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确診自閉症後,很多家長都感到焦慮。恨不得在最短的時間,教孩子學會所有需要學習的技能,追趕上适齡孩子的水準。
但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法顯然不适合我們的孩子,也不會對孩子的成長起到真正的作用。
其實,自閉症孩子需要學習的内容很多,不可能同時進行,而是要根據每個孩子的接受能力分階段實施,做訓練計劃時也要循序漸進。
那麼,在自閉症孩子早期幹預的4個階段中,你知道你家孩子現在處于哪個階段嗎?

1.幹預的初級階段
孩子剛剛确診開始幹預,學習的内容都較為基礎,幹預也屬于初級階段,主要是建立基本學習行為,如聽從指令和基本配合能力。
對于剛被診斷或年齡在2歲左右的孩子,首先,要教會他的是如何配合我們,與我們建立關系。是以這個階段一般我們會教孩子一些簡單的指令跟從,比如說:坐好了、站起來、過來、抱抱、招招手等動作;同時,還可以教孩子玩簡單的木制拼圖,讓他學會收拾玩具。
初級階段一般會用大概兩周到一個月的時間,給孩子建立一個上課的氣氛,熟悉上課的狀态,并且能夠在安靜的情緒下配合家長完成一些簡單的指令。
2.中級階段
當孩子進入了第二個階段後,他已經擁有基礎的學習行為,在這個階段需要重點建立的基本學習能力。
語言和言語表達、動作模仿能力、視覺訓練、遊戲和社交技能以及發音的跟從和糾正等方面,都屬于這個階段需要重點學習的内容。
這個階段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正确的專業幹預可以為今後的學習和預後發展打下良好基礎。但這些都是非常專業的、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專業人員和機構的持續支援。
3.進階階段
這一階段,孩子将重點提高學習品質和技能。
在中級階段的基礎上,家長和老師可以逐漸增加難度和孩子自主學習技能,結合孩子的興趣、能力和生活環境,讓孩子在語言認知方面掌握物品功能、外形和類别的知識,在語言方面開始與家長使用交流性語言,以及學習小組上課的技巧。
4.學前階段
學前階段是孩子建立生活能力和為學習預備技能的重要階段,首先要幫助孩子學會基本生活技能,減少依賴和幹擾行為,為獨立生活能力的建立打下良好基礎。
通過科學的幹預,這個階段的孩子在詞彙、語言、社交上都有一定的累計,家長可以開始讓孩子學習認字、寫字和數學方面的知識,但一定要遵從評估、興趣和自主的原則,認知教育不是學前康複教育的重點。
5.如何摸準孩子的康複階段?
由于自閉症孩子個體差異極大,許多孩子還可能會同時表現為多重障礙,也有部分孩子某方面的能力雖然超常,卻難以在社會情境中發揮和适應性地運用。是以,我們在制定培養目标必須注重個體适應性、針對性和延續性。
在開始康複教育之前,第一件事情就是給孩子做一個能力的評估。
目前國内經常用到的有:孤獨症兒童心理教育評估(簡稱PEP-3,國内應用的版本簡稱CPEP),基本語言和學習技能評估(簡稱ABLLS-R)或語言行為評估課程(簡稱VB-MAPP)。
VB-MAPP(Verbal Behavior Milestones Assessmentand Placement Program,語言行為裡程碑評估與安置程式)是對自閉症兒童、語言發育落後兒童的一個标準參照的語言和學業能力評估系統、課程指導和技能追蹤系統。
作為國際上應用得最廣泛的能力評估之一,VB-MAPP評估在國内也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認可及應用,還成為了《孤獨症兒童康複服務團體标準》指定專項評估之一。
VB-MAPP主要用于學齡前、患有孤獨症及其他語言發展障礙的個體。隻要個體的語言技能尚未達到4歲普通兒童的水準,都可使用VB-MAPP進行評估。
需要指出的是,沒有一套康複教育計劃是适合所有孩子的,是以在個别孩子身上出現奇迹的康複教育計劃未必适合每一個孩子。盲目采用其他孩子有效的方法是不科學的,也不能夠使孩子的獲益最大化。
在實施個性化的康複教育計劃的同時,随着孩子年齡的增長,還要考慮其職業生涯發展,确定适合的教育目标和職業發展目标。
内容參考:《孤獨症兒童康複科普知識手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