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葉刀》雜志發表了一個抗抑郁老藥氟伏沙明治療新冠的三期臨床結果。這個叫做TOGETHER的試驗篩選9803重症新冠患者,因療效優異而提前終止。終止時共有741位患者使用了氟伏沙明、756位使用了安慰劑,結果用藥組住院率為10.6(在急診室超過6小時或轉院)、安慰劑組為15.7%,達到試驗一級終點。用藥組一人死亡、安慰劑12人死亡。
藥源解析
氟伏沙明是個專利過期老藥,據說即使在醫院使用10天隻要4美元。一個抗抑郁的5-羟色胺抑制劑(SSRI)、不遠萬裡去抗新冠,這是什麼精神?一個理論認為氟伏沙明可以抑制血小闆與5-羟色胺結合而減緩血栓形成、是以降低新冠造成的心髒毒性。另一個理論認為氟伏沙明有個脫靶活性可以抑制一個叫做S1R的蛋白、可以抗炎,但這些假說并無系統、高品質科學資料作為支援。雖說黑貓白貓、抓住耗子就是好貓,RCT證明有效機理是什麼并不重要,但越離奇的療效越要求嚴格的證據。SSRI類抗抑郁藥已經有了幾十年無數人使用經驗,肯定有不少自身免疫疾病患者用過這類藥物但并沒有可靠報道這類藥物能抗炎。隻是在世界最需要抗炎藥的時候它出現了不得不令人有點懷疑。
但是懷疑歸懷疑,氟伏沙明也可能真就有效。此前非對照試驗已經顯示這個老藥确實有控制新冠療效,現在美國還有兩個正在進行的對照試驗。如果最後證明氟伏沙明确實可以降低32%住院率,那麼因為價格便宜、容易使用、安全性較好這将是一個主要抗新冠武器。這在一定程度上要歸功于專利系統允許廠家在專利期内獲得高額利潤、是以我們積累了現在這些藥物,專利過期後這些高品質化合物基本就是免費使用。與此對比的是默沙東最近療效類似的新冠藥物molnupiravir,雖然也是一個老化合物但仍在專利保護期内、這個藥物上市如果上市定價估計在700美元,當然這個價格還遠低于全新的抗體藥物。
新冠因為來勢兇猛、制藥界沒有足夠時間系統開發新藥,是以老藥新用成為一個主要迎戰政策。遺憾的是抗病毒藥物并非現代制藥工業的重點,是以盡管抗病毒藥物體外篩選相對容易但并沒有多少準許上市的抗病毒藥物可供篩選。隻有現在療效還不清楚的瑞德西韋和默沙東基因毒性有争議的molnupiravir勝出。其它體外篩出的新冠殺傷藥物主要通過誘導磷脂沉積這個非特異機理,到了臨床就被打回原型。
重症新冠并發症是個免疫疾病、調控免疫系統的上市藥物比抗病毒藥物多得多,但免疫調控劑的體外篩選、甚至動物實驗也要複雜得多。因為時間緊迫其實臨床試驗成為唯一的篩選模式,新冠可以說是曆史上第一個臨床高通量篩選(HTS)。這差別于PD-1藥物大規模尋找不同适應症的臨床試錯,HTS是從大量化合物中找到活性藥物。HTS因為同量大一般要求篩選系統便宜簡單,但新冠顯然是個極端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