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菩薩——橋

作者:悠悠行雲

文/葉信高

很早很早以前,山腳下有條小河,河邊有一座廟,廟裡供着好多尊大小不一的木雕菩薩。

一日閻王爺跟那廟裡的主管菩薩講:明日将有一個陽壽該盡的人,從你廟前經過,你得看準了,誰該死,告訴我。

次日,可巧。那主管菩薩接到另一個菩薩邀約,得神遊玄奧仙境赴會。神靈行前,吩咐廟裡衆小菩薩,把閻王爺的讬咐交待清楚,便神遊赴會去了。

菩薩——橋

晌午,天氣突變。一場傾盆暴雨,山洪滾滾,把個小河給漲得水齊岸,橋被毀。此時,有一猛勇将軍人物,大概是戰敗落荒而逃,後有無數追兵,搖旗呐喊緊緊追殺。隻見他飛快入廟,前後一看,無藏身之所。再一想,即便躲在廟裡,那麼多追兵,還不翻個底朝天。情急之下,急中生智,看那最高的木雕菩薩,足有丈餘,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扳倒,扛到河邊,豎起來,猛一推。恰到好處,搭在小河兩岸。先略試一下,急忙擡起右腳,逢中一踮,一躍,一蹭,越過急湍洪流,飛奔遁入密林。

那些追兵,湧進廟,細搜無果,隻得望河興歎。撤。

三伏天暴雨,說下就下,說停就停,山河洪水,易漲易退。午後便又驕陽似火。這時,大路口一老一少,匆匆趕到廟前,原來老者是進京趕考的老秀才,那少年便是侍從書童。倆人一到河邊,老者一看,一驚,見一木雕菩薩倒在河裡,忙俯伏在地,三拜九叩首。

菩薩——橋

于是乎,主仆兩人,“嗨呀呵,嗨呀呵”,忙把那木雕“菩薩”拖上來,擦抹幹淨,搬回廟裡。扶起,歸原位。焚香跪拜。口中念念有詞,“大慈大悲的菩薩哇,我把菩薩擦洗幹淨,歸回原位。焚香祈禱,請菩薩保佑我此次趕考,榮登榜首,一舉成名,高官厚祿,享盡榮華富貴。升官發财之日,我定重建廟宇,為菩薩改換金裝。”三拜九叩,折騰一番方離去。

菩薩——橋

日落西山去,天色漸暗,大菩薩神遊赴會歸來。

一進廟,便問衆菩薩,交代事宜辦得何如?廟内菩薩都衆口一詞,說今天有一魯莽軍人,隻為逃命,無視神靈,竟敢将大菩薩替身當木頭搭橋過河,此人該死無疑。

那主管菩薩細聽分說,便言道,此人不該死。衆菩薩驚詫,何? 大菩薩慢條斯理,曰:蝼蟻姑且偷生,何況于人,生死危難時刻,誰不求生。那軍人征戰疆場,不信神佛菩薩,不在我等管轄之内,我無權無責問罪于他。他既不信神拜佛,在他眼裡,那木雕本就是一根木頭,拿木頭搭橋何錯之有。故不該死。

菩薩——橋

又問,可還有何人經過?

衆菩薩又将那進京趕考的老秀才之事前前後後細說一遍。

于是乎,大菩薩曰:看來陽壽已盡當屬此者。衆菩薩更加驚訝!……?

大菩薩言道:那趕考人,當飽讀詩書,通曉世理,豈不知“拿蹲缸闆,雕菩薩,糟蹋神靈。”這民間俗語。他竟把被人踩踏過的木橋移到廟裡當菩薩,這豈不是對菩薩之大不敬。再說,他信佛敬神拜菩薩,純為求自已升官發财享榮華富貴而已。若此等人物如願以償,當官隻為謀财,又何能造福與人間,我等“普度衆生”又從何說起。此人孽根深重,不可久留世間。

菩薩——橋

衆菩薩一聽分說,紛紛點頭稱是。

傳說事後,不知何時何人在廟門前作一聯:“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

再其後,又有好事文人續:“究竟誰是誰非,到底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