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十二生肖之首,幾千年來,小老鼠一直都是,人們又愛又恨的一種動物,可恨在于它們總是偷吃農民的莊稼,家庭中的糧食,但是從古代開始,各類神話故事中,都有展現小老鼠活潑機靈的形象,不僅僅是在華夏大地,在幾千年前的古羅馬,小老鼠也扮演了可愛的角色,甚至還發現了皮制的老鼠,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接下來讓我為您揭秘。

(本文所有圖檔,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号作者删除。圖檔與内容無關,請勿對号入座)
曾經稱霸歐洲的古羅馬帝國,雖然早已消亡,但是卻留下了大量的雄偉古遺迹,供後人研究欣賞,其中,著名的羅馬帝國西北邊界防線——哈德良長城,如今已然成為了英國的地标性建築物,據古籍記載,這條“長城”建造于公元四十三年,為了嚴密控制大不列颠島,耗時六年修築完成,全長能達到七十三公裡,高約五米,上面還築有堡壘、瞭望塔等防禦裝置,近日,專家又在這道長城上有了新的發現。
文德蘭達要塞,就在哈德良長城以南的不到兩公裡處,在一九九三年,考古學者伯莉(Birley)在很偶然之間,發現了這個要塞,所謂的要塞,其實隻是一個相對較為獨立,并有一自衛能力的小村莊,當然,等到伯莉發現它的時候,早已是一片廢墟,但是廢墟也有它獨特的美,從一九九三年開始,陸續有七千餘件文物出土,這對于全英國乃至全世界都是一個極具有影響力的發現。
時間到了二零一九年,此時的伯莉,已經成為了文德蘭達博物館的館長,這一天,她正在和館裡的同僚們,一起整理一些老物件兒,突然,一袋皮革殘片引起了伯莉的注意,她回憶了很久才想到,這袋殘片是随着一大堆青銅器皿一起出土的,由于當時需要研究的物品太多了,是以這袋皮革殘片就可能是被忽略掉了。
當伯莉打開這袋重新被封存二十幾年的皮革殘片時,她和她的同僚們都在仔細觀察有沒有值得研究的物品,忽然,一個皮質的小玩意兒進入到了他們的視線中,這居然是一個皮質的“小老鼠”!經過伯莉的仔細測量,皮老鼠全長十二點二厘米,寬達到了二點六厘米,之是以叫它“皮老鼠”,不僅是因為它的外形就像一隻小老鼠,更主要的是,它的身體上還“長”着眼睛和耳朵甚至毛發也都被刻畫得栩栩如生。
為什麼會有這樣一個奇怪的小玩意兒出現呢?要知道當時的古羅馬,可是一個熱衷于攻殺掠奪的國家,這個玩意兒的出現究竟意味着什麼呢?首先,大部分人認為,這顯然就是當時的皮匠,閑來無事,就用做皮甲剩下的廢料,随手剪成的,隻是為了消遣時間而已,沒什麼特殊的意義。
但是另一些人持反對看法,他們大都是研習過古羅馬語言和傳統的人,他們發現,在古羅馬戰神的表達方式中,小老鼠和親愛的,是一個意思,也就是說,這有可能是一個信物,象征着兩情相依。
最後,伯莉思考良久,說出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盡管古羅馬帝國連年征戰,但是孩子的天性是不可磨滅的,那就是“玩”,活老鼠不能玩,那就玩皮老鼠,想一想,這個活靈活現的玩具一出現,絕對震驚全場,這個玩具可以吓人,可以整蠱,可以标新立異,總之一句話,擁有皮老鼠的孩子,一定會成為“孩子王”是以,這個“皮老鼠”很有可能就是一個小玩具,是那個年代小孩的“寶貝”。
形狀奇特,造型可愛的“皮老鼠”究竟是幹什麼用的,三種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我們需要更多的發現相關線索,才能完全解答出關于這個小玩意兒的一切,但是小編更希望它是小朋友手的玩具,畢竟小孩子天真活潑的成長,這本身就是一件讓人愉快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