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鬼吹燈》、《盜墓筆記》之類的小說或影視劇,盜墓賊在盜墓的過程中,往往是險象環生、危機四伏。雖然現實中的古墓沒有小說中那般誇張,但墓主人設機關卻屢見不鮮。畢竟沒人願意自己的墳墓被盜。而在1957年考古專家發掘一座隋朝古墓時,卻遇到了石棺上刻詛咒的情況。事情究竟是怎麼回事呢?聽爆史君給大家慢慢道來。

  1957年,中國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工作者們在西安城西的梁家莊附近,意外發現一座古墓。考古專家們原以為這是一座普通的古墓,沒想到它卻是儲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通過現場發掘可知,該墓室深度可達2.9米,墓室的南邊有一斜坡型墓道,長6.85米。在夯土層之下,便是石棺。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考古發掘

  清理完夯土後,專家們在墓室中看到了一具石椁。石椁長2.63米,高1.61米,寬1.1米,由17塊青石闆拼接而成。揭開石椁,隻見一口造型逼真的殿堂式石棺映入眼簾。整個石棺的棺蓋被雕刻成殿堂的屋頂,而屋頂也以浮雕的方式雕刻出瓦片、闆瓦、筒瓦。就連檐頭的瓦當上也陰刻出當時最流行的蓮花紋。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石棺

  就在專家們為石棺的精美而贊不絕口時,一位考古學者變了臉色。衆人順着他手指的地方望去,隻見石棺上赫然刻着四個大字:“開棺即死”!盡管學者們都是無神論者,但是在考古挖掘現場看到這樣的詛咒,還是背脊發涼。究竟是否需要進行下去呢?專家們猶豫再三,最終還是決定打開棺材。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石棺刻字

  而事實證明,他們真的賭對了。在石棺中,除了常見的陶俑及少數陶器外,還出土了大批珍寶,包括金器、玻璃器、鋼鐵器、骨、木漆器和絲織品等,累計230餘件随葬品。這些東西對于研究隋朝的曆史,具有非常大的幫助。那此墓的主人是誰?她為何會有如此規格的随葬品呢?通過現場出土的文物,專家們也找到了答案。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李靜訓項鍊

  據墓志銘顯示,這座古墓的主人名為李靜訓,字小孩,隋朝人。她的曾祖父是北周大将軍李賢,封爵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不僅跟着北周武帝宇文邕滅掉北齊,而且還與楊堅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國。由于李崇在48歲時戰死沙場,是以李靜訓的父親李敏(李崇兒子)自幼被養在宮中。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楊麗華

  李敏多才多藝,長得又帥,楊堅的長女楊麗華(原北周皇後)就将女兒宇文娥英嫁給了她。宇文娥英與李敏的女兒,就是李靜訓。楊麗華本來是北周的皇後,沒想到父親楊堅卻篡周建隋,讓她有苦難言。盡管父親允許她再嫁人,但楊麗華卻堅持為宇文邕守節。為了排遣寂寞,她就将外孫女李靜訓接進宮中撫養。

隋朝9歲女孩石棺刻“開棺即死”,專家猶豫再三,還是決定打開古墓發掘石棺主人李靜訓

李靜訓

  誰知,李靜訓竟然在9歲時夭折了!楊麗華悲痛欲絕,為李靜訓舉行了豪華葬禮。将其生前用過的一切物品都葬入了棺椁。為了防止盜墓,楊麗華還在棺椁上刻了“開棺即死”的字樣。是以石棺上的字樣并非詛咒,隻是楊麗華吓唬人的手段罷了!隻是沒想到,陰差陽錯之下,9歲李靜訓的墓,竟然意外成了儲存最完整,等級規格最高的隋代墓葬。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