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叶信高
很早很早以前,山脚下有条小河,河边有一座庙,庙里供着好多尊大小不一的木雕菩萨。
一日阎王爷跟那庙里的主管菩萨讲:明日将有一个阳寿该尽的人,从你庙前经过,你得看准了,谁该死,告诉我。
次日,可巧。那主管菩萨接到另一个菩萨邀约,得神游玄奥仙境赴会。神灵行前,吩咐庙里众小菩萨,把阎王爷的讬咐交待清楚,便神遊赴会去了。

晌午,天气突变。一场倾盆暴雨,山洪滾滾,把个小河给涨得水齐岸,桥被毁。此时,有一猛勇将军人物,大概是战败落荒而逃,后有无数追兵,摇旗呐喊紧紧追杀。只见他飞快入庙,前后一看,无藏身之所。再一想,即便躲在庙里,那么多追兵,还不翻个底朝天。情急之下,急中生智,看那最高的木雕菩萨,足有丈余,便不管三七二十一,扳倒,扛到河边,竖起来,猛一推。恰到好处,搭在小河两岸。先略试一下,急忙抬起右脚,逢中一踮,一跃,一蹭,越过急湍洪流,飞奔遁入密林。
那些追兵,涌进庙,细搜无果,只得望河兴叹。撤。
三伏天暴雨,说下就下,说停就停,山河洪水,易涨易退。午后便又骄阳似火。这时,大路口一老一少,匆匆赶到庙前,原来老者是进京赶考的老秀才,那少年便是侍从书童。俩人一到河边,老者一看,一惊,见一木雕菩萨倒在河里,忙俯伏在地,三拜九叩首。
于是乎,主仆两人,“嗨呀呵,嗨呀呵”,忙把那木雕“菩萨”拖上来,擦抹干净,搬回庙里。扶起,归原位。焚香跪拜。口中念念有词,“大慈大悲的菩萨哇,我把菩萨擦洗干净,归回原位。焚香祈祷,请菩萨保佑我此次赶考,荣登榜首,一举成名,高官厚禄,享尽荣华富贵。升官发财之日,我定重建庙宇,为菩萨改换金装。”三拜九叩,折腾一番方离去。
日落西山去,天色渐暗,大菩萨神游赴会归来。
一进庙,便问众菩萨,交代事宜办得何如?庙内菩萨都众口一词,说今天有一鲁莽军人,只为逃命,无视神灵,竟敢将大菩萨替身当木头搭桥过河,此人该死无疑。
那主管菩萨细听分说,便言道,此人不该死。众菩萨惊诧,何? 大菩萨慢条斯理,曰:蝼蚁姑且偷生,何况于人,生死危难时刻,谁不求生。那军人征战疆场,不信神佛菩萨,不在我等管辖之内,我无权无责问罪于他。他既不信神拜佛,在他眼里,那木雕本就是一根木头,拿木头搭桥何错之有。故不该死。
又问,可还有何人经过?
众菩萨又将那进京赶考的老秀才之事前前后后细说一遍。
于是乎,大菩萨曰:看来阳寿已尽当属此者。众菩萨更加惊讶!……?
大菩萨言道:那赶考人,当饱读诗书,通晓世理,岂不知“拿蹲缸板,雕菩萨,糟蹋神灵。”这民间俗语。他竟把被人踩踏过的木桥移到庙里当菩萨,这岂不是对菩萨之大不敬。再说,他信佛敬神拜菩萨,纯为求自已升官发财享荣华富贵而已。若此等人物如愿以偿,当官只为谋财,又何能造福与人间,我等“普度众生”又从何说起。此人孽根深重,不可久留世间。
众菩萨一听分说,纷纷点头称是。
传说事后,不知何时何人在庙门前作一联:“是是非非地,明明白白天。”
再其后,又有好事文人续:“究竟谁是谁非,到底不明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