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農村來說,我們都知道有很多的昆蟲,尤其是在夏季到秋季的時候,農村的農田裡面更是熱鬧,如果是在有水的地方,那将是蛙聲、蟲聲構成的“大合唱”,河流邊上或許還有螢火蟲在伴舞,看起來好不熱鬧。

雖然在農村很多朋友都不喜歡農田裡的昆蟲,但是有的昆蟲在城市卻非常昂貴,甚至有不少人就依靠這些農田裡的昆蟲發家緻富,比如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昆蟲,由于夜晚叫聲太大,很多農村人稱其為“地喇叭”,這麼說确實很形象,由于“地喇叭”對農作物,尤其是花生的危害過大,在農村都被當成害蟲處理,但是在城市卻有着非常高的價格,還有專門的研究協會存在。
所謂的“地喇叭”,其實是我們當地的一種說法,主要就是感覺吵人,但是如果是偶爾聽到,或者換一種心境,或許也不怎麼感覺是吵鬧,反而是農村裡另外一種别緻的聲音,誰也想不到,農村人看起來一文不值的地喇叭,還曾經賣出過11萬元一隻的高價,今天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
可能說地喇叭知道的朋友不多,但是要說蛐蛐,知道的人可就多了。不錯!我們所謂的地喇叭,就是書本上常說的蛐蛐,也是農村常見的一種害蟲,由于對農作物危害較大,除了小孩子喜歡抓來玩之外,農村人都讨厭他們,尤其是在晚上的時候,一直叫個不停,有的甚至進入到家裡面的角落裡躲着叫喚,吵得整晚失眠,可以說是讓很多農村人非常大厭惡。
實際上,地喇叭是一種古老的昆蟲,據中國樹蟋屬的研究(直翅目:樹蟋科)中的介紹:
蟋蟀還有夜鳴蟲、将軍蟲、秋蟲、鬥雞等名稱,距今至少有1.4億年的曆史。
蟋蟀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分布,而且在很多地方都被當成了害蟲,據中國蟋蟀科系統學研究(直翅目:蟋蟀總科)記載:
植物的根、莖、葉、果實、種子以及幼苗都會成為蟋蟀的食物,尤其是對花生的幼苗破壞極其嚴重,南方地區蟋蟀對花生幼苗的破壞達到11%到30%。
從這個破壞力來看,也不再我們農村人那麼讨厭蟋蟀了。
在農村長大的朋友想相信都幹過一件事情,那就是抓不同的蟲子來打架,蟋蟀就是我們比較愛抓的一種,而蟋蟀好鬥的習性可不是現代才養成的,那可是在遙遠的古代就有的,而且古代人對蟋蟀的熱愛程度并不亞于現代人。
對于古代來說,一般玩得起蟋蟀的人,都是那些達官貴人,他們對好的蟋蟀可以說是花多少錢也不在乎,尤其是打鬥能力強的蟋蟀,那更是可以賣到更好的價格,不過,那畢竟是古代,具體能夠賣到多少錢我們是很難考證,但是蟋蟀的價值至今都沒有減退,如今很多地方都還有“蟋蟀協會”,甚至還有專門養殖的地方和交易的地方。
據潇湘晨報2020年8月24日的報道,在山東甯陽縣蟋蟀都還賣出過11萬元的價格,而當地政府更是依靠蟋蟀帶來6億元的年産值。
既然蟋蟀在去年都還能賣出11萬一隻的價格,那麼為什麼我們在生活中卻很少看到有人收購蟋蟀呢?實際上,蟋蟀已經成了一些人的愛好,是以玩蟋蟀也具有區域性,如果我們沒有進入那個圈子,自然不知道蟋蟀裡面隐藏的價值,正如上面新聞報道中的一樣,單隻賣出11萬的價格,倘若我們沒有入道,那也就是一種普普通通的害蟲,但是如果我們入道了,或許我們不小心踩掉的,就是10幾萬。
可能有的朋友看到過有人養殖蟋蟀,因為現在網絡上有大量銷售蟋蟀的人。對于上面我們提到的這種一隻上萬的蟋蟀,那肯定是不一般的,那麼網絡上按斤購買的蟋蟀,又有什麼用呢?根據小編的觀察,其實蟋蟀除了用來打鬥之外,還有兩個用途。
①吃:蟋蟀是一種蟲子,而且從上面的介紹我們已經發現,蟋蟀是吃“素”的,是以從人的飲食習慣來說,蟋蟀也是适合吃的,是以網上有人大量的銷售蟋蟀,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給喜歡吃的人吃。
②作為中藥材:我們都知道,很多的植物和動物,都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蟋蟀也不例外,同樣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是以蟋蟀目前大量銷售的另外一個目的,就是當成中藥材進行銷售。除了蟋蟀的這些用途,你還知道哪些呢?歡迎下方分享。