價格拍下銀隆新能源30.47%股權。

同時,董明珠将其個人持有的銀隆新能源17.46%股權一并委托格力電器,進而讓格力電器控制了銀隆新能源47.93%的表決權,成為控股股東,也就是說銀隆新能源成了格力電器的子公司。

第三季度财報正是格力電器收購銀隆新能源後的第一份成績單。

收購銀隆表面上為格力電器開辟了一個全新的賽道,但是也可能讓格力電器跌入深淵,因為銀隆很有可能成為一個無底洞。

董明珠有點懸

在格力電器的發展過程中,長期以來以專注空調行業,也是以長期占據龍頭老大的地位,但是多年後随着行業觸頂,便難以再拓展足夠的市場空間,格力開始尋求新的增長方向。

先是在空調之外,生産多種生活家電,但是不成氣候,營收占比一直都非常之低;後來又進軍智能手機,卻又毫無起色;于是又開始尋找其它賽道,董小姐瞄準了新能源。

實際上早在2016年,董明珠認為新能源汽車是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以它提出以130億元收購銀隆100%股權方案,讓銀隆成為格力的全資子公司,但是這個計劃由于中小股東的反對而宣告失敗。

于是個性強悍的董明珠以個人名義投了足足10億元,并在接下來的幾年時間持續增持超過17%。曾經130億收購100%股權,而今年18億就能收購30%股權,這就明确告訴世人銀隆越來越不值錢,同時也證明董明珠對于銀隆這筆投資實際已經嚴重虧損。

銀隆财報顯示,2020年銀隆全年營收43.25億元,淨利負6.88億元,而2021年1到7月,銀隆的營收為10.58億元,淨利負7.63億元。銀隆收入在大幅減少,虧損在繼續增加,形勢越來越嚴峻。

在虧損的背後,銀隆還有管理黑洞。2018年11月,爆出銀隆集團董事長魏銀倉與總裁孫國華涉嫌侵占公司利益超10億,後來魏銀倉逃往美國,孫國華等6人被刑拘。據媒體報道,這個魏銀倉其實是個騙子,在騙取董明珠們幾十億後便移居海外,此外銀隆還存在高額的負債。

是以,銀隆表面上給董明珠帶來了新能源賽道,但也是一個爛攤子。

當然,如果僅僅是投資幾十億,即便是全部虧掉,對格力電器來說也不會傷筋動骨;但是,董小姐敢于押上自己全部身家投資銀隆,這種背水一戰中有更深的意圖。

投資銀隆,這是格力繼智能手機失敗後的再一次的轉型,這次轉型顯得無比重要,因為它的成敗很大程度上決定着格力未來的格局。

銀隆核心資産就是兩個,一是钛酸锂電池生産,二是整車生産。早在2016年釋出收購銀隆方案時,格力宣稱有意以這次收購為突破口,切入新能源汽車生産研發領域,并拟将锂離子電池、新能源汽車及儲能業務打造為公司未來重要的業務增長點。

而在今年收購銀隆時,格力電器釋出的公告則改了口吻,稱收購銀隆是落實“立足家電行業,穩步拓展多元化新興業務”,其中提到要提高汽車零部件的市場佔有率,而并沒有明确說造汽車。相較于前,格力此次對于顯得更加的謹小慎微、如履薄冰。

無論是造車還是造汽車零部件,甚至造钛酸锂電池,對于格力來說都很重要,因為空調市場已近飽和,天花闆非常明顯,格力必須開辟第二增長曲線。

是以,這一次押注轉型,對于董小姐來說,實在是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3 接班人懸而未決

除了格力電器業績下滑、銀隆進退兩難,更讓市場擔憂的是董明珠至今沒有接班人。

還有不到3個月,2022年1月董明珠本次任期就要結束了,她的去留問題值得關注。而比這更重要的是,對于一家世界500強公司來說,接班人卻遲遲不見蹤影,這是不常見的。

作為格力電器的靈魂人物,董明珠性格強悍、作風硬朗、才能出衆,被人稱為鐵娘子。從1990年加入格力,在這30多年裡,董明珠的貢獻對于格力電器的發展壯大,具有無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即便董明珠有淩雲之志與擎天之才,也不得不承認的一個現實:鐵娘子老了!

西風一夜催人老,凋盡朱顔白盡頭。董小姐出生于1954年,如今67,再過3年就是被稱為古稀之年的70歲。雖然上市公司不存在退休一說,但是關于她的接班人一直被人熱議,因為在董小姐的強悍個性之下,格力似乎從不存在二号人物。

董明珠有點懸

本來在格力電器的管理層中,黃輝與望靖東曾是董明珠的左膀右臂,與董明珠一起組成了管理鐵三角,這兩人均被大家視為董明珠下一任接班人的得力人選。

其中黃輝是執行總裁,屬于格力電器的元老級人物,從普通員工做起,一步一個腳印,一直踏入董事會,并在2017年升為執行總裁。望靖東是董事會秘書兼财務負責人,服務格力近18年,擔任董秘11年,也被視為格力最有權勢的人物之一。

但是2020年8月,望靖東因為牽涉内幕交易而被迫離職,2021年2月黃輝也宣告離職,進而宣告格力電器管理鐵三角徹底解體。

而在新一輩的年輕人中,董明珠也表示一直在尋找,但是卻一直都沒有合适的人選。董明珠曾表示:“我真的是希望現在有年輕人能頂上來,這是最好的時機。因為我們的品牌、整個團隊、包括我們的制度已經達到了一個非常完美的狀态。”

反觀美的,創始人何享健未雨綢缪,提前10年開始用心培養接班人,2012年退休時将公司交給跟了自己27年的方洪波,哪怕他曾經僅僅隻是一個内刊編輯。方洪波上位之後,果然不負所托,進行戰略改革,帶領美的開啟了新一輪的增長周期,實作了公司整體上市,讓美的煥發出嶄新的氣象。

董明珠需要反思,為什麼她一直找不到接班人?

結語

六年前的2015年,同樣是第三季報,格力電器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業績下滑,當人們懷疑格力遭遇了危機時,董小姐則硬朗地回答:格力不僅今年沒有危機,過去25年裡,格力也從未遇到過危機,在外界認為格力面臨危機時,格力每次都實作了跨越式發展。

六年後的今天,形勢已大不同——在主戰場上,空調老大的地位悄然易主,被美的所取代;在次戰場上,小家電不成氣候,手機業務不見起色,最近收購的銀隆新能源也前途未蔔。

而作為格力電器的靈魂人物,董小姐也将在兩個月後任期結束。格力電器可謂天時、地利與人和盡失。

2019年在被問及接班人時,董小姐說:上市公司沒有退休時間,幹得好就幹,幹不好就退。這話沒錯,對于“唯利是圖”的投資人來說,更是如此。不過如今,看着不斷下滑的業績,跌跌不休的股價,2000億關口掙紮的市值,相較3年之前,這次董小姐繼續連任的籌碼已經少了很多。

這一次,重重困難之下,格力電器能否再次實作跨越式發展,實在是玄之又玄。

- end -

星标關注“麗爾摩斯”微信公衆号

為您帶來有偵探視角的深度财經報道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