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痛症”(insensitivity;insensitivity to pain in;analgesia),實際上名為“先天性無痛症”,是一種遺傳性感覺自律神經障。這種疾病類型的患者,其痛感的傳導受到阻滞,即喪失了痛覺,但智力及冷熱、震動、運動感覺等感覺能力則發育正常。
完全喪失痛覺,意味着對有害刺激喪失了警覺,一個具有複雜調節功能的生命系統是不會輕易走向自我毀滅的“無痛症”的。據估計,将那些未被确診的患者算在内,全世界可能也隻有不到40位的無痛無汗症的患者。至今無痛無汗症在全世界的醫學界還是一個未解之謎。那麼為什麼扯到無痛症?應該有人已經猜到了。淺上藤乃因為人為原因有後天的無痛症,于是,一個隐藏着傷痛的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痛覺很多時候是一個人活着的證據,因為會痛,是以才知道傷害的可怕,是以才會溫柔才會善良。疼痛也是可以對比出其他感覺的方式之一,所謂有光的地方就會有陰影,有了疼痛人才會知道那些更多的好多或壞的感覺,複雜化的感覺是人感受自己活着的證明。
那麼,失去痛覺,不知道什麼是疼痛也就不知道與之對比的感覺,那麼很大程度上失去的也就不止痛覺了。活着卻沒有感覺,那麼也就會質疑自己是否活着,因為感覺不到自己活着。不知道疼痛,也就無法對疼痛産生相應的感情,也就無法了解到人的傷痕。諷刺啊,人類如此讨厭疼痛卻必須要疼痛才能夠真正的活着。
那麼,真的就不知道疼痛嗎?淺上藤乃是無痛症,後天的無痛症,為了封印她的能力而人為造成的;從小失去了的感覺,導緻沒有對疼痛的認識,結果就是由于直接痛覺的缺失導緻對痛覺帶來的恐懼、死亡等完全沒有概念。一個沒有死亡概念的人和死了的差別在哪裡?由于是行屍走肉一般的存在,是以後來被強bao了的時候才會毫無感覺,就算被侮辱了也不清楚是什麼概念,就算被一次次的叫出來侵犯也沒有任何感覺;直到一天,被球棍打中了脊柱導緻了痛覺的暫時恢複。于是,第一次接觸到痛覺導緻的恐懼、以往被侮辱的恥辱、對死亡的感受等等缺失的東西瞬間全部回歸了。在那時,某些傷疤也就揭開了。
确實,也許沒有了痛覺就可以沒有那些表面上的傷痛,但是,心裡卻是在流血啊。明明活着卻無法感受到,明明活着确像死了一樣,明明活着卻沒有活着的人該有的一切。那到底是活着還是死去了,自己也就不再知道了。失去了活着的實感,不知道何為失去,不知道何為生活,不知道何為生命。
但是,即使這樣心中也會痛苦,為自己的悲慘而痛苦,為自己的活死人狀态而痛苦,為這樣而無法得到溫暖的自己而痛苦。越是得不到疼痛卻越是期待疼痛,得到了疼痛卻又恐懼疼痛。真正的疼痛,卻早已植入了心中,心一直在受傷,。“痛覺殘留在腹部之中”也就象征了痛覺一直殘留在心中。
其實,哪怕再如何無痛,在如何遮掩表面的疼痛,心中的疼痛都會一直存在。無痛的隻是表面,真正的天天一直存在。其實在現在繁忙的三次元生活中,我們又何嘗不是“無痛症”呢?披着虛假的外衣,掩蓋着真實的自己;為了不被排斥,一直傷害着自己。确實我們不再痛了,但是真實的自己呢?難道真的無痛了嗎?
“痛覺殘留在腹部之中”,這種東西怎麼可能消失。比起這種表面的無痛,結果讓自己的心在流血還不如哪怕表面的疼痛,至少不會心中流血。表面無痛了,卻也迷失封閉了真正的自己,内心感受不到溫暖。真正的痛,隐藏在心中,随着時間的流逝逐漸加深,最終心變得支離破碎。
文/夕立
微信公衆号&頭條号:二次元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